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发展史

大沽口炮台是“海门古炮台”,外有深海,内有海口。大沽口是京津的门户,是海河的关隘。是进京的咽喉,天津的屏障。自古以来就是海防重镇,素有“南有虎门,北有大古”之称。在中国近代史上,大沽口炮台成为中国重要的海防屏障。明朝嘉靖年间,为抵御倭寇,加强大沽口的海防战备,修筑了要塞,驻军正式设防。1816年(清嘉庆二十一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南北两岸修筑环形炮台。电池内部为木质,外部为青砖。白色砂浆灌浆非常牢固。它大约十五英尺高,九英尺宽,六英尺深。这是大沽口最早的电池。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对电池进行了修复和加固。到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已建成5座大炮台、12土炮台、13土炮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1858年(清咸丰八年),僧格林沁作为钦差,镇守大沽口,全面整修炮台。建有六座炮台,南岸三座,北岸两座,分别以“卫”、“真”、“海”、“高”四个字命名,寓意炮台。

从1840到1900的六十年间,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外国列强在1858、1859、1860、1900四次攫取了中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特权。他们依靠“坚船利炮”,将大沽河地区置于其铁蹄的蹂躏之下,甚至进逼京畿,烧杀抢掠,作恶多端。在侵略者的枪炮威胁下,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1901年,根据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被迫拆除大沽口炮台。之后有两处遗址保存完好,分别是“魏”南炮台和“海”老炮台,其他炮台都没了。

1988年,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被命名为“津门十景”之一,有“津门古炮台”的美誉,被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