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脑力劳动都取决于兴趣。”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学方法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兴趣。“许多迹象表明,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作者谈了自己对所教科目的看法。

首先,认真备课

(一)树立学生是最好的信念。

长期以来,历史作为一门辅修学科一直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历史教学也因为歧视而被忽视。很多老师把历史当成“背诵”科目,上课读,吹牛,让学生课后打勾,死记硬背,从而让广大学生觉得历史课枯燥无味,对学习历史缺乏兴趣。这种不负责任的教学方式极大地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只会培养学生阅读“死书”的习惯,扼杀学生的发展潜力,失去历史学科价值。

作为战斗在教学一线的人民教师,我们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重、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目标的教学信念,本着育人、育人、发展人的宗旨,把历史的知识、趣味、审美、思想渗透到学生心理中去。因此,教师应该增强对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是爱的集中表现,表现在业务学习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上。我们的历史教师要以教学为职业,不断总结经验,精益求精,培养学生知、情、意、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对探索历史充满兴趣。同时,老师的认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学生的认真,在言传身教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丰富课堂教材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学习的最佳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是直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多方面探索课堂教材。

1.挖掘迷人的故事

初中生历史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强。他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往往会关注它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讲解有关历史的小故事,将大大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使学生充满兴趣。比如在秦灭六国的时候可以插入“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在教《三国演义》的时候可以引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相邀的故事,可以让学生知道东北抗战时期杨靖宇的英雄事迹。故事有亲和力,可以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有时一两个故事的解释对学生理解课文起着收尾作用。

2.进行多角度分析。

这是丰富课堂教材的另一种方式。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意识到“一刀切”和“集中教学”是不允许的。然而,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仍然无法摆脱一元论的影响,反过来又让学生深受其害。在这个多极多元化的世界里,我们要从时代的高度来看待教学,用最新的理念来指导教学,从各个角度来分析历史教科书中出现的人、事、物,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比如评论秦始皇和蒋介石这两个英雄的功过是非时,可以在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后进行总结;学习《春秋战国之争》,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经历和推论,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联系当前社会和生活。

历史是事物发展的反映。初中的历史主要是国家和民族角度的人类发展史,与现代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历史课与当今社会、生活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和生命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人类历史各个时期内在联系的紧密性、一致性和连贯性,提高对当前社会的认识。同时,人们往往对自己身边的事物感兴趣,从当代生活中抓取素材可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促进学生的思考。比如说,当我们谈到原始社会的氏族时,我们可以联系到家庭的概念,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可以在氏族中找到许多中国传统“家庭”的特征。又如,通过日本侵华历史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日本高层的种种举动,以及中国民众反日情绪浓厚的现状。

第二,巧妙运用语言

首先,组织要有序。形象通俗生动,秩序是指逻辑。好的老师应该是语言学家,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深刻的道理变得简单,把说的话用学生愿意接受的有趣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注意语义组织和逻辑。历史课本上有很多小故事,所以老师在讲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运用。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通过读、说、写不断磨练自己的语言,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对于课文中的历史事件,教师要讲清楚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和影响。比如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他们要讲传教士和义和团。课文很简短,教师要辅以相应的课外阅读材料,有机地组织到课堂教学结构中,给学生一个详细、充分、生动的史实。

其次,要动情,要感人。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像演说家一样丰富细腻,善于驾驭场面,掌握情感表达的温度和比例,既能煽动人的感情,又能鼓舞人的心灵。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几十个不同情绪状态的学生。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音量、语速、语调、停顿等因素来控制语言和学生的情绪。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的文明最精细地反映在情感的文明上。”德国教育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能力,而在于启发、唤醒和鼓励。”因此,无论解释、论证还是叙述,都要渗透教师的情感,以表明自己的立场或态度。比如,老师在讲“火烧圆明园”的故事时,可以用愤怒深情的语气向学生描述英法联军的残暴场景,在朗读近代史上签订的条约内容时,可以用果断的语气表现侵略者的嚣张,或者用沉重的语气反映给中国带来的巨大伤害。

最后,思想要发人深省。一个真正的老师一定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对事物有清晰的洞察力,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分析,对学生的缺点和需求有透彻的了解,有透彻的理解,有启发、教育和引导学生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充分的生活经验,善于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有执着的精神追求,从而为自己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形成成熟的思维方式和人格。学生往往对一个善于教学、有思想的老师抱有崇敬和依赖。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深度,从思想上影响学生。比如中国历史上屈原、司马迁、谭嗣同等英雄的事迹,老师可以通过分析他们的内心世界来感染学生。又如,引导学生总结各个朝代兴衰的原因,然后让学生琢磨振兴中华的“良方”。

第三,教学方法多样

教育家奥苏贝尔说:“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是教学的最高原则。”在课堂上,教师教学的内容和氛围是不断变化的。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必须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单一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少数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气质。教师要想让课堂保持吸引力,就必须使出无穷的招数,想尽办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反应,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历史教学。比如原始社会一天讨论北京人的生活,黄帝时代人们的发明创造匆匆作答,夏商周青铜器等手工艺品的鉴赏以讲故事为导向,以情感为影响。春秋战国之争,讲故事会,戊戌变法,自学解答。其中,康有为对荣禄的表演方法,以及课外读物和多媒体教学方法进行了反驳。教师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善于创新,使历史教学永远保持新鲜和活力。

第四,师生互动

真正的教学不是教师单向灌输的过程,而是师生不断交流和促进的过程,其中学生的积极参与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尽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勇于并乐于探索。在这里,教师应该注意两点:

(一)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周易》说:“看天文观察时间的变化;看人文,把它变成世界。”教室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各种类型和气质的学生聚集在这里。一次咳嗽和一次讲话,可以在他们中间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言行、神情、衣着的细微变化中,敏锐地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读懂他们内心的话,并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手段对他们进行暗示、启迪和关怀。比如对上课不专心的同学进行礼貌的劝解,看到他们买了课外的历史书,给予肯定和赞赏,等等,学生往往能在老师的关注中找到自信。

(二)鼓励学生及时反馈。

学生的反馈在教学中非常重要。上课时,哪些环节需要深化,哪些知识需要反复分析,哪些内容可以省略和跳过,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进行。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状态是不同的,是不断变化的。老师不可能在教学前预测到学生的所有情况。在课堂上一味地演“独角戏”,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忽视了自己的存在,然后会逐渐对自己的表现感到厌倦,直至充耳不闻。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创造机会让学生说话、表白、表达,同时耐心、认真地听,用年轻的心态与学生对话,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

五、适时操作

很多老师在历史教学中忽略了作业。科学学的创始人伯纳德说:“我们研究的最大障碍是已知的,而不是未知的。”及时的作业对于学生及时掌握当天的知识,有效学习未来的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子曰:“温故而知新。”通过作业,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印象,有时还可以认识到新的含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对某一知识的兴趣与他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密切相关。所以老师平时要严格要求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总之,教师要遵循“爱教育人”的职业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优化历史教学中的教材、语言、教法、师生关系等因素,挖掘自身潜力,重塑历史课堂形象,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去研究、去思考。[严昊。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