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殖民时期的历史

康熙三十八年(1699),东印度公司成功建立了中英之间的航运企业,随后许多英国商人来到中国。东印度公司于康熙五十年(1711)在广州设立了贸易站。因为英国需要向中国购买大量茶叶,而中国不需要向英国购买,导致英国贸易逆差严重,几乎出现银荒。后来英国人向中国倾销鸦片,平衡两国贸易,但这造成了中国的贸易逆差和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通货膨胀;人们也受到吸食鸦片的危害。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两国的贸易摩擦最终导致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到1841)。清朝被英国打败后,英国海军的查理·义律与清朝大臣祁山谈判,签订了将港岛割让给英国的《川比曹越》。根据协议,伊律于184110在上海附庸关登陆,并占领香港岛。但清政府认为岐山无权割地,拒绝承认协定草案,并罢免了岐山。当英国政府接到《过鼻公约草案》的消息后,也对条约中没有提到开放贸易大为不满,于是改派亨利·璞鼎查为驻华全权代表。之后战事扩大,英军先后攻占厦门、宁波、上海、镇江,抵达南京下关。清政府被迫命令英杰于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正式将本岛割让给英国。自此,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

英国鸦片战争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获得与中国的贸易自由。在香港建立基地后,香港被宣布为自由港。包括鸦片商人在内的英国商人逐渐将香港确立为与东方自由贸易的枢纽。美国的鸦片商人和银行家也来到香港参与对华贸易。

自1851太平天国以来,许多华南商人为躲避战乱而移居香港。香港人口由1851年的33000多人增加到1865人以上。香港已逐渐取代广州成为中国沿海的主要转口港。除了货物转运外,香港也成为华南华人移民海外的中转站。1851至1900期间,广东、福建等地有200多万人通过香港移民海外,或被运送到海地当劳工。北京条约与1894香港鼠疫爆发

1856年至1858年,清朝再次被英法联军打败,被迫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上经常扰乱香港岛治安的地区割让给英国。当时清廷已是日落时分,九龙半岛的新边界只隔着短短的铁丝网,就在今天的界街。

1890年期间,华南地区发生了瘟疫。1894年春,广州死了十几万人。同年5月,该病在太平山中国人集中居住的地区爆发,每天最多死亡100人。结果那一年有2552人死于鼠疫,约10万中国人离开香港,贸易额一度锐减。在接下来的30年里,鼠疫仍然偶尔在香港出现。1898年至1900年期间,又有1290人死于鼠疫。1897年,一名德国传教士在中国山东遇害。德国趁机占领了山东青岛,俄国也进入了旅顺和大连。英国占领山东威海是为了平衡列强势力。同时,法国也趁机进入广东广州湾(今湛江)。英国政府为了平衡华南地区的法军力量,以香港防务需要加强为由,将九龙界以北、深圳河以南的新界从1898 July 1租借给清政府。这些地方后来成为现在的新九龙、新界和附近的236个离岛。租期九十九年,六月三十日午夜1997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