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历史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滇、川、黔三省交界处,面积2.3万平方公里。

2001年8月撤地设市,辖1区,10县,172乡(办事处)。

2004年底总人口524万,其中彝族、苗族、回族等23个少数民族52万人。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昭通古称“诸提”、“乌蒙”。自秦代开通武赤路、汉代修建南驿道以来,成为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是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南丝绸之路”的枢纽。

近代以来,这里诞生和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经过昭通,* * *中央召开了在威望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扎西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位置特殊,位于十字路口。

昭通,素有“咽喉西蜀,关键南滇”之称,地处昆明、成都、贵阳、重庆等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交汇点。它位于国家规划的“攀西-六盘水经济开发区”的中心地带,是云南的北大门和滇、川、黔三省经济文化的交汇点。

随着内昆铁路的建成通车,由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昭通,位于云岭高原和四川盆地交界处,是典型的山地构造地形,山高谷深,高差大,最高海拔4040米(巧家县瑶山),最低海拔267米(水富县滚坎坝)。

气候为亚热带、暖温带立体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6℃,年平均日照19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760mm。

钟灵很美,物产丰富。

这里青山肥沃,黑土富金,有着资源“金三角”的美誉,发展潜力巨大。

矿产资源种类多,品位高。已知矿产资源33种,探明储量22种。

煤和硫储量居全省首位,其中煤炭储量165.82亿吨,探明储量102.27亿吨,昭通盆地褐煤储量8654.38+098亿吨,是我国南方第二大褐煤田。

铅锌矿探明储量654.38+66.92万吨。

硫铁矿是中国五大矿区之一。

有色金属是云南三大基地之一。

云南水电资源丰富,水电储量2080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61.2万千瓦。金沙江下游昭通有国家规划的三座巨型电站,分别是溪洛渡、向家坝和白鹤滩。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昭通苹果、天麻、杜仲、魔芋、花椒、苦丁茶等特产闻名省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