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金鼎的历史是怎样的?

太医杜公胤扶南之墓,位于红花岗区金顶山镇以西约7公里的片龙村石花组。地处丘陵,周边地域广阔。它是一座圆头鱼尾形的土墩墓,长9.8米,宽5米,高2.5米。墓前有一对高3.2米的中国表,呈八字形排列。华表顶端有邪灵,墓前有桌子。现在已经变成耕地了,没有遗迹了。离墓约1米处有一座基座。基座上有一块高质量的绿豆青石碑,竖高2.2米,宽0.72米,厚0.22米。碑的中间,刻着“我授朝仪大夫,以察杜公寅扶南君之墓”。上下两段刻有全年寿命和初葬迁址时间。墓碑背面刻有坟表,20多行工整流畅的字迹是刑部官员萧敬官和清末遵义著名书法家王所写。

杜是谁,史料上没有记载。在我们调查走访的过程中,当地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任何事情。只有墓桌上的碑文说:“以明经为例授将军一句,分付四川,照诸县。刚到四川待命时,每个人都应该被奖励为君主的能力...可以通过赏给朝仪大夫穿华凌盐运使粤道,即以道为海防,来结识杜。”该桥位于金顶镇西14km处板桥村花园村民小组。建于清朝顺治年间,为单孔石拱桥,全长14.1 m,宽3.5 m,拱高5.5 m,净跨5.3 m,桥面仅有一条石护栏,桥身为青石。十二把斩龙剑原本挂在桥拱顶部。据说五六十年代都有,现在都没了。

桥的形状与普济桥颇为相似,但当地史料中并无该桥的记载。当地村民说:“桥头有一座高大的造桥碑,上面刻着顺治年号。此桥为古川黔路,古时行人众多,是松树林通往遵义的必经之桥。”由于建桥纪念碑被毁,一位村民朱的地窖里的一块纪念碑显示,当时建桥的人是该家族六代前的祖先,没有证据证明桥是何时建成的。桥的造型和普济桥很像,但桥的建造年代应该是明末清初。位于金顶山镇以北四公里的金庄村,两边是平坝农田,溪水清澈见底。当地人叫它三山桥。大桥横跨大板水溪,桥上的微风带来阵阵粮香,凉爽宜人。该桥全长14.4米,桥高5米,净跨8.2米,全为石材。桥面长9.1米,宽4.55米,桥栏杆0.3米见方。

桥面东侧有两块石碑,一块为建桥贡献,高1.28米,宽0.78米,厚0.22米,长1米。另一碑为纪念碑,高1.45m,宽0.29m,厚0.23m,帽长1.12m。两块碑文字迹模糊,呈片状,难以辨认。才建下一碑“乾隆四十九年”(1710年)。以碑文的年代计算,这座桥至今已有294年的历史。尽管年代久远,这座桥的主体建筑至今保存完好。每年春天,周围的农田都是金黄色的菜花,而蜜蜂采蜜,蝴蝶上下飞舞,溪水潺潺,小桥流水,人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是观光旅游的理想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