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明清时期的亳州街:

明清时期一条街与花戏楼交界处的设计,会保证三个景观的和谐统一。

明清花戏楼和一条街的主色调设计为蓝灰色,适合明清一条街和花戏楼的颜色。尤其是广场建成后,风景会变美,人气可能会旺,带动明清一条街的商业。

据了解,花戏楼的庙会广场地面将铺上青石,广场与花戏楼之间的墙体也将采用明清时期的青砖砌一面仿古墙,使明清时期的广场、花戏楼、一条街三大景观形成风格基本一致的建筑群。

在一条明清的街道上,修建的道路和两旁的建筑一味追求富丽堂皇,却与亳州原有的历史面貌严重不符,破坏了亳州独有的民居特色。有“历史文化名城守护者”之称的同济大学教授阮曾在2001中严厉批评亳州。在社区道路改造中,为了解决居民出行难的问题,社区办事处和基层组织出于为民办事的良好目的,修建了一系列水泥道路,但改变了老街的原貌(历史上称之为砖路或石板路),增加了老街开发的难度和成本。这与名城保护缺乏周密的规划和实施有关,也与社会各界对名城保护缺乏认识和理解有关。

华祖寺:

这就是华祖寺,是供奉东汉末年杰出医学家华佗的寺庙。它建于唐宋时期,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华祖寺由寺庙、故居、古药园三个院落组成,占地1.3万平方米。殿内外青砖灰瓦,古树枝桠空空,典雅肃穆,古色古香。

正殿的华佗雕像光芒四射,慈祥典雅。身体微微前倾,就像在大街上走来走去,治病找药方,依然向我们走来。

穿过寺庙,就是他的故居。东厢房的益寿轩和西厢房的存珍斋是药房和看病的地方,里面挂满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题词和画作。

进入古药园,垂柳挂塔掩映下的药池晶莹翠绿,完美的水榭与曲桥之间,蓝影闪耀,顿时置身水晶宫。柴飞与小路药池之间的竹篱内种植牡丹、芍药、曼陀罗、玫瑰等中药和花卉。可以说,药园芬芳四溢,让人千古牵挂,回味无穷。

华祖寺是后人供奉东汉神医华佗的寺庙。它位于市区的窦武营、曹魏遗迹、咸宜庙和神农王陵之间。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佗死后,家人分散,故居被水冲走。直到唐力时代,他的故居前才建起了一座寺庙。这是一个很小的寺庙,住的是尼姑,因此得名“华祖寺”。明末清初,亳州因商业繁荣,百姓富足,进行了改扩建。《亳州志》载:乾隆辛年间修,嘉庆年间复修。当时的安徽巡抚写道:“礼礼通渭”,甚至说:“五戏转灵枢,道帝宣带头;四轮消灾,参帝释佛菩提。”同年同治重修。

华祖寺原有山门、厢房、正殿、东西附殿、后禅寺(即故居旧址)以门外两狮为主,院内古树空荡,大殿金碧辉煌,庄严肃穆,长年香火不断。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花祖生日的庙会,祭拜得奖者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为弘扬华佗高尚的医德,继承和发扬他在医学上的卓越成就,亳州医学界于1962发起成立了华佗纪念馆和华佗学术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院长题写了“华佗纪念馆”字样。正殿金身重修,华翁光芒四射,表现出热情、善良、倔强、儒雅。他腰间挂着一个葫芦,身体微微前倾。他仍然访问人民治疗疾病,并寻求处方,以帮助生活。有大量医学的历史文献和实物资料,也有近年来医学的研究论文,还有亳州华姓捐赠的青铜器和老中医捐赠的几代木雕。墙壁之间悬挂着、华佗、张仲景、葛洪、晁、孙思邈、李时珍、叶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题词和画作。东、西院月洞门上有古砖雕,分别是“得神得福”、“济世”、“返老还童”。西附殿有几组蜡像,如“跋山涉水,采药救世”,“五禽戏延寿”,“麻沸成粉,fesr死”。东院华佗仰视逸亭,亭上有对联曰:“自然野鹤浮云间,七弦琴赏流水。”。这是华佗一生多么准确的写照啊!

穿过寺庙,便是华佗故居,原华草堂矗立在高高的平台上。东乡益寿轩是他看病的地方。西厢是他的药房,各有奇珍异宝,陈列着100多种博产中草药标本和以配方研制或命名的中成药。全院以回廊相连,其中松柏苍老,竹青梅寒,浓荫厚重不做作,与殿宇佛龛交相辉映。一座青砖灰瓦的古建筑,更是古色古香,典雅幽静。

故居那边是药园。垂柳槐树掩映的药池晶莹翠绿,药园亭亭玉立。一片竹篱紫叶间,牡丹、菊花、芍药、紫菀、枸杞子、车前子、二花、二畴、曼陀罗等百余种药材,真是名副其实的“药香飘香园”。新修复的神医亭跃入云端。木偶堂和五禽戏都矗立在碧水绿树之中,让人感到宁静和躁动,思索着千古,缅怀着无尽。希望花翁早日归来,看看旧地的新面貌。

自开馆以来,华佗纪念馆以其崇高的神医精神和古建筑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华祖寺已成为中国华佗的学术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亳州的一处亮丽风景。

蒙城文庙:

文庙,又名孔庙、学校、龚雪、龚升,俗称圣人殿,位于亳州市蒙城县新城路中段北。1998 5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城文庙,建造年代不详。据《蒙城县志》记载,元初,在老庙东侧空地上重建了一座新文庙,明清两次维修更新,规模不断扩大。

文庙建筑群沿南北中轴线而建,从前到后依次为灵兴门、潘桥、大成门、大成殿。凌杏门正对青云街,寓意“登顶”。门的两边有一月洞,供人们平日出入。门的外墙上有“宫墙万仞”四个汉字,意思是“主人的墙壁被隔断,你不能从门进入”。只有你中了头奖,你才能拆除它们。蒙城一直没得过头奖,所以这四个字一直留着。门后是一个盘池,池上有一座盘桥。桥西侧有一口井,名为盛京,“盛京甘泉”曾是蒙城八景之一。大成门东与明观寺相连,西与祥贤寺相连。大成殿两侧,有东、西两座寺庙,东边有一座孝庙,西边有忠义殿,后面有藏经阁。东院是文昌宫,西院是明伦殿。孔庙被宫墙包围着。院内遍植松柏,并有碑刻石刻。

自清末以来,文庙屡遭兵劫,建筑倒塌。文革期间,又被破坏了。如今只剩下大成门、大成殿、香仙寺、明焕寺等建筑。

大成殿(原名石现殿)是文庙的主要建筑。庙的中央是原来供奉孔子牌位的神龛,两侧是颜、曾、司、孟和十哲的牌位。庙的北墙上竖立着八个屏风,上面写着八个大字:孝、孝、忠、信、礼、义、廉、耻。大殿上方悬挂着三块牌匾,分别是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题写的“万世宗师”、“无命为民”、“参与天地”。庙前的平台有一米多高,是祭孔的地方,旁边还有石阶供人戏台。

东有七殿,西有七殿。东殿原为孔子三千弟子所用,西殿原为历代圣贤儒士所立牌位。

大城门又称“蓟门”,是一座通往大成殿的大门,宽五间。

香仙寺三座,明桓寺三座,萧中寺一座,结义寺一座,均为青砖小瓦结构。象仙寺最初由当地圣人如庄子和何余伟使用。名人堂原为苏舜钦等在蒙城建功立业的官员所用。

亳州古道:

外面,宽阔的街道上,车辆和行人在阳光下闪烁着现代城市的繁华,河流也一样湍急而喧闹;里面,是一个历史长河中的横断面。变幻的身影,行进的脚步,徘徊的篝火,远处的喊叫声随着你在黑暗中的想象从深蓝色的砖缝中溢出,烟雾如云围绕着你。

这是一条穿越时空的隧道,连接现实与历史;也是隐藏在地下的磁场。一个极其现代而古老的指南针,依然让现代人感受到它的方向。

古隧道位于亳州老城地下,以大角头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分别到达城外。据史书记载,东汉末年,曹操多次使用坑道战术取得战争胜利。亳州古地道是当年曹操在家乡修建的地下军事防御战。他把一小部分士兵从地道送出城外,然后把他们从城里赶进城里。反复给敌人以源源不断的兵马的假象,从而出奇制胜,成为孙子兵法中脍炙人口的典范。唐宋时期,该地道多次修缮,至今仍作为军事战争使用。南宋嘉熙四年,黄河决口,亳州城被淹,运兵道路被风沙阻断。此后,它被埋在地下700多年,没有被发现。

在蛰伏地下的未被发现的岁月里,古老的隧道只与泥土对话,与黑暗对视,神秘地存在于人们神奇的传说中。它所在的城市在历史的河床中颠簸前行,一幕幕人间悲欢和时代沉浮在沧桑中上演。古老的隧道因为被掩埋而安然无恙,它经历了孤独却安静的一天。虽然在北伐和抗日战争中偶有小范围发现,但在战争中并未遭到破坏,并在1969年“挖深洞广积粮”的热潮中受到震撼。当时,博贤博物馆与人防办公室合作,在老城区的东、西、北、南四条主要街道两侧挖出了近2000米的古代地下隧道。经过几次保护性发掘,今天的人们有幸认识了他们的面孔,它也成为迄今为止罕见的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军事战争。

曹操不愧是一代军事家。他在家乡挖了一条地下运兵隧道,作为他军事舞台上的大道具。曹操通过这个道具,在小夜曲中兵马虚弱的情况下,在对手面前神奇地拥有了一支强大而雄壮的人马。他在士气和心理上不战而胜,以至于后人还是不得不佩服他想象力丰富的军事智慧。著名军事家李德胜将军参观完古隧道后题词”。隧道内有许多军事设施,如猫洞、障碍票、障碍墙、陷阱、绊板、传话孔、指挥室等等,就像中国古代隧道战术的总汇。来到这里,游客们神情凝重,沉思默想,仿佛隐隐听到过去有铁马的声音,让他们停下来倾听,希望能听到隧道里武将们关于战争秘密的窃窃私语。

在古老的隧道里,如果说战略家看到的是兵法和战术,那么建筑师看到的则是设计和工程的精致。现已发现隧道长6000米,有土木结构、砖土结构、砖木结构、泥砖结构四种结构。其中泥砖结构分为砖券、砖墙、砖丘三部分,其单砖砌筑方式有丁砌筑、跑砌、立砌,可谓古代砌砖技艺的一次“秀秀”。在布局和结构上,隧道有单行道、平行双行道、上下双层街和立交道四种形式。除此之外,还有通风孔和灯龛,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没有向导的迷宫。

就像化石或贝壳被历史的潮水推到沙滩上一样,在清理古地道的过程中,人们从泥土中发现了东汉、三国、唐朝、宋朝的遗物,包括铁刀、铁剑、弹丸、钉、片、铜镜、铁灯、瓷灯、围棋、铜钱等生活用具,成为窥视和破解地下地道历史变迁的专家。

因为军事冒险,因为埋葬和神秘,因为深沉和矜持,因为漫长和沉重。古隧道在地下,却给地上的人提供了一个精神负像。虽然是一座空城,但它以其“地下长城”的丰富和尊严为地上城市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成为城市历史文化中坚实的精神基础。

杨过石公崖墓:

涡阳县石公山崖墓出土了大量文物。馆藏被列为一、二级的珍贵文物数十件,其中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大量简牍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漆器中的二十八夜盘、太乙九宫占盘、刘仁雨刷是中国最早的三件天文仪器,是稀世之宝。此外,战国时期,楚国有大量的“应城”和“陈城”金币。精美小巧的西汉金青铜座白玉杯和战国至秦汉时期具有丰富史料、文字、书法等研究价值的古玺;以及时期刻有铭文和规矩的铜镜,唐代贞子飞霜铜镜,金代乳阴县青铜官印,都是藏品中的珍品。该馆收藏的夜行象化石和其他动物化石非常丰富,比日本蜀道内海小豆饿岛收藏的夜行象化石还多,引起了相关研究部门和学者的关注。

亳州古墓:

缠结也被称为唐王之墓。位于亳州古城北门外涡河北岸凤头村。相传为商唐成义管仲。陵墓像一座高高的小山,四周是参天古树。清代著名书法家梁山亲笔题写“商墓”。字子,原名陆,因是商朝始祖,又名,又名唐、。陵墓周围有两座高高的纪念碑,纪念重建唐陵的史实。新科革命后,这里被辟为唐陵公园。春夏两季,鲜花盛开,树木葱郁,是游览的好去处。1981 9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曹操家族墓葬位于亳州市吴伟大道两侧,主要包括董墓、曹石孤桩、孤桩、柳园孤桩、观音山孤桩、汉墓和元宝坑汉墓,面积约10平方公里。有曹操父亲曹嵩的墓,也有其祖父曹腾的墓,规模都很大,以曹腾的墓最为宏伟。曹腾墓位于东园村,为青石砌成,故俗称“东园石墓”。庄严典雅,有前室、中室、后室,两间耳房,两间偏室。房间的墙上画有天空画、仕女画和仙境画。隧道和石门内外都有雕像,有文人墨客,也有武仆。墓长15.3米,宽65438米。该墓对研究东汉末年的历史和地下建筑具有重要意义。出土了青铜雕玉衣、玉枕、青铜猪、青铜爪饰、镀金构件等珍贵文物。

嵇康墓,又称冀中散墓,位于涡阳县东北30公里的石公山南麓。嵇康,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官医,世人称嵇仲三,是“竹林七贤”之一。因为他在政治上支持曹魏,反对司马氏集团篡权,他被司马昭杀死。在行刑前,索琴演奏了一首名为《广陵散》的歌曲,这首歌很受欢迎。该墓至今犹存,为高大土堆,占地近一亩。

范蠡墓,俗称范蠡孤堆,又称范蠡墓,位于涡阳县(原蒙城县)东南15公里处。清光绪《皖志》:“大夫李之墓,在东南村。”旧时湖水环绕,墓冢浮于其中,高如土山,殿宇筑于其上,西天神像建于其中,松柏树林覆盖其上,极为壮观。楚人,越国大夫,曾协助勾践灭吴,功成身退,与师往来于齐鲁之间。经商致富,陶朱公死于定陶(今山东济阳)。湖北、山东、安徽有6个公墓。在剑龙,清干(1736-1795),蒙城县灵丹若水曾在墓前刻石,上书“范立中”。附近原来的范子庙。战后,松柏寺已毁,土堆犹存。

亳州道德宫:

又称“祠堂”。在今天的亳州市老子店街。始建于唐代,明代万历年间为纪念老子宫观而重修。宫前礼巷,相传是孔子向老子求礼的地方。宋代,郭烨河畔有三座老子庙:河南陆毅的上清宫、亳州市的道德宫和杨过城北的夏青宫。

老子的名字是李,他的名字是柏杨。谥号,春秋末期思想家,道教创始人,曾任周守仓史。相传唐太宗、唐高宗、宋真宗都曾来亳州拜谒过老子庙。唐高宗称老子为“太上皇玄元”,宋真宗称老子为“太上皇老君混元尚德”。欧阳修认识瀛州时有诗:“瀛波相对,曲未尽,我州为仙镇。”明朝万历年间,周知在丁成宫修建了景悦厅,春天登台,用石头雕刻了64件老子的《道德经》及其序言。现存山门三座,上刻“道德宫”二字。中殿供奉祖先,后殿供奉老子。有一尊老子像,高3.1米。东院三堂,供奉鲁班,门题“紫气东来”;西院有三大殿,供奉财神,题“青牛渡西”。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亳州花卉剧院:

清代戏台建筑花戏楼。位于亳州城北的大关帝庙。原名“歌剧院”和“宋台”,因其雕刻和绘画令人眼花缭乱而得名。清康熙十五年(1676),商人集资修建。乾隆年间(1736 ~ 1795)雕藻,后多次加工刷白。建国后,人民政府已拨款进行维修。

剧场座北朝南,三间房宽,舞台呈之字形凸起。全木结构,休息峰,玻璃屋顶。主脊、竖脊、脊上均饰有玻璃雕塑人物、鱼龙、鸟兽。主脊中央置一座高塔,脊前后有五彩琉璃龙凤,竖脊和脊两侧饰有儿童戏莲、缠花的浮雕图案。四脊两翼,绘“四值功曹”(年、月、日、时)。风铃挂在翼角下。戏台由六根柱子支撑,屋檐下六根立方形柱子,青石柱的基础,都是雕花的。舞台正中,屏风上雕刻着“二龙戏珠”,上面挂着“今日演古风”的巨幅牌匾。左右为上下门,门楣分“理所当然”和“莫须有”。台前檐柱上挂着一副木对联:“一片阳春醒古梦,两张脸致力奸情。”在莲叶座上,围绕柱顶雕刻的立体“八仙”人物。戏台两侧有“阳春”和“白雪”两个小门,戏台顶部装饰有吊莲藻井。它被券棚结构所包围。吊莲柱头饰吊狮、吊鱼。井外全部镶嵌立体木雕,笔法厚重,刀法锋利。内容包括《长坂坡》、《空城计》、《儒辩》、《七擒孟获》、《三周琦余》、《火烧司马懿》、《夜战马超》、《刺死董卓》等。藻井与房梁之间,用彩画装饰。有《蟠桃会》、《王文访仙》、《阚罗集》、《打五将》、《苦口婆心》、《断琴谢友》等戏曲。舞台四周还装饰着小木雕,如“三英战吕布”、“连锁计划”、“凤仪亭”、“华容道”、“赵颜求寿”等图案。

花戏楼是一座集戏曲、雕塑和绘画艺术于一体的古建筑。它美轮美奂,独具特色,对研究中国古代舞台形式和戏剧雕塑绘画的风格流派具有重要价值。

1981 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亳州作为圣人之乡,与曲阜相比,显得有些尴尬。作为皇帝的首都,亳州与Xi和洛阳相比也有些尴尬。浪漫总是被风雨吹走,有着三千年历史的亳州承受不起,只留下一些断壁残垣,孤坟荒山。好在亳州还有一个花剧院。虽然只是一座雕花剧场,但对于亳州人来说,它代表着一段遥远的时光,一段繁华的背影,一段逝去的记忆。

花戏楼,顾名思义,到处都是鲜花和戏曲。前门的砖雕和后台的木雕和绘画都很精美。然而,在深处,我看到了一个宏伟的舞台,雕刻着复杂的花朵,奇怪的野兽,充满了古老的传说和故事。不知不觉,300多年的漫长岁月扑面而来,触动你的心,模糊你的眼。

花戏院,本名山陕会馆,其实是山西、陕西毒贩在亳州的聚会场所。明清时期,晋商富甲天下,以药闻名的亳州自然也有晋商的足迹。有意思的是,关羽在山西、陕西受到尊崇,修建的会馆也被用作供奉关帝的寺庙,而亳州是三国故里,曹操故里。几千年未了的恩怨在一个舞台上继续,生活富足的毒贩也在家乡与异乡、梦想与现实、信仰与欲望的冲突中寻求奇妙的平衡。

这群初来亳州的毒贩后来怎么样了,已经无从考证。总之,他们经历过商场上的生死,尝过人生的酸甜苦辣,看透了世事的变幻莫测。他们成功了。虽然在过去,士、农、商、商人的地位最低,但凭借他们丰厚的资本,也可以交出官场,与文人相融,与上层社会打交道。生活可以温柔从容,事情可以低调处理,但像西天取经这样的场景,绝对是难忘的。也许是在盛大的午宴之际,在百花齐放之际,或者是与家人夜游,沉思往事之时,一个毒贩突然有所感悟,想起亲人悲伤的歌声,想起离开家乡时眼中的泪水,不自觉地萌发了一个想法:建一个会馆,一是祭祀神灵,二是招待亲友,三是为那些同样离开家乡来到外地的老乡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于是他叫来同伴,宣布了自己的想法。结果一拍即合,大家都慷慨解囊。几年后,一个接纳穷人的大厅和美丽的剧院从梦想变成了现实,落户亳州。

站在花戏楼下,我回想起当年,满园春色,雕栏画栋。响板响了,弦乐期出来了。很快,绝世高手挥挥衣袖,走上舞台,在寂静的夜空中摇曳了许久。“一曲春日戏古今情,两面忠臣奸雄。”夜幕的笼罩下,剧场里充满了阴森的气息,豪华得仿佛滚过金边,而歌者、舞者、观众都像那盏即将熄灭的油灯一样模糊不清,忽明忽暗。有多少骄傲的大师在追忆往事?有多少年轻女孩在幻想爱情?有多少新人在谋划未来?没人能知道。

300年后,繁华尽去,留下一座雕花楼空空如也。但我们不要忘记,对于那些先人来说,这座建筑是漂泊中的据点,是艰辛中的一些希望,是战斗中的一点温暖,是繁华后的一点回味。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它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闻名。有一代圣贤商汤;一代枭雄曹操;中医外科鼻祖华佗;魏文帝的曹丕,有“天生的才华和很强的博文知识”;能言善辩,七步成诗的曹植;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建安七子”;还有孝顺将军花木兰代父从军;众多的名人和灿烂的文化给古都亳州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胜古迹。

一到亳州,就被中国深厚的古文化包围了。漫长的古道依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所有批评这种情况的人都在我的脑海里很久了。匆忙中,我只看了一眼花,就摘了一两朵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