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三单元课文欣赏
1.《听冷雨》、《别了,剑桥》和《石钟山的故事》都以其特定的情感、意境和独特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迪。请反复朗读这三篇课文,背诵《别了,剑桥》和《石钟山的故事》。
《听听冷雨》和《再别康桥》中有很多精彩的描写。请选出你感触最深的一段,写一篇感谢文,与同学交流。
《听冷雨》第一、三节赏析
《听冷雨》是一篇感性的文章,它“直接由有文字、声音、光影、密集、纵横交织的雨滴组成”(柯於陵),要求读者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时参与享受。第三节“听,寒冷的雨。看那场冷雨。闻一闻,冷雨,舔一舔。”冷雨”指出雨是冷的,呼吁触摸。冷雨可以“听、看、闻、舔”,即诉诸于听、看、闻、尝的感觉。第1节“料先陡,后雨季起,时有滴滴,潮湿”和第3节“空气空灵迷幻,细细闻,沁人心脾清新,带点薄荷香”,“空灵迷幻”可诉诸视觉,“薄荷香”可。同样,用“细细嗅来,沁人心脾,神清气爽”引起细微的声音,也是很有听觉的。这样感受流量,同时用一种语言拍照,既刻画了现实,又描述了声音状态,给读者感官上丰富生动的印象。
《告别剑桥》第六节赏析
诗人从幻想回到现实,梦想也已经幻灭。诗人今晚就要离开剑桥了,所以情绪极其低落,失去的梦想再也找不回来了。这种深深的压抑已经让人们无法再演奏歌曲了。作者只能静静地吹着送别的笛子,沉默中有一种离别的伤感。草丛中的夏虫似乎也感受到了离别的悲伤,它们沉默着,保持着沉默。过去剑桥的欢乐已经看不到了。今夜,除了寂静,什么都没有,诗人沉思的心境被推到了极致。这一段通过渲染和烘托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回归现实时的无限眷恋和无奈,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眷恋。
3.读书的过程是一个自我体验的过程。当我们依依不舍地走出《听冷雨》、《告别康桥》的艺术世界时,我们心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冷雨”和“康桥”。请根据我们的阅读经验,口头描述一下《我心中的冷雨》和《我心中的剑桥》。
我心中的冷雨
古老的钟声带走了古老的文明。在那些木门嘎吱作响的年代,小屋前的青石小路一直延伸到村前的古井。在长杆的声音中,透明的液体从桶中晃荡而出,溅在蜿蜒的乡间小路上,与泥土的‘清气’混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春雨的错觉。
那个年代的雨是那么的细腻温柔。那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默默地守护着自己的麦田,像母亲一样安详。清凉的雨条纹遍天下,轻而不乱,安然落在地上,落在麦田里,落在湖里。在那个只有粗布衣服,只有黑白照片的年代,春雨是那样的安静,像一泓静水,无声无息。
那个时代的夏天是粗暴和暴力的。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浇在麻木无知的灰衣人身上,冲走了一身的灰土,在混乱中狂奔的人们不禁打了个冷战,在冷雨中彻底清醒。余光中说:“整个中国历史只不过是一部黑白电影。从头到尾都是这样下雨。”那个时代就是这个黑白电影的一个时期,在雨中不断的迷失和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