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编辑?文学考试

排版|文献检查

一、名词解释

二分法:二分法就是把所有的文体分为两类:韵文和散文。中国很久以来就有文与章之分。刘勰把文体分为“写”和“笔”;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文体的语言是否押韵来称呼史诗、戏剧诗等所有诗体,而空白文体则包括各种文学和非文学文体,甚至应用文体。这种分类太笼统,早就不用了。

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注重以现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式,其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现实主义。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再现客观现实。这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主题。再现是指对外部客观现实的描写或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直面现实,正视现实,忠实于现实生活,而不是回避现实。它强调立足于客观现实,忠实于现实,冷静地观察和分析现实,直接揭示现实矛盾。二是现实的方式。这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段。它将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按照它们的本来面目,准确而逼真地描绘出来。写实是指用写实的手法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进行精细逼真的描写。客观事物的感性表象和细节的真实是其特点,善于描写,不夸张,不变形,真实地体现了客观事物的感性表象。

理想文学:是一种侧重于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主观理想的文学形式。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表达主观理想。这是理想文学的主题。表现是指呈现内在的主观世界情境(如情感、理想、想象、幻想等。)中的一个形象。它突出主观因素,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艺术地塑造了一个理想世界,表达了作家超越现实的主观愿望。二是直接抒情的方式。这是理想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段。而理想文学则充分利用夸张、变形、虚构,不求表象的真实,而是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它的情感态度主要是以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是像现实主义文学那样在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中悄悄地隐藏情感。

象征文学:它是一种以暗示的方式关注审美意蕴的文学形式。“符号”具有超出图像本身的含义。象征文学突出了文学形象意义的超越性。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隐蔽性。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审美意蕴。这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主题。这种意蕴要么着眼于客观现实,要么着眼于主观感受,往往具有一些超越具体、个别现象的抽象、概括、朦胧性。二是暗示的方式。这是象征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段。暗示是象征文学蕴含意义的方式。暗示是指词语包含了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它注重用间接的方法来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并经常制造畸形的、虚拟的假想形象来启发读者去欣赏形象之外的意义。象征文学的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于18年末,兴盛于19年的一种文学思潮。以强烈的主观态度、激昂的情感力量、天马行空的幻想精神和诡异神秘的艺术效果,聚焦于充满特色和神秘感的千变万化的人生、精神动荡和各种奇异现象。所以浪漫主义文学充满了夸张的形象,变态的情节,虚幻的神话色彩,奇异的异国情调。

现实主义文学:19三四十年代形成的文学思潮。它以其强烈的真实性、典型性和批判性成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形式。它主张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写作,面向现实,反映现实,再现现实。全面深入到现实社会的各个层面,不仅需要细致的描述,更需要历史的长卷式宏观展示。同时也赋予了人物极大的历史感和丰富性,塑造了典型形象,展现了多重社会关系中的典型环境。并对现实社会中的丑恶现象进行了尖锐的分析和深刻的批判,表现出强烈的现实理性批判精神。

象征主义文学:19世纪70年代形成的文学思潮。它强调艺术的创造,主张艺术不仅要描写客观世界,而且要揭示隐藏在客观世界背后的真理,表现人的精神状态。在表达方式上,它注重暗示,认为人的精神与自然界万物息息相关,看得见的事物与看不见的意识之间存在对应或默契。因此,主观精神和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主观意识的对应物来暗示,主观精神可以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客观事物来暗示。它致力于挖掘语言的潜力,打破文字的单一,意义的直接和明确,在结结巴巴和含蓄中突出句子的逃避,暗示复杂而不可言说的情感状态,成为象征主义文学的典型形式。

古典主义:17世纪起源于法国,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主要特点是崇尚理性,重视类型,强调教化,追求高雅规范。代表作家包括悲剧大师高乃依和拉辛,以及喜剧大师莫里哀。

自然主义:20世纪6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主张从生物的角度写人,主张描写的复杂,主张不经过思考。代表作家有左拉、福楼拜、巩古尔兄弟。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一样,也强调对现实的客观反映,但自然主义描写自然的想法,其实是随便观察到的一种庸俗的自然现象,多半是偶然的。反对现实主义,通过典型概括反映现实。它要求作家成为科学家,应该以严格的方式进行研究和创作。自然主义者认为,作家既然履行了科学家的职能,就应该绝对冷静客观,不应该流露出个人感情,发表评论。

现代主义:20世纪初以来西方各种反传统的文学流派和思潮的总称。主要包括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存在主义、法国新小说派等文学流派。在思想内容上,最大的特点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包括自然、人性和物质世界)、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中的尖锐矛盾和异常脱节,以及由此引发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情绪和虚无主义思想。现代主义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或现实;认为艺术是表达,是创造,不是复制,不是模仿;主张内容即形式,形式即内容。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现代主义的重要创作手法之一是自由联想。在艺术风格上,广泛运用意象隐喻、不同的风格、标点符号乃至拼写方法和排列方式来暗示人物在某一时刻的感受、印象和精神状态;作品结构突变,层次多;故事似乎没有什么,怪诞荒诞;人物形象混乱,有悖常理。许多西方学者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逐渐被后现代主义所取代。

唯美主义:是19年底流行于西欧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它最早始于诗歌,后来逐渐传播到小说和戏剧中,主要流行于英国。所谓“唯美主义”,就是把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艺术命题。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之美。因此,唯美主义有时被称为“唯美主义”或“美至上”。济慈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唯美主义的先驱。法国作家高蒂是浪漫主义向唯美主义过渡的作家。他反对艺术的功利性,提倡纯粹艺术,追求形式美,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是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其真正的代表是奥斯卡·王尔德,他是唯美主义的实践者,唯美主义理论的倡导者。

象征主义:19年底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象征主义流派,二是指象征主义文学思潮。。从创作方法上看,象征主义是对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反叛,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开始衰落,现实主义转向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分支出现到极致时的一种艺术倾向。它与批判现实主义同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艺术潮流之一。它认为世界是虚幻而痛苦的,而“另一个世界”是真实而美好的。它把文学带回了强调表达个人情感的老路。但其个人感受和浪漫抒情的味道却大相径庭,而且不是日常生活中表面的喜怒哀乐,而是难以捉摸的内心秘密。诗歌的目的不是让读者理解诗人真正想说什么,而是让读者理解深刻的含义。象征主义不追求简单的清晰,也不刻意追求晦涩,而是追求半明半暗、明暗分明、扑朔迷离的意象。

表现主义:20世纪初至30年代流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奥地利最为流行。它最早出现在艺术界,随后在音乐、文学、戏剧、电影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创作上,表现主义作家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模仿,而是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本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环境的描写,揭示人的灵魂;它需要表现出永恒的品质,而不仅仅是描述暂时的和偶然的现象:它在诗歌、小说和戏剧领域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家和作品。他的诗的主题是厌恶城市的喧嚣,或揭露大城市的混乱、堕落和罪恶,充满了隐居和忧伤,或宣扬“普世人性”。其特点是不重视细节描写,只追求主观精神和内心激情的强烈表达。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特拉克尔和德国的海姆和贝恩。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是对现实生活的异常变形或扭曲,用来揭示工业社会中的异化现象和人们迷失自我的严重精神危机。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卡夫卡。他的剧作内容荒诞,结构散乱,场景之间没有逻辑联系,情节突变,生与死,梦与现实没有明确的界限。使用短、快、高、强节奏和冗长的内心独白来表达人物的思想和感情。同时大量使用灯光、音乐、面具等来补充语言的效果。代表人物有瑞典的斯特林堡、德国的托勒、美国的奥尼尔、捷克的卡佩克、英国的杜肯、爱尔兰的易修武德、奥凯西等。

未来主义:是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流派之一。这种思潮主要表现在诗歌创作上,西方未来主义也体现在戏剧、绘画、音乐、舞蹈等文艺领域。它以反对文学中的唯美主义为指导,承认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未来主义作家声称追求未来,主张与过去彻底分离,否定一切以往的文化成就和文学传统,在主题和风格上主张新的形式,以符合机器和技术、速度和竞争的时代精神。在文学创作中,他主张“文字自由”和“想象自由”,反对句子的逻辑结构,喜欢用一系列名词或不定式拼凑。

达达主义:是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资产阶级文艺流派。达达主义是一场无政府主义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审美形式来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是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积极分子领导的,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表达了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一战的绝望。

超现实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一个流派。它脱胎于瑞士的达达主义,逐渐由法国的达达主义结合象征主义演变而来。超现实主义者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所谓的另一个世界,即无意识或潜意识世界。超现实主义者致力于探索人类经验的超验层面,同时致力于突破现实的逻辑和实践概念,试图将现实的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结合起来,达到一种绝对的真理和超验的真理。超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有玛格丽特、达利、米罗、马森、恩斯特等。

意识流小说流派:意识流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碎片化的方式进行的,而是以流的方式进行的,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流、意识流的方式进行的。同时认为,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意识意识和不合逻辑的非理性的潜意识组成的;也认为人的过去意识会浮现出来,并与现在意识交织在一起,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在主观感受上形成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体裁,也没有公认的统一定义。作为一种结构方法,意识流小说的特点是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照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或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式的发展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直线推进,而是通过与人的意识活动的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限制,往往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跳跃和变化,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和地点上的紧密逻辑联系。时间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经常交叉或重叠。这类小说往往以当时正在发生的一个事件为中心。通过扳机,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各个方向展开和收缩,反复循环之后,就形成了一个有枝有藤的立体结构。

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文学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法国,20世纪四五十年代风靡欧美。60年代已是强弩之末,但其影响在欧美文坛延续至今。存在主义文学是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过渡的一个流派,对各种后现代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的文学反映。存在主义否认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强调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主张“专注行动”、“自由选择”、“积极进步”,但存在主义文学大多描写世界的荒诞和现实的污秽,表现荒诞世界中孤独者的失望和不幸,带有悲观的基调。在艺术上,存在主义文学力求将哲学融入作品,强调叙事的客观冷漠。存在主义文学主要是小说和戏剧。

新小说派:或“反小说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在法国出现,盛行于五六十年代。它对英国和美国,尤其是对西欧和东欧(波兰)有很大的影响。其主要代表是法国作家亚伦·罗伯特·格里耶、娜塔莉·萨罗特、米歇尔·布托尔斯、玛格丽特·杜拉等。他们主张抛弃传统的小说观念,在情节、人物、主题、时序乃至语言上进行改革。它不仅要求小说的内容和形式,还要求小说与读者的关系。他们反对在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性格,反对刻画人物的外貌特征。他极力主张把人的思想和观点从小说中剔除,把作者所做的一切政治、道德、心理的评论从小说中剔除,企图通过小说重建一个纯粹是内心世界的时空。

荒诞派戏剧: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20世纪50年代,由尤奈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和热内等剧作家创作的戏剧登上了巴黎的舞台。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下,特别是在阿尔托戏剧理论的影响下,这些剧作家打破了传统的戏剧写作技巧,创作了一批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独具特色的戏剧。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一部典型的荒诞派戏剧杰作。

黑色幽默: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所谓“黑色幽默”,是指从残酷中寻求快感的“病态荒诞的幽默”。其主要特点是对内在悲剧主题的滑稽和怪诞处理;松散、脱节、不合时宜的叙事结构:冷眼旁观绝望、蛮横、残酷的事件。具有“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诞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无奈的嘲讽态度表达环境与个人(即“自我”)的不和谐,并放大扭曲这种不和谐现象,使其更加荒诞可笑,同时也使人感到沉重和压抑。在描写手法上,“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情节缺乏逻辑联系。他们经常把叙事的现实生活和幻想、记忆混在一起,把严肃的哲学和插科打诨混在一起。

诗歌:诗歌是一种文字简练、结构跳跃、节奏韵律丰富、高度集中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它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和自由诗。它的基本特征是简洁性、跳跃性和节奏性。诗歌的简洁性,体现在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和极其精炼的文学语言,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诗歌在结构上具有突出的跳跃性特征。它遵循想象和情感的逻辑,常常从一端跳跃到另一端,或者从过去跳跃到未来,超越时空的阻隔。在各种文体中,诗歌是最讲究节奏的。诗歌的节奏主要是指不同的声音在诗歌的长短和强弱上有规律的变化。如果每首诗停顿均匀,就会形成鲜明的节奏。

小说:小说是一种文学风格,侧重于刻画人物和叙述故事。它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等。小说的基本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描写人物是这部小说的显著特点。注重刻画人物是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小说在人物塑造上有更多的表现手段,可以从各个方面深入细致地塑造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剧情与人物关系密切,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叙事文学更注重情节,小说的情节更加完整复杂。小说可以突破相对固定的时空限制,容纳更复杂丰富的情节,反映更广泛的生活内容。环境描写是烘托人物、表现故事的重要手段。小说中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时代、社会和自然环境。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也受到特定环境的制约。只有充分描写环境,才能具体真实地揭示人物活动和冲突的现实基础。

剧本:剧本是一种以人物台词为中心,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戏剧、独幕剧和长篇剧。其基本特征是:集中反映现实生活,集中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动戏剧动作。受限于舞台表演的时空,剧本高度集中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三统一”。没有集中的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剧本要高度集中矛盾冲突,使之尖锐激烈。戏剧艺术的时空特性决定了剧本应该集中表现矛盾和冲突。在剧本中,人物的文字(台词)是塑造形象、表现冲突的基本手段。

散文:散文可分为广义散文和狭义散文。广义的散文包括除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作品,以及一般的科学著作、论文和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是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随笔、游记等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表达真实情感和情境的文学体裁。其基本特点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发真情实感。散文在选择主题上有广泛的自由。可以描写人,可以叙说,可以描写风景,可以吟咏事物,可以惜友,可以访老,可以描写风土人情,可以表现国际形势,可以详细描写花鸟虫鱼。风土人情,街景,往事回忆,情怀,还有天地,古往今来,都是缺一不可的。散文是一种自由结构的文体。它的结构没有严格的限制和固定的模式。灵活性和随意性是它的长处。散文的“散”更突出地反映了它的结构特征。散文是最接近生活真实的文体。散文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记人叙事,以物写景,“抒情”、“有所为”,表达作家真实的现实感受和真实的生活境遇。

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以真实的人和事为基础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是时间性、纪实性和文学性。报告文学和新闻传播一样,善于把生活中刚刚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事件以最快的速度及时传达给读者。报告文学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作为描写对象,摄影纪实是其重要特征。报告文学必须塑造丰满的人物和生动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