安徽六安西汉刘清墓

六安双墩汉墓主人的身份最终被确认后,关于墓主人的各种身世故事,就像考古发掘现场一样,成了漂浮在很多人心头的疑问。古代的“六安国”为什么会建立?淮南和众所周知的西汉是什么关系?刘庆和,第一代“六安王”,墓主,他的家族在这片土地上有着怎样的叱咤风云?昨日,记者采访了皖西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皖西文化研究所所长、安徽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马先生。

a“六安国”的形成充满了戏剧性。

考古学家惊喜地发现,这座宏伟的刘清墓找到了古代“六安国”的实物来源。在史书记载中,汉初“六安国”的演变和形成更为戏剧性。

马先生说,秦朝实行郡县制,六安属于衡山县和九江县。当楚汉相争时,情况就变了。项羽封六地人英布为九江王。后来英布从楚投奔汉,被高祖封为淮南王。西汉采用郡国制,六安分属衡山州和淮南州。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刘安、刘波、刘慈被封为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汉武帝开国大典第二年(121年前),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慈造反自杀。淮南和衡山国的封地随后被削去。在原衡山国的地址上,汉武帝取六郡、安丰、安丰三郡首字母为六安国,亦意为“六安,永不造反”,故名六安。

b第一代“六安王”的父亲是康王。

在民间,淮南王刘安因留下一部《淮南子》和发明豆腐的传说而为后人所熟知。然而,与刘安颇有渊源的第一代“六安王”刘清却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细究起来,“六安国”与“淮南国”在时间上先后,地理上相邻,刘清之所以称王,与刘安不无关系。

马先生说,刘清的家庭在当时是非常显赫的。刘清的父亲刘基是景帝的孙子。根据历史记载,刘基是汉武帝的至亲,也就是说他俩都是景帝的儿子。他的生母王夫人和汉武帝的生母是姐妹,王家在当时也是显赫的家族。景帝的五个儿子都是王姐妹所生。于是汉武帝封刘为胶东王。刘基称王28年,死后封为“康”。时至今日,人们仍称即墨老城为“康王城”。在山东平度六曲山汉群中,有一座大山般的大墓,当地人称之为“康王墓”。当地有句谚语:“挖了康王墓,山东就不穷了。”意思是康王墓里有无价之宝。后人不难想象康王一家的生活是多么的奢侈豪华。

c《六安王》体现了武帝的宠信。

淮南王刘安是刘氏家族的才子。他擅长读书打鼓,擅长写作,思维敏捷。他曾经“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客人”。史书记载,刘基在密谋谋反的时候,偷偷听说了这件事,于是私下制作了弓箭,做好了战争和防御的准备,事后等待淮南王的回应。但在他还没做什么的时候,淮南王刘安自杀了。后来官员审问淮南王谋反的事,就在供词里暴露出来了。刘基与皇帝关系最密切,为参与谋反感到内疚和难过,病死。

康王死后,不敢立传,汉武帝听说了。或许康王之死本身就是个谜,又或许汉武帝与刘基关系密切,对康皇后实行了全面绥靖政策。刘有个有名的长子,母亲不爱;小儿子出名,母亲受宠。刘基曾经想让刘清成为他的后代。因为他不在第二继承人之列,又因为他有罪,他终于不敢说话了。汉武帝可怜他,就封刘闲为胶东王,成为康王的继承人,封刘清为六安王。这就是古代“六安国”的由来,刘清是第一个“六安王”。

马先生说,汉武帝时期,当时的大趋势是各地整顿封王。普遍废除了很多诸侯国。在那种大形势下,武帝又封了一个“六安王”,很特别,确实是难得的恩宠。刘清作为效忠的信物,写下“六处皆安,永不谋反”,他的继任者刘庆和镇守“六安国”,从此国家昌盛安宁,与西汉一致。从此,关于刘清的具体历史事件就从史书中消失了。

d西汉王侯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马先生称双墩汉墓为“罕见的考古发现”。西汉诸侯王墓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时期是西汉开国至文帝时期,西汉初年,诸事鼎盛,墓葬以省、济墓为主;第二个时期是从文帝到武帝末年,国力恢复,汉朝的礼仪制度逐渐形成,巨大的耗费劳力的凿山作为隐墓出现。玉衣葬开始作为宣示等级的新标志出现,藏外制度随着新墓制的出现逐渐移入墓中,前朝盛行的车马殉葬制度重新受到重视。第三阶段,武帝以后,由于诸侯势力的衰落,国家的萎缩,诸侯墓葬的规模不如从前,部分墓葬被黄肠石所取代,这可能与民间石、砖室墓的兴起有关。根据现有的发掘,刘清墓属于第二阶段,其意义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