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
婴儿是指个体0-3岁的时期。他是孩子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个体心理发展最快的时期。
婴儿的生理发育是指其大脑和身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生长发育过程,大脑神经系统和感官的活动是心理活动的基础。
一、宝宝的生理发育
(一)对婴儿大脑功能的新认识
人脑的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也影响结构。婴儿大脑的形态发育直接影响和制约其功能的发育,决定其发育速度。
1.婴儿大脑的形态发育
脑重和头围:宝宝的大脑是从胚胎期开始发育的。36个月时,大脑接近成人大脑重量范围,之后发育速度变慢。十五岁达到成人水平。婴儿的头围也有类似的发育和变化。如果宝宝头围过大或过小,家长要引起重视,提前检查。
大脑皮层:大脑的基本结构在胎儿六七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到两岁时,大脑及其各部分的相对大小和比例与成人大脑基本相似。白质已基本有髓,与灰质明显分离。
2.婴儿大脑的功能发育
脑电图:研究证实,五个月大的胎儿已经表现出脑电活动,八个月后表现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脑电活动开始有连续性和初步节律,形成睡眠和觉醒的脑电。此外,研究人员还记录了新生儿皮层投射区对各种感觉运动刺激的诱发电反应。出生后五个月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脑电逐渐皮层化,并伴有皮层下抑制。
皮质中枢:婴儿的大脑按照其基因结构的顺序发育,遵循头尾原则和远近原则。婴儿的大脑刚出生时,大脑的两个半球及其皮层都无法正常运作。皮层兴奋仍然是弥散的。从此,在宝宝大脑的发育中,最快的区域就是脑干。随着皮质的发育,婴儿的反射活动会越来越少。高级智力活动进一步发展。
单侧大脑:婴儿大脑的两个半球不仅在解剖上不同,在功能上也不同。大脑的单侧化是在大脑的某个半球建立特定功能的过程。例如,对于大多数右利手婴儿来说,他们的语言功能逐渐定位于左半球的过程是一个单边过程。
3.后天环境影响与婴儿大脑发育。
宝宝大脑的发育很大程度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对其身体和神经系统的刺激会影响其大脑相应区域的生长。宝宝的大脑可塑性大,修复性好。
婴儿大脑的可塑性。在生命早期,大脑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成熟程序的发展,而是生物因素和早期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婴儿大脑的大小和功能受其后天经验的影响和制约。大量经验表明,早期的经验剥夺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停滞甚至萎缩,并构成永久性损伤。早期营养不良还会对宝宝大脑的生长产生重要影响,使脑细胞发育异常。
婴儿大脑的修复能力。一般来说,脑损伤是不可修复的。原因之一是脑细胞的生长不同于体内其他细胞的生长,一旦完成就不会增值。但是宝宝的大脑是可以通过一些类似的学习过程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的。一个半球受损后,另一个半球可能具有替代功能。
(2)婴儿的生理发育过程和正常值。
婴儿的生理发育过程是指身体各部分和各种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生长发育过程。
生长是指量的增加,如生长、重量和各种器官的生长,而发展是指质的变化,如各种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不断分化和成熟。
我们不能因为宝宝在某个时期或某个方面发育过早或过晚,就判断宝宝不正常。只有持续、系统、全面的观察,才能得出客观、正确的结论。153-156有体重、胸围等各种发育值的图表供参考。
二、宝宝的动作发展
婴儿各种动作的发展是其活动发展的直接前提,也是其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宝宝动作的发展有着严格细致的内在规律,遵循一定的原则,有一定的规范。它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发展系统,有规律可循。
(一)胎动和新生儿胎动的发生。
一般认为,婴儿的动作最早发生在新生儿期,其最初的无条件反射行为是第一批动作。其实动作要追溯到胎儿时期。胎动和一些反射活动是最早的两种运动。发现婴儿早期有73种非条件反射,新生儿期有40多种反射活动,常见的有20多种。同时,新生儿还具有躲避物体、触及物体和同步模仿反应的能力。
(2)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过程。
宝宝动作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行走动作的发展和手部技能的发展。比较各种图表,显示行动与年龄的关系。
第三,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在当前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关于动作在婴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存在着普遍的争论。主要强调生理成熟和遗传密码指令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进行争议,导致对动作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有不同的理解。
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本书认为,从心灵的发展起源来看,行动对个体的早期心理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个体心理的起源与行动密切相关。从发生认识论的观点来看,知识并不是来自于个体与生俱来的简单感知。感知的来源和思维的基础只能是行动。主体要认识客观,外界必须对客体施加作用,并在实施作用的过程中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相互改变。通过与物理环境的互动,主体获得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主体获得社会经验,理解人类的主观世界。
其次,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个体心理发展是从外部逐渐内化的,行动在心智内化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心理发展的早期,外显动作是婴儿认知活动的主要工具。对物体施加动作,并根据动作的结果进一步调整动作方式,是幼儿认识物体的基本方式。
最后,从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学各具体方面的早期发展来看,行动是主观能动性的基本形式。它对个体的早期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使个体能够积极地建构和参与自身的发展,具体表现在1。动作可以促进大脑的发展,动作的不断练习、丰富和提高可以促进大脑的结构完善,从而为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行动是指个体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及其变化更加警觉,使感官更加准确。3.宝宝的认知结构在不断重组和重构。行动不仅可以丰富个体认知结构的内涵,还可以通过提供新的体验,引起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的环境刺激之间的冲突和不和谐,为打破原有认知结构,促进其向新结构转化提供了现实可能性。4.行动改变了个体与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交互模式,使个体从被动接受环境信息转变为主动获取各种经验。这不仅促进了个体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发展,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个体的社会交往特征,从而对个体的情感、社会直觉和自我意识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