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测量的发展历史
随着核物理的发展和核粒子测量技术的提高,核技术在野外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现实。1904年,加拿大开始出现收集和检测土壤和河水中氡的装置和方法。这一时期,索科洛夫、博格曼、韦拉斯基等一批杰出的俄罗斯科学家从事放射性元素的地球化学研究。从1913开始,俄罗斯开始进行铀矿普查。在1923年,加拿大W. vogt首次使用带有盖革计数器的野外辐射计进行地质1949年,美国的R.W. pringle和K.I. Rouloton成功地试制了闪烁计数器型野外辐射计。1944年,航空放射性伽马测量实验飞行开始。1962年,美国研制出高灵敏度航空伽马能谱仪,并用于地质勘探。1962年,苏联的ем菲利波夫写了《实用核地球物理学》。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苏联等国家开始使用汽车γ能谱仪。1977美国J.G .莫尔斯撰写了《矿物勘探与开采中的核定律》,系统论述了放射性勘探的各种方法。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中子-γ法等人工放射性勘探来评价岩石的孔隙度和划分油水界面。它宣告了人工放射性方法的诞生,随后是γ -γ法、X射线荧光法和各种中子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γ能谱测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岩石中铀、钍、钾的含量在实验室测定,用于野外铀矿普查,航空γ能谱测量也用于铀矿普查和详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γ能谱测量得到了广泛应用,航空γ能谱测量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综合测氡方法出现并广泛应用于铀矿勘查中。氡法过去不被欧美国家重视,但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了区域物化探工作,特别是矿产预测和环境研究,航空伽马能谱测量等航测遥感技术在此期间受到重视。
我国放射性勘查的发展始于50年代中期,主要用于铀矿勘查。此后,放射性勘探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不仅用于铀矿床,还用于非放射性矿床、测井、岩石和矿物成分分析等。同时出版了相关学术著作。中国科学院院士秦新玲教授在1955首次为原北京地质学院本科生开设放射性测量课程。前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学院教授格富诺维科夫在1956为原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开设了放射性勘探课程。1957年,我国研制出第一台γ射线辐射计,1963年开始批量生产各种型号的γ射线辐射计,进入了地面核物探仪器国产化的新阶段。70年代初,我国研制生产了单道γ谱仪,并于1975开始生产各种型号的四道γ谱仪。90年代,我国研制生产了256道和1024道多道γ谱仪。20世纪60年代,人工放射性方法的发展才刚刚开始,X射线荧光测量的研究才刚刚开始。70年代,随着石油工业和煤田勘探,各种地下人工放射性方法迅速发展,如中子法,并开展了一系列铀矿找盲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开发了各种地面和地下γ射线测量仪器、氡测量仪器和X射线荧光仪器。65438年至0975年在我国研制成功并迅速推广的α径迹法(又称“径迹蚀刻法”),不仅用于铀矿勘查,还广泛应用于油气、地下水等勘查领域。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创了简单、低成本的静电α卡法,实用、有效、易于推广,在我国不同勘探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航空伽马能谱测量、铀伽马测井分层解释方法和中子俘获测井(碳氧比)取得了很大进展,人们对放射性勘探有了系统的认识和总结,不仅在铀矿勘探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油气勘探、金矿勘探、地下水资源勘探、地基稳定性监测、环境监测与评价、地震预测等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放射性勘探方法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