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2000字赏析

写作思路:先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和背景,然后谈形式,谈它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城市面貌,再根据画来表达当时的社会状态。

文本: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传世十大名画之一。是北宋的风俗画,也是北宋画家张择端见过的唯一一幅杰作。这是国宝,现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彩色。作品以长卷的形式,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北宋时期12世纪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它是当年汴京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状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幅五米长的画卷中,* * *画了814个各种颜色的人物,包括73头牛、骡、驴等牲畜,20多辆汽车和轿子,29艘大小不一的船只。房、桥、塔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清明上河图》结构严谨,长而不重,“阔而不粗,细而不琐”,显示了画家精湛的绘画技巧。整个画卷就像一部震撼人心的交响乐,在跌宕起伏中展开,在熙熙攘攘的场景中逐渐达到高潮,最后回归平静。

这幅画卷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郊区风光、汴河风光和城市市场。展开画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舍、农舍、草桥、古树、船只等。当春天重返大地,柳枝发芽,焕发出勃勃生机,炊烟缓缓升起,远处有小桥流水,仿佛能听到涓涓细流的流水声。一大早,几个挑夫赶着驴进城。有轿夫、搬运工、马等。路上,人在往城里赶,京郊也有扫墓归来的人。

画卷中间是繁忙的汴河码头,也是画卷中精彩的一部分。熙熙攘攘的汴河两岸,人流密集,高楼林立,粮船往来。画面中,有人在茶馆休息,有人在饭店吃饭,有人在街上闲逛。一座精致的大型虹桥横跨汴河。桥下很热闹。桥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一辆独轮车和两头骡子正向虹桥驶来。

两个抬着轿子的人在桥面上喊着让行人让路,迎面走来两个骑着马的达官贵人。船只穿梭在桥下的汴河。有些船在卸货,有些船在逆流而上。有的停在岸边,构成了一派繁忙的社交景象。一艘满载货物的大船缓缓通过桥底。船夫们在船上忙碌着。有人用竹竿撑起船,有人用竹竿撑起桥,还有人双手抓着麻绳。桥和河岸两边站着许多旁观者。有些人向前看,有些人指指点点,有些人无动于衷,有些人担心船的安全。

第三部分是以塔为中心的市中心街道,也是画卷的高潮部分。街道两旁有许多建筑,如政府办公楼、居民住宅和塔楼,还有酒馆、肉铺、茶馆、寺庙、药店、商店、肉铺和寺庙。大的店铺和房子都挂着灯笼,挂着各种牌子,比如正典,太阳店,赵泰成家。街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有骑马的官员,有叫卖的小贩,有坐轿子的家属,有问路的游客,有乞讨的老人,有提着篮子的僧人等。可以说男女老少,官商无处不在。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轿子里的贵族傲慢,饭馆里的纨绔子弟肆意狂欢,街上的小贩不停地卖东西,大门口的残疾老人静静地等待着别人的施舍。画卷的最后,画家安排了一个带着包和手提箱子问路的人。他抬头望向远方,给这幅画卷留下了一种“言尽味绝”的审美意味。

《清明上河图》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符合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迎合了许多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感受,因此受到无数人的追捧,并逐渐被北宋朝廷统治者所了解、接受和欣赏。

在这部经典中,张择端选择将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与浪漫主义的思想紧密结合,运用长卷的形式进行整体构图,并借助零散的透视,使整个画面扩大了容量,从而刻画出复杂多样的事物,使画面产生戏剧性的变化,使人物在狭小的画卷中具有高度的艺术凝聚力和概括力。所以,这是现实主义艺术的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