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学怀疑论学派的起源
古代怀疑论者对儒家经典涉及的内容也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孔子与六经的关系。认为六经是周代几部不相干的书。它们既不是中国古典经典学者所说的“六经是周树的旧经”,也不是中国现代经典学者所说的“六经是孔子的作品”。孔子没有删改或产生六经,它们的结合是在战国末期(见古史第一书)。
第二,关于古今文学。在《古史辨》中,钱、钱穆、、王等人的论文相继发表,并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最重要的是钱对经典、现代和古代文学问题的重新探讨。(参见《古代史辨析》第五册)
第三,专业经典研究:
在《周易》中,顾颉刚的《论〈易经〉与〈象传〉的比较研究》一书、李的《易注辞》及《周易考辨》、于的《易卦》、《易辞》的时间及作者、荣昭祖的《卜筮源流》等都是颇有影响的著作。在《尚书》方面,本文对《金文尚书》中的尧典、龚宇、盘庚、金藤等的时间和真伪进行了探讨。
《诗经》方面,《古史研究》第三卷集中讨论了《诗经》和《毛诗序》的问题,发表了胡适、钱、顾颉刚、刘大白、郑振铎、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魏等学者的文章,各抒己见。主旨是否定《诗经》这种所谓圣人的“遗风”,认为它只是一首民歌;他还否认孔子删诗,认为诗与孔子无关。在《春秋》中,重点论述了《春秋》的性质、孔子与《春秋》的关系以及对《左传》的考证。
其他方面,有关于古文《孝经》的真伪、分歧、作者的讨论;《论语》考证;有关于《大学》和《中庸》时代的讨论,等等。
古代怀疑论学派对于打破长期以来“唯信古”的传统观念,将经典作为现实科学研究的历史文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古代怀疑论学派的许多研究成果至今仍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儒家经典的宝贵学术文献。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古代学派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些武断和片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