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如何?

汕头,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

汕头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靠近南海,位于韩江、榕江和连江的入海口。被誉为“岭东门户、华南枢纽”,是中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南方重要港口城市。全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总人口495万。其中,中心城区面积443平方公里,人口654.38+0.37万。现辖金平、龙湖、澄海、濠江、潮阳、潮南6个区和南澳县。

汕头自然条件优越。位于北回归线和南海的交汇处,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1.3℃,日照时间2000-3000小时,降雨量1672.25mm,湿度82%。这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该市海岸线长达289公里,有许多天然港湾。汕头不仅是粤东的中心城市,也是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是“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也是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作为亚太地理门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汕头港紧邻西太平洋国际黄金水道,距香港和台湾省高雄不足200海里。

汕头是著名的侨乡,与海外交往密切。目前海外有335万村民,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万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的家属。海外交往的独特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使汕头在对外开放中具有特殊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1981年,汕头设立经济特区,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

汕头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经济外向度高。汕头于1861年正式开埠,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港口城市之一。被誉为“百年商埠”,商贸一直比较发达。出现了“商贾云集,海船遍来”的繁荣景象。1921年,汕头设市。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吞吐量曾居中国第三,商业繁荣程度居中国第七。尚超商人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世界性商业群体。

汕头人多地少,文化传统独特。汕头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均耕地最少。以精耕细作著称,素有“耕如绣”之称。潮汕地区素有“海滨邹鲁”之称,人文底蕴深厚,重教育。潮汕方言、潮剧、潮音乐、潮菜、英文歌曲、潮阳剪纸、工夫茶等都富有地方特色,独具特色。以潮汕历史文化为独立研究对象的“薛超”研究开展得广泛而深入,影响深远。

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和侨乡优势,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社会文明程度日益增强。先后进入“中国综合城市50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强城市”行列。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40.92亿元,增长11.6%;工业总产值654.38+046.99亿元,增长654.38+03.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93亿元,增长18.6%。

汕头原是揭阳(后居澄海)海边的一个渔村。元朝时,在现在的光化部地区形成了一个大渔村,称为“夏玲”。到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外马路马劳宫一带到齐鲁之间形成了沙脊,称为“沙山”。万历三年(1575),沙脊堆积成片,称“沙山坪”。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在外马路人民银行汕头支行现址修建炮台和烟墩,称“沙山头”。后来清政府在此设站征收盐税,简称“汕头”。嘉庆四年(1809),由于停泊的商船越来越多,故称“沙山头港”。开埠前,“张超会馆”已经建立,商业活动日益活跃,已具商埠雏形。汕头开埠后,鸦片和外国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大量“猪仔”(契约华工)源源不断地被运送到各国殖民地当苦力。英国、德国、法国、挪威、美国、日本等国相继设立领事馆,进行经济、文化、军事侵略。

汕头因于海滨泥沙堆积而成的沙脊而得名。由于韩江沿岸地区不断的冲积泥沙和潮汐波浪的作用,在今天的汕头老城区形成了天然的沙堤,称为“汕头”,初称“汕头”。汕头也被称为陀岛。条是一种小而圆、有斑点的鱼,属于鲨鱼的一种,叫鲨条。汕头市位于沱江边,三面环水,历史上曾是一个半岛。过去该湾盛产鲨鱼,故称“陀岛”。

开埠——汕头开埠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经是一个波涛汹涌的海湾,只是因为近几百年来汉江挟带的冲积泥沙,才从朋友的海底浮上来。到了元代,在现在的光化部地区初步形成了一个大渔村,明洪武二年(1369)称“夏玲”,彭州御千户就设在这里。明朝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汉江入海口的沙脊已堆积成片,史称“沙仙坪”。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在此修建了烟墩和炮台,称为“沙县头”。从雍正(公元1730)到乾隆,越来越多的人移居到这里居住。除了捕鱼和农耕,他们还用海水晒盐,各地的盐贩也经常来这里贩盐卖盐。清政府在此设站征收盐税。简称汕头。汕头还有“陀岛”。后来随着过往商船的日益频繁,清政府于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在放鸡山(今茧岛)设立“常关”,征收南北商业运输的关税,这是汕头最早设立的海关。

潮汕民俗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分支,是中国文化、百越民俗文化和外来文化融合的结晶,有自己的特点和体系。有农历正月初七吃“七种汤”、冬季至日吃“冬节丸”等饮食习俗;请青妈做“四句”等婚俗;有“吃丁酒”、“出园”等生育习俗;有时八节八岁祭拜民俗;有“移画”、“打灯笼”等娱乐民俗;有一些社会习俗,如好事成双,坏事成单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