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的由来

据佛教史籍记载,唐朝中叶(公元847-859年)时,一位印度僧人来此朝拜,亲眼见到观音菩萨的模样,赐他七色宝石,因此普陀被称为观音圣地。

梁二年(公元916年),日本高僧慧考到五台山参观文殊道场。他看到一尊观音像,纯洁而庄严。想请他回日本支援,又怕寺里不负责,就偷偷把圣像请走了,马上买了船东渡,准备回国。当船行驶到浙江定海舟山群岛新罗礁附近时,突然海洋中出现无数铁莲花(现称莲花洋),堵塞航道,使船无法前进。

这样的一天三夜,船无法航行,只能绕着普陀山转圈。惠鳄见此奇景,跪在圣像前忏悔道:“师父,因菩萨圣像庄严,我国又未遍行佛法,圣像难得,故想请圣像回国供养。如果我拒绝接受它,或者如果我们国家的所有生物都没有机会支持它,我的弟子将在这里建造一座精美的房子来支持圣像。”惠措坦白后,船迅速驶向潮洞,安全停了下来。

惠考上山后,在洞附近找到一间渔人小屋,见她主张翁的目的。张翁喜出望外,说:“菩萨愿意住在这荒山荒岛上,说明离我们太近了。请师父和菩萨一起住在这里。我舍家造庙拜菩萨,集全山百姓拜菩萨。”

所以惠考没有回日本,定居山转。人们称此寺为“拒上观音寺”,惠考成为普陀山第一代祖师。从此,普陀山成为中国著名的观音菩萨道场。

扩展数据:

元代大德《昌国州图》(1298)的记载中,以“梅岑山”为专名,“布拖珞珈山”为别名。

自元代中后期以来,梅岑山的本名使用频率越来越低。到二十一年(1361)盛编《山志》时,该志正式称为《布多珞珈山志》。在梵语地名的传播过程中,中国人一直困扰于阅读和记忆外来词漫长而深刻的译名的不便。

因此,他们根据汉语的语言习惯,将布拖罗家山简化为布拖山和普陀山,并最终决定在明末将普陀山作为一个比较汉语的词,一直流传至今。普陀山地名在400多年的流传过程中,曾出现过复古,再次以全称“普陀珞珈山”作为岛名的现象,但时间不长,主要表现在文字书籍中。在口语中,长全名几乎已经消失了。

百度百科-普陀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