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县马坪乡的一个渠道叫什么?
马坪镇位于漳浦县东北部,东邻前亭镇,西接赤岭畲族乡,北接龙海市白水镇,南接佛昙镇。四面环山,以“马山”、“大坪岭”命名为“马坪”。辖6个行政村和1个乡镇农场。
2017年,马坪镇行政面积5265公顷,常住人口13752。
马坪在宋代属于漳浦县长乐乡沙李敖,在明代是第23个首都。清代建立复兴、山都,地理上仍属二十三都。民国初年属以佛昙为中心的外东区(后改为第五自治区,后改为第三区)管辖。民国29年设立马坪乡,民国33年与钱琳乡合并,组成前坪乡。解放初属第五区(佛昙区)管辖,下有马坪、后康、安山、戴林乡。9月1958,属佛昙公社马坪管理区。1961年7月撤销管理区,成立文安公社。1964年9月并入佛昙公社。1984年8月,佛昙公社改建为镇。1987年8月改镇。镇政府驻后康村。
行政村(或农场)所辖的自然村或居民点
马旭村、董熙、官田铺、吴瑕、东郭、吴栋、西吴、许定、徐霞和妙渡都是霞客。
后康村竹树、山尾、安仔、山仔头、坎仔角、渡槽头、下厝、丁厝、新圩、山前、载湉、仙台山、后寮、铺仔尾。
山兜、西仔、门口山、丰安、徐厝、徐仔寨、潘厝、丁丘、丁厝、蒲苇滩、莲池、后坑、城仔内、黄倩、石井、阜康、西洋市场、仙都村顶楼。
文安村的文山、后培、坂仔、东平、西平(含文店市场)、鸡木坞。
戴林村、戴林大社、曾厝(含西圩、石牌)、花园中心、十二路、山后。
叶静畲村、上北、红岭、、铺仔、湖山农场、湖山巷和官铺。
全镇耕地21万亩,主要农产品为水稻、水果、蔬菜。山坡33万亩,已种植果树2万多亩,主要有龙眼、荔枝、香蕉、桃、李、橙等,其中龙眼11万亩。农产品除水果外,毛豆、刀豆、萝卜、芥菜、葫芦、甜瓜等蔬菜是比较大的农产品,出口占一定的市场份额。不断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目前,全镇共有龙眼干燥加工点18个,年加工鲜龙眼800吨。创建15个蔬菜收购点,年销售量15万吨;香蕉收购点3个,年销量1.5万吨。全镇从事营销的有160人,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问题,有效增加了经济收入。引进康兴畜产品有限公司落户马坪,发展活牛出口,以黄牛为主。2002年出口活牛3000多头,成为中国最大的活牛批量出口基地。畜牧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组织实施“五个一”工程(即牵一头牛、种一棵草、管一个果、育一只虾、播一棵苗),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外资企业大量引进康兴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养牛。村民还发展养牛业。
主要姓氏有陈、杨、林、兰、戴、秋等。陈属于“太傅派”,其先祖于宋末随其弟马从同安马巷后山亭来到漳浦后洞。马死,葬于天马山,其子石秀迁佛昙大坑,为后人。孙辉在马坪后迁居康山围,生下两个儿子,长旺宗和次子王兴。王兴迁居南安霞美,来自南安。王宗在马坪流传了许多后裔,主要居住在后康、马旭等村。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万隆,台湾省宜兰、基隆等地。杨姓主要居住在村,源于佛昙。戴祖居文安村,祖籍佛坛经纬(与佛坛东坂村同源),是唐代“张凯圣王”陈元光的女婿戴君毅的后裔。林住的仙都村,源于那条深深的土路。蓝姓居住在京野村,源于赤坑(赤岭乡),属畲族。还有潘、涂、范、王等姓氏,居住在仙都村,以前叫聚林岱村。
马坪距漳浦县城100多里,靠近白水、海城、厦门。从清朝到民国,大多越过陈仓岭到白水营市场进行交易。自晚清以来,厦门成为一个对外贸易港口。英美牧师在厦门设立教堂传播基督教,即派人到白水营单独设立教堂传教。咸丰四年(1854),马平安在社社员陈太仪到白水营经商,在教堂听讲座,信仰基督教,并带英国牧师宾·林炜和中国牧师林清泉到马平传教。到咸丰十年(1860),已经有几十名教友建立了教会,是漳浦最早的基督教会。马坪基督教会于光绪十六年(1890)创办裕源小学,是漳浦最早的教会小学。
陈石众德堂
漳浦县马坪镇后康村有一座独特的建筑,隐藏在山区,鲜为人知。这座建筑名为“厚康植堂”,始建于民国八年(即1919年),由一对印尼兄弟傅邀客而建,于1927年落成。建筑灰塑、木雕、石雕相映成趣,画作中西合璧,饱含屋主心得;在装饰方面,突破了传统,呈现不对称之美。
杨梅水库度假村
杨梅水库位于漳浦县北部龟甲山南麓,横跨马坪镇和赤岭畲族乡。杨梅虽然位于青山绿水之间,但交通四通八达,距高速公路赵家堡立交仅12公里,水库东部沿省道张赟线距厦仅40公里,交通极为便利。杨梅度假旅游区位于水库内,水域宽阔,水质优良清澈,库区蜿蜒曲折,青山环绕,山石秀丽,造型奇特,植被茂盛,盛产龙眼、荔枝等著名果园。杨梅休闲度假区规划面积8000亩,项目包括度假村、会议中心、畲族民俗村、畲族民俗表演区、水上乐园、水下考古体验地、漂流地、酒店等。一年四季走在幽静的小径上,即兴漂流,在江上垂钓,或在亭子里休憩,沏茶赏景,犹如进入仙境,让人心旷神怡。杨梅地区历史悠久,也是闽南畲族的主要聚集地,文物古迹丰富。畲族文化习俗保存完好,有宋代石佛寺、南宋摩崖石刻、植有石椅的玉堂等名胜古迹。
农业生态发展
马坪杨梅和仙都村大力发展杨梅种植业,积极拓展市场。全村种植面积4000多亩,全村3400多人,三分之二以上从事杨梅产业。杨梅的品牌之路,也让这里的杨梅远销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国各大城市,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带来数千万元的收入。
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
马坪镇党委、政府以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蘑菇种植为目标,从技术、资金等方面帮助和引导当地农民培育和引进蘑菇新品种,做大做强蘑菇产业。林忠荣是仙都村的蘑菇种植户。2003年,看着别人种蘑菇发了财,他感动了。一期投资种植蘑菇800平方米,得到了马坪镇农业部门的技术和资金支持。长到4000平方米,他每年能收入65438+万元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蘑菇种植户。而像他这样的蘑菇种植大户,在马坪镇有近百家。马平菇初级产品及烘干、保鲜、腌制、罐装等深加工产品已销往广东、浙江、山东等10多个省市,并出口日本、俄罗斯、欧美等地。,逐渐成为香马坪香菇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