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背景材料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只能是和平政策。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们不需要战争,我们永远不会发动战争,我们永远不会占领邻国的一寸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和平外交政策。根据这一基本外交政策和外交原则,根据不同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确定和实施了不同的具体外交战略和具体外交政策。具体来说,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

1)新中国早期。

1949春夏期间,毛泽东主席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先收拾屋子再请客人”、“一边倒”三项政策,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要决策。“另起炉灶”的意思是:国民党政府同其他国家建立的旧外交关系不予承认,各国驻旧中国的使节按普通侨民对待,不作为外交代表对待;“打扫完房子请客”,就是要重新审查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逐步彻底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特权。

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中心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公开宣布将站在东方集团一边,着重加强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盟,坚决反对美国的侵略和战争政策,彻底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和势力。中国“向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倾斜”的方针,并不意味着放弃独立自主的原则。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始终是争取和平。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持,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维护国际和平,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2)从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

50年代,中国最重要的外交事件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中国在50年代提出的,由中国、印度和缅甸倡导的。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五项原则。他说,新中国成立后,确定了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一想法得到了印度的积极响应。1955的万隆会议后,被很多亚非国家接受。

3)20世纪60年代,世界局势仍处于毛泽东所说的“冷战”时期。根据当时美国对中国的孤立、封锁和禁运,以及社会背景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严重冲击了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为了遏制和扑灭这些革命运动的发展,巩固资本主义制度,采取各种手段实施“冷战”政策。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使用的术语。它包括除有限战争和全面战争以外的所有行动。它不仅使用政治、经济和心理力量,还使用军事力量。军队在冷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国家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为了遏制他国动武,可以动员预备役部队或现役部队。以美国为首的反动集团“冷战”的手段还包括:派“和平队”渗透;挑起事端,进行颠覆活动;以“经援”“军援”为诱饵,拉拢“友邦”,扩大势力范围;通过签署集体防御条约扩大军事同盟,美国先后与50多个国家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派兵控制战略要地;用经济封锁和制裁的手段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挑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瓦解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入侵,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等等。“冷战”政策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遏制和破坏社会主义、镇压人民革命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外交政策的重点从“一边倒”调整到“两拳打人”,即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到处侵略扩张、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政策。

4)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末,美苏霸权出现了苏联攻美自卫的趋势。在中国周边,苏联加强了在中苏边境地区和蒙古的军事部署,并企图从北方、

中国被南部和西部包围着。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急于从越南脱身,寻求打开与中国的关系。审时度势,毛泽东果断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战略调整。

它对缓和中国面临的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维护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凭借这一战略,我们从未牺牲独立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