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发髻的种类
分析:
中国女人的发型五花八门,谁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种。古发;汉代妇女的“坠髻”;北朝女子的“十字髻”;唐代女子的“蛇髻”和“飞髻”;宋代女性的“朝天髻”和“同心髻”是相关朝代颇为流行的发型。少数民族妇女的发式有很多种,如傣族妇女的“孔雀髻”;有京女的“砧板馍馍”;畲族女子的“焚风妆”;有苗族妇女的“独角发髻”;满族女性有“两个头”。土族的女体多达七八种,如“三叉头”、“干粮头”、“蜂头”、“簸头”等。但其中最古老、最常见的是“雨披”、“辫发”、“碟形发”。直到现代,这三种发型还是相当流行的。很多民族的女性也有剃光头的习俗,可以说是众多发型中最独特的一种发型。
1.法披
可以说,披发是人类最早的发型。在生命之初,人们总是戴着头发。那时候的头发并不漂亮,人们都知道梳顺分布的头发会给人整洁的感觉。
头发悬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让头发全部自然下垂,在前额和后脑勺周围绑发带;另一种是把前面的顶发剪成和额头一样的短发。戴发带,剪短发,都是为了防止头发变得刺眼。
故宫博物院有一尊商女玉像,长发披肩,扎发带,后脑勺饰以一对鸡毛簪,体现了商女的发式。周代的女人还是如日中天,任其随风而飞。诗经。潇雅。《杜仁》里有一句话:“发则有旗”。在古代,少数民族妇女披长发披肩更为普遍。《知望篇》中说:“东方成了异国,被纹身。在西南方,我被剥了皮……”周树。突厥传:“乌曼...男人的发髻,女人的头发……”于清源的《魏Xi卢文建》:“怒子...男人和女人的头发……”。如今的佤族细丝少女发带,在粉中放上一个蓝丝的浮头,使之美丽。
剪短发,古称“碎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了地沟时期仰韶文化庙口的彩陶人头瓶,口中有人头,头顶有头发。后面的毛到脖子长,明显断了,这个物件有五千年的历史了。青海刘湾出土的一件新石器时代彩绘人像陶罐,后脑勺有一条长发披肩;额头顶部也是短发。古代南方发家流行碎发。韩毅。《地理志》记载了越人的刺发。淮南子。《丧俗训》中也有记载:“人愈发发”;云南通志稿。《南蛮志》插画中,乌蛮女的发型是额头顶短,后脑勺的头发垂在肩上。目前,独龙族妇女和巴罗妇女仍有“碎发”的习俗。
编织头发
有很多民族的女性还留着辫子,有些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习俗;有些是受族群影响后梳理出来的。
中国女性梳头的历史悠久。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出现,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开始梳理自己凌乱的头发,有的还剪掉了长发。有的用发带绑着;其他人梳辫子。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盆上,有一幅大家手拉手踩歌的场景,每个人头上都挂着一条辫子。
虽然是简单编的,但里面确实有一些学问。编发的梳子不同,编发的数量不同,不仅用来比较美貌,还常常作为区分姑娘、成年姑娘、媳妇的标志。
辫子发型主要包括:
单辫子: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在头顶上梳一条辫子是非常流行的。上孙家寨彩陶盆上的歌者都是这个发型;河南殷墟出土的一尊跪玉像,发型与踩歌者相同,头发全部梳在头顶,编成辫子。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铜壶上,广西左江岩画上,都有垂辫人物。还有一种单辫的梳理方法,将靠近脖子的脑后头发梳理成辫子。这种发型主要流行于汉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赫哲族、棕色乌尔族、夏尔巴族。
双辫型:双辫型可以梳在头顶两侧和两耳根部。广西悬崖上画的人物比头顶的双辫还多。洛阳金村的养鸟女子铜像,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青铜贝库盖上的双辫女子画像,都是在耳朵根部梳双辫。梳在耳朵上的双辫发型在今天的汉族、新疆部分民族、怒族、彝族、土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民族的妇女中十分流行。藏族和鄂温克族妇女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把多根辫子编成两根大辫子。鄂温克族姑娘扎八个辫子,出嫁时,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会把八个辫子合二为一送给她。梳理的方法是先将头发梳成八个辫子,然后将八个辫子分成两半,左边四个,右边四个,在辫子根附近用彩色线绳将四个辫子绑在一起,一直到辫子的中下段,再将四个辫子全部散开,梳成一个大辫子。婚后两条辫子要用两块黑布盖着。
三辫子:在广西的岩画中,可以看到三辫子的人物。今天,云南地区的土族、藏族和裕固族都流行“三辫”发式。裕固族姑娘出嫁时,把头发梳成许多小辫子,然后把小辫子分成三等份,编三个大辫子,其中两个垂在胸前;一个垂下来放在背后,然后在辫子上放一个红球。通常情况下,女性不戴发套,而是用彩线将前面两根辫子连接到胸前。
多辫子式:多辫子的民族很多,包括新疆的各个民族,藏族,鄂温克族,裕固族等等。纳西族和蒲甘族妇女也有梳多根辫子的习俗。据古籍记载,纳西族女子“百缕发”;普米族女性“将头发编成细细的发束,放在脑后……”。甘肃南部拉卜楞的藏族妇女有一种独特的多辫梳法。它把头发从头顶分成两部分,上面的部分梳一个小辫子,下面的部分梳成很多小辫子,越多越好看,有的近百个。这种发型一般需要三个人帮忙梳,将近一两个小时,所以一梳就几个月不动。* * * Er姑娘的编发不仅在很多方面很美,长辫子也很美,有的能长到脚跟。
辫子环:辫子环就是把一根或两根大辫子绕在头上绕成一个环。至今仍戴编环的民族有居住在云南的彝族、彝族、布依族、藏族、蒙古族、门巴族、白族、普米族等。* * *自治区的藏族妇女将头发分成两束,梳成两条紧贴耳朵的大辫子,里面夹杂着五颜六色的毛线,然后互相交叉,盘成圈,一直盘到头顶。发型梳好后,感觉就像戴了一个鲜艳的花环,非常好看。普米族女孩因其浓密的编发而美丽,所以她们经常用牦牛尾巴或丝线作为假发,与辫子混合并缠绕成辫子。
改变编发的样式可以作为人生各个阶段的标志。改变发型意在约束行为。女人一旦换了发型,言行举止一定要符合身份。
彝族妇女有改变发型以示成年的习俗。发型中原来的单辫改为双辫,它们从后颈到头顶相互交叉,形成辫环。
布里亚特、鄂温克族、新疆各民族的姑娘,婚前都认真梳过辫子,大部分都很漂亮。一些女孩有多达100根辫子。梳理的时候需要别人的帮助,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结婚后,女人的辫子就简单多了,一般只梳两根辫子。她们改变发型的目的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已经结婚了,吸引不了其他异性。此外,女性结婚后还要肩负家务和抚养孩子的重担,没有时间和精力打扮自己。满族姑娘和朝鲜族姑娘的发型虽然简单,但是扎着一根红头绳的粗辫子,充满了青春活力。姑娘结婚后,大辫子改成发髻,以示稳重成熟。
绑一个发髻
发髻是将头发拢在一起,绕在头顶、头侧或后脑勺上做成的发髻。发髻呈圆锥形的也叫“圆锥发髻”,发髻呈螺旋状的叫“螺旋发髻”,发髻较小的叫“发髻”。
从各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发簪现象可以知道,生活在五六千年前的原始先民,就已经在发髻上做了。中国历代汉族妇女都喜欢把头发挽成发髻。在河南安阳,有商代妇女俑,她们的头顶是碟形的。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帛画上的女子,在脑后梳棘。湖南长沙马王锥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上的女子发式和出土的女子木俑都是发髻。隋代的女子发髻称为“盘桓发髻”。到了唐朝,女人还扎着发髻。永泰公主墓壁画中的许多女子,以及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唐墓出土的帛画中的女子,头上都戴着发髻。清代妇女将头发扎在脑后。以前汉族女孩的发髻比头两侧多。
少数民族妇女把头发梳成发髻一直很常见。在古籍中,有“三妙手”和“乌蛮”...男女发髻……”。四川凉山居民关于“屈膝踩脚”习俗的记载...继夷”。西汉时期,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了云南青铜贝类容器盖上的女性形象。梳髻的人很多,这里出土的青铜舞蹈人物也分布在上面。广西、贵州、四川等地的岩画都有带梳子和包子的人物;清代《云南通志稿》插图中有许多女性形象。过去满族贵族妇女结婚后都要扎一个发髻,叫“二头”、“叉头”、“如意头”。梳法是将头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垂在脑后,梳成燕尾发髻,俗称“燕子头”,另一部分托起头顶,拧成股,盘成一个扁平的长发髻盖在头顶,然后在发髻之间插上一个名为“大方”的发夹,既是装饰,也是固定头发。
满族、朝鲜族、傣族、苗族、基诺族、侗族、黎族、仡佬族和新疆的一些民族还在结。而且各有各的风格。侗族妇女喜欢把发髻梳到左耳,几乎遮住整个耳朵;当地黎族妇女通常将头发扎在脑后,让发尾自然地垂在肩上。傣族妇女将长发松松地披在头顶或一侧,然后梳成盘发。很多人还会拿出一根发梢做装饰。滇东北黔西北交界地区的苗族妇女,有一种卷发,叫大头。非常奇怪的是,一个假发绕在头顶盘成一个巨大的发髻,然后横放一个发夹固定假发。发簪用布带系住,假发松松地挂在头顶,遮住耳朵肩膀。
剃掉头发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认为女人的头发如云般美丽。众所周知,世界上仍有一些民族视女性光头为美。我国很多民族也有女性剃发的习俗。剃毛也叫胡须。旧时满族姑娘在脑后留一撮头发,编在脑后,其余头发全部剃光,直到成年。按照韩国的习俗,女孩子在未成年之前要梳齐耳朵短发,剃光脖子上的毛。
生活在中国云南省双江县的拉祜族以女子剃光头为已婚的标志,所以所有已婚女子都剃光头。据说当地女性剃光头的最初原因是为了方便狩猎。拉祜族曾经是一个狩猎民族,特别擅长狩猎凶猛的野兽。在那里,打猎不仅是男人的事,也是女人的事。过云,女人长辫子,打猎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被野兽抓到的东西。为了安全,男人剃光所有的头发,女人除了头上的一小撮头发,其他的都剃光了,这已经成为一种习俗很久了。云南勐海县巴卡当、何开村的拉祜族妇女认为剃光头漂亮整洁,这里从女孩到老年妇女都剃光头。
以前德昂族的洪德昂、华德昂的女性也有剃光头的爱好,尤其是未婚少女,都以秃顶为美。芒市的德昂族妇女剃掉额头附近的头发,将脑后的头发梳成辫子,缠在头顶。瑶族妇女金秀和苗族妇女大盘头苗曾流行剃光头的习俗。
正如地中海文明在罗马帝国的推动下向外传播一样,主导东亚文明的中华文化正在走向第一个高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剿灭群雄,结束了战国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15年后,刘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更加稳定和强大的汉帝国。政治稳定带来了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早在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基本框架已经奠定,但由于割据,地域特征更加明显。秦汉大一统,中央集权,压制了物质生活上的“差异”。此后,虽然地方文化仍有自己的特色,但团结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服装样式上,自先秦以来,华夏人普遍形成了衣下有衣,成年男女梳发髻的格局。君主的偏好和宫廷的风格对风气的变异有很大的主导作用。楚灵王很欣赏细腰,中学的女生听说后纷纷效仿,以至于有些女生因为食物而饿死。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使这种习惯越来越不减,贯穿整个古代社会,成为服饰变迁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传统的礼服样式由两个系统组成,一个是在重要礼仪场合穿的礼服;一种是日常生活中穿的常见服装。前者繁华奢华,后者简约朴素;上层贵族的日常普通服装受前者影响较大,而普通百姓的普通服装变化不大。封建王朝建立后的“礼乐制度”主要是为了规范前者,但也对后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虽然战国时期女性的发型存在地域差异,但到了后期,基本上都倾向于将头发垂在脑后。秦汉时期女性最流行的发型仍然是垂髻。因为这种发型低垂至肩,看起来飘逸飘逸如云,所以又被称为“挂云髻”。西汉末年前后,高鹗逐渐在上流贵族妇女中流行起来。当时流传在北京首都长安的一首童谣说:“城市如此先进,广场高一尺。”《东观史》说马皇后的头发很漂亮,可以梳成“四个大发髻,但绰绰有余,绕发髻三圈”。由此可见,东汉初年,高髻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了,只是用自己的头发形成一个高髻就显得弥足珍贵,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一时期假发还是相当流行的。东汉女性发式的另一个变化是垂髻的革新。汉顺帝年间,外戚之妻孙寿开创了一种新的发式,叫做“小马髻”,微微偏向一侧,给人一种不平衡的印象,令人耳目一新。一时间城中贵族妇女纷纷效仿,说“妆蝉薄鬓,照落马垂髻。”这种发型增添了女性的魅力,流传后世,并以各种形式出现。比如魏晋时期就有一种由“落马馍馍”衍生而来的“日式落马馍馍”。包《古今笔记》云:“今无回复落马髻作者,只日落髻,一片云落马。”这种发型在隋唐五代时仍然流行。从出土的图像资料来看,这种发髻总是顶部扎起来,扎在头顶中间,向一侧倾斜,然后用发夹固定。正如当时人们所吟诵的:“日本人伏低梳头,莲娟扫眉。”
公元3世纪至6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荡曲折的时代。政治分裂和种族冲突导致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剧烈变化。当时社会名流的放荡习性也反映在女性的装饰上。西晋初年,“女子扎发,甚缓,不能自立。”另一方面,由于佛教、道教的流行,女子高髻在宗教画中仙女、飞天形象的影响下,演变为“蛇髻”、“飞髻”、“盘横髻”等多种样式。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把头发梳在头顶,梳成几缕,谈完话再掂量各种样式。这一时期女性的流行也对女性的装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此之前,长期以来一直有“妓女”对获胜的士兵进行奖励,随后其“服务”对象逐渐从士兵转向民众,并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为了讨好人,那些专做装饰和奢侈服装的人,往往是时尚服装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从此,在移风易俗方面,妓女时尚成为继宫廷风之后的又一主导力量。
也许是南北朝开创了女性化妆的新天地。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女性的发式更加丰富多彩,超越了前人。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如果说第二年灭亡的隋朝就像昙花一现,那么强大的唐朝就像盛开的牡丹,芬芳馥郁,历久弥新。唐代提倡养生之美。从唐代传世的画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美女都是健壮富态的。所以在女性化妆中,一扫上一代的颓废气息,华丽优雅。几乎所有过去流行的发型都被创造性地继承下来,垂马髻、盘卷云髻、高耸飞髻都在唐人手中翻新。如南北朝时期一度流行的《何晶记》,形似受惊的鹤鸟展翅欲飞;到了唐代,改成了“惊喜髻”,线条更加柔和自然,与女子的脸型相对应,十分有趣。开放的社会造就了一个开阔的胸怀。在唐代,许多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的发型在妇女中流行,如乌曼髻、缀髻、胡慧髻等。人们并不觉得奇怪,而是竞相模仿,吟诵这种发型的诗歌比比皆是。在整个盛唐时期,悬挂在头顶的精品始终大行其道,中晚唐盛行的“鄂髻”更是高达一尺多,正如元稹《李娃行》所吟诵的:“髻高三尺,春风立门前。”这是传世的《仕女图》中贵族女子梳的发型。高髻的流行让假发更加普遍。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头发做的假发,唐代人还大量使用木头和纸做的假包子,其实更接近于首饰的范畴。在新疆吐鲁番的唐代墓葬中,已经出土了两件器物:一件是木制的,形似“半转髻”,涂有黑漆,底部有一些小孔,用于插簪;另一个是用纸做的,形状类似于“E-bun”,外面画着复杂的图案。
建立在五代废墟上的宋朝,虽然没有唐朝强大,但文化和物质生活却和唐朝一样繁荣。文化趣味的主导,不仅仅是少数贵族家庭在操作,还有大量世俗地主和文人阶层的参与,使得社会文化渗透着更浓的文人气质,增添了不少风雅。相应的,女装的潮流也从奢华变成了优雅简约,“只干净不稀奇”,苗条而不是强壮成为了美的标准。这一时期的女性发型依然崇尚高髻,虽然样式没有唐代那么艳丽,但也是相当有型的。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同心发髻”,这是一种简洁的梳理方法。就把头发在头上扎成一个圆发髻。后来由“同心髻”演绎出“流苏髻”。这种发型的基本造型类似于“同心发髻”,只是发髻根部系了一根丝带,这样就不会垂在肩上。南宋初年,偏远地区仍流行“同心髻”。陆游在《入蜀》中说,他看到四川的姑娘们“扎着同心髻,高二尺,用银簪去六枝,大象牙梳如手大”。但在大城市,法纪的高度已经逐渐收敛。在《清波》杂志上,周伟说,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看到妇女的服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在几百年前,样品系统应该是不同的。如高冠长梳,依然可见。那时候叫‘大梳裹’,不是用于隆重仪式的。如果在今天应用,可能不会被赞为新奇,但是不及时,不畅销。一般来说,前人管器皿,盖房子,都是高的,后来逐渐变窄,珠宝也是。”由此可见,高髻流行近千年后转低,与建筑风格的变化有很大关系。从此,高达两三尺的发髻就很少见了。生活在明清时期的李煜对高髻的批评更甚:“髻长一尺,袖中满丝,不但不雅观,而且直入鬼魅。”
清明时期,中国封建时代进入后期,传统文化已经发展到非常精密的程度,生命力逐渐衰退,文化趣味也转为繁琐堆砌,过于细致。外在的光鲜掩盖不了创造力的贫乏。明代女性的发式倾向于低而尖,到了六七寸就被认为是高髻。发髻的样式变化不大,如牡丹头、花盆头、钵盂头等。一般几十年就发现一个新的图案,但是发髻上的装饰极其华丽。这在记录高松家业的《天水冰山录》中有清晰的反映。在这一时期,妓女的时尚和妇女的时尚趋势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南方的官员和达官贵人欣赏妓女,南方特色成为时尚的主流。如明代中期流行的“杜薇娘馍馍”(又称“茴香馍馍”),最早是由妓女杜薇娘创立,后由南方传至全国。就连宫廷的发型也反过来受民间影响,“不如南方穿得雅致。”
清代游东写过一首诗:“都说江南一尺高,六宫争学牡丹头。”到了明代,女性盛行戴发箍和发冠,这两种饰品很快就变得颇具装饰性。明末来华的一位葡萄牙多明我修士克劳修斯记载,妇女“把头发梳好,往后一放,扎在头顶上,用一条宽丝带从根部到顶部扎好。丝带周围是珍珠和金箔。”17世纪中叶,为满足入关要求,建立了国家政权。从先秦时代开始,男性头顶发髻的习俗,在* * * *的行政命令下,改为剃发编辫,而女性仍然保持着前明的旧习俗。这就是所谓的“男衰女衰”。现代女性的“抓髻”,即发髻止于后脑勺的样式,一般出现于清末。建国初期,随着理发的推广,女子发髻也简洁利落。越往后,梳理的人越少。在偏远的乡村,直到五六十年代以后才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