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死于元朝。

成吉思汗之死

成吉思汗

7月12日,李梦猪年,也就是公元1227年8月25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征服国家四十年,在甘肃东部清水县西江去世,享年66岁。成吉思汗之死,对统一的蒙古草原和历代蒙古帝国,对当时的西夏、金、宋周边国家,对其黄金家族的后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下西夏

西夏是党项人建立的政权。历经辽、北宋、南宋、金朝,不仅没有灭亡,反而顽固地扩张疆域,把河套以南、黄河以西的广大土地变成自己的行政区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西夏不仅发展了农业和畜牧业,而且在文化上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它曾经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西夏文字。西夏经过近200年的发展,国力相当强大,尤其是河套地区,与江南接壤,物产丰富。西夏的财富使她成为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骑兵的目标。短短22年,六次被袭,最终国破家亡,成为历史佳话。

公元1205年,成吉思汗平定奈曼部落,以追杀王罕之子桑昆为由进攻西夏,包围了西夏边境的李济寺(今中卫县),讨要邻近的古城堡。当时蒙军的攻城水平不高,蒙军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攻占了这两座城市,愤然而归。

1207年秋(李梦兔年),成吉思汗以西夏被征服地区拒不纳贡为由,第二次率军入侵,蒙古军队直捣丰州(今内蒙古包头南)附近的卧罗海城。“卧罗海”在西夏语中是“长城中的通道”的意思。是西夏北防线的军事重镇,守军众多,城防坚固。蒙古军队用了40多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攻克了这座城市。成吉思汗对他拒不投降很生气,对他损失惨重很痛心,下令血洗城池。之后蒙古人在此驻扎了五个多月,因缺粮而撤退。

两年后,1209年,成吉思汗第三次进攻西夏。蒙古军队为这一进展做了充分的准备,其攻城作战的经验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以进展顺利,很快就攻克了卧螺海城,并在贺兰山险关克义门大败西夏军,俘虏了西夏军总司令,直奔西夏都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七月,成吉思汗久攻中兴府,命黄河大堤填城。结果黄河汹涌的水没有灌进中兴府,而是冲垮了城外蒙古军的堤防,成吉思汗不得不下令撤退。然而,西夏国王厉安全被蒙古人逼得爬上城墙,与成吉思汗隔水相见,并以女人的身份答应投降。

西夏投降后,难以忍受蒙古不断的征兵要求,渐渐疏远了蒙古。有时甚至不服从命令,不派或少派兵力与蒙古人周旋,引起成吉思汗的不满。1217年,他命令大将木华黎分兵攻打西夏,同时南下伐金。蒙古军队又一次在中兴府遭遇顽强抵抗,不得不接受时任西夏国王李尊锁(蒙古史书中称“古尔汗”)的辞呈,第四次撤军。

公元1223年,李尊锁被迫让位于次子李,自称太上皇。李不想再依附蒙古,于是在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又造反了。此时木华黎已死,他的儿子伯老得知消息后,率军从华北进攻西夏。1224年9月,伯劳攻破鄞州,消灭西夏数万大军,再次屠城。李见抵抗不力,只好再次投降。但当蒙古军撤退后,西夏立即改变策略,与金媾和,相约为兄弟之国,与蒙古* * *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成吉思汗不顾西征疲劳,决定亲自出兵灭西夏。

黑水镇是西夏王朝北方的军事中心。14世纪,黑水河改道北上,被沙漠吞噬,成为无人居住的死城。

公元1226年,蒙古兵分两路进攻西夏。东路上,成吉思汗亲自率军攻克西夏重镇黑水镇(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在贺兰山再次大败西夏军,攻下其统帅阿合。西征路上,西征时赴欧远征军,由统帅苏卜泰(另一位统帅在回师李途中牺牲)率领,先后占领沙洲(今甘肃敦煌西)、肃州(今甘肃酒泉)、甘州(今甘肃张掖)等地。5438年6月+065438年+10月,蒙古军在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大败西夏军。65438年2月+2月,蒙古军再次包围中兴府,成吉思汗最得力的两个儿子窝阔台和拖雷亲自领兵进攻。次年六月,中兴府发生特大地震,严重动摇了西夏军民的抵抗意志。西夏王派使者向驻扎在六盘山的成吉思汗乞求投降,西夏的国运终于走到了尽头。但此时成吉思汗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立遗嘱。

成吉思汗亲征西夏是消极远征,身体抵抗力极差。他在六盘山病重。弥留之际,弥留之际,他仍执迷于扩张地盘。残存的金国是成吉思汗的眼中钉,所以在成吉思汗的遗嘱中,除了继承人的选择,其余的第一部分都是关于灭金的策略。根据《元朝演义》中的记载,成吉思汗指示

徐进的精锐士兵聚集在西部的潼关,南部是山脉,北部是河流。此后我军进攻,将败攻,未必速灭。不过计划是假装南宋,宋与金的恩怨,会愿意答应我。我到唐、邓,直上大梁,金都陷。我决定招潼关。当时没用,使得他的兵远道而来,跋涉千里来援,兵力疲惫。我不是我的对手,很容易摧毁黄金。

后来窝阔台灭金,基本上遵循的就是这个大体的计划,由拖雷带路到宋朝,一跃千里,直击黄金腹地。

关于西夏,成吉思汗告诉他死后不要为他哀悼,以免让敌人知道他已经死了。西夏君主及其臣民出城投降时,被一举消灭。心有多深,就有多毒。

成吉思汗陵之谜

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哲人和将领奉他之命灭亡西夏,然后护送他的灵柩回到北方。将军们保守秘密,把路上的行人都杀了,以免走漏消息,最后把可汗的灵柩埋在了布尔汗山。成吉思汗年轻时被乞丐追杀,避开了布尔汗山,躲过了大难。布尔汗山是南河和切勒连河的发源地。成吉思汗曾经在山谷里的一棵大树下沉思了很久,说死后要葬在这棵大树下。他的儿子服从他的意志。下葬后没有坟墓,蒙古士兵骑着一大群马平整土地。后来周围都是密林,至今也没有找到成吉思汗陵的真实位置。

成吉思汗陵

数百年来,蒙古人祭祀成吉思汗生前居住的八座白宫——八百家,作为象征性的陵墓。八百一直在鄂尔多斯司镇守。

迁徙,最终于1649年定居在今天的内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旗。“伊金霍洛”在蒙古语中是“帝王陵墓”的意思。1956年,这里修建了成吉思汗陵。其主体是由三座蒙古包式厅堂组成的宏伟建筑,金色穹顶,苍松翠柏,雄伟庄严。虽然这里只收藏了成吉思汗面前使用过的马鞍、弓箭等遗物,但这里是蒙古人民祭祀和缅怀成吉思汗最重要的地方,所以每年都会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小儿子守产”与“呼里勒台”之争——可汗地位之争

成吉思汗遗嘱最重要的部分是关于继承人的。这位叱咤风云的蒙古英雄,最担心自己死后儿子们因为争夺可汗的位置而自相残杀,于是反复对哲人说一箭易断,多箭绑在一起不停断,一条蛇和多头蛇的故事。然而,尽管如此,哲学家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成吉思汗的诸子中,长子术赤与四子拖雷相处得很好,次子察合台与三子窝阔台成为一方。从此,蒙古宫廷中的两党对立成为日后宫廷斗争的主线。

在蒙古草原上,自古以来就流行着“保幼子不死”的习俗。在一个家庭中,只有妻子所生的小儿子才能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并最终继承父母的全部财产。拖雷作为伯蒂王后最小的儿子,从小就在东西方与成吉思汗作战,军事才能出众。如果他是继承人,完全符合“幼子守产”的习俗,也可以继承和发展成吉思汗的事业。但成吉思汗认为蒙古帝国更需要一个政治家,而不是军事统帅,于是他打破了“幼子守产”的惯例,选择了三子窝阔台作为接班人。为了补偿拖雷,成吉思汗送给他一大片土地和129000军士中的10.10,000,为拖雷的儿子们日后争夺可汗的位置创造了有利条件。

虽然打破了“幼子守产”的制度,但成吉思汗在遗嘱中明确规定,汗要由“呼里勒台”会议选举产生。“胡力勒台”会议最初是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和贵族参加的讨论会议。早期主要用于推荐领导人,决定战争等重大问题。到了成吉思汗时期,演变成蒙古国王会议,重要大臣也可以同时参加会议。“呼里勒台”会议的保留直接影响了蒙古帝国可汗职位的顺利交接,为黄金家族后代争夺可汗职位提供了合法的途径和手段。

成吉思汗在遗嘱中明确了窝阔台的继承权,并任命拖雷为国家的临时监管人。他死后,拖雷没有立即召开“呼里勒台”会议选举窝阔台为可汗,而是在拖雷举行了两年多的可汗会议。此时,正是1229的春天。很难相信,全副武装、大权独揽的拖雷不会觊觎可汗的位置,更何况他是小儿子生育制度的合法继承人。据史料记载,这一时期,要求拖雷即位的呼声也很高,拖雷做了大量工作,才使窝阔台在《胡里勒台》中顺利被拥戴为大汗;其实这也很可疑。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胡力勒台”开了40天?另一个是,拖雷的死因也很可疑。相传,窝阔台在拖雷周俊三三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在回蒙古的途中,突然得了重病,奄奄一息。巫师说只有他的亲戚才能治好他的病,于是窝阔台建议身边服侍他的拖雷和拖雷喝下巫师用咒语带给他的水。也许是巧合,窝阔台几天后康复了,而拖雷却突发疾病去世了。其实没有巧合。也许那碗水里有东西,但不会是巫师的咒语。

如果这样的斗争还裹着温情脉脉的面纱,那么黄金家族的后代将更直接、更血腥地争夺可汗的位置。窝阔台死后,其子贵由即位;仅仅三年后,贵由也去世了。就在这时,在以巴斗为首的术赤部诸王的帮助下,拖雷长子蒙哥通过“呼利勒台”会议的合法程序成功登上可汗位,镇压了窝阔台、察合台部后裔的政变。蒙哥死于征服宋朝的战役。拖雷的第四个儿子忽必烈和最小的儿子阿里·布格为了可汗的职位而相识。结果忽必烈赢了。他是元世祖,但忽必烈不得不忙于窝阔台的孙子海都和察合台汗国的叛乱。此时的蒙古帝国已经是一个庞大的帝国,包括蒙古高原、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尔克汗国,但元中央政府已经失去了对其他汗国的控制。

成吉思汗给他的后代留下了一个庞大帝国的雏形,但这个帝国从他建立的那一天起就分崩离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