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人物绘画
吴道子拜内廷,不赐诏不得作画,所以享有很高的声誉。据介绍,唐玄宗天宝年间,突然想去看看四川嘉陵江的奇特景色,于是请吴道子拍照。回来玄宗问他画在哪里,他说:“我没有粉书,记在心里。”后来,他在大同殿作画。吴道子借助记忆,一天画了300里嘉陵江,李思训画了几个月。嘉陵江的画风工整,灵动疏密,金碧辉煌,风格古朴深远,字迹“疏”水墨画,都能极为精彩,传为佳话。《历代名画》中的张彦远?《论画山水树石》对他的山水画评价很高,被推崇为唐代山水画变革的先驱:“吴道子,重天抱神,常在佛寺画壁,以奇石崩滩,若能思则于蜀道写山水。从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里。”
吴道子画像
吴道子的山水画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开创了水墨山水、写意的新风格,不同于当时流行的单线写生、设色的山水画风格。当然,吴道子的这种变化表现出了山水的气势,只是表现山水的形式简单了一点,气势多而韵少,过于简单化,缺乏色彩的表达。吴中年以后,主要以画佛道人物为主。吴道子的山水画多画在墙上,画轴较少,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但从记载中可以了解他的山水风格。何的“任性上墙”“从不竖用笔”,山水画中原有的“细饰犀梳”已被彻底淘汰,“传神”的山水形态在吴道子的山水中难以存在。吴道子赋予了山水画新的生命,这大概是吴道子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最大的贡献,他应该算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改革家。
绿色工笔画
李思训和李昭道的肖像
张彦远称赞李思训“画山川,树石,笔法雄健,惊涛骇浪,云雾缭绕,见神仙,享受岩脊之隐”。《唐代名画录》也说李思训:“赵子路上的房子有一个奇妙的景观,人们被命名为大李和小李。思维和训练都是高质量的,景观很精彩。”《唐名画录》和《太平广记》都记载了李思训和吴道子画嘉陵江三百里的故事。明成祖曰:“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月之功,极妙也。”可见,李思训和吴道子虽然画风不同,但殊途同归,成就斐然。
李思训的“船帆上的亭子”
李思训在山水画上的成就是发展了青绿山水精致、疏密、繁盛、丰富的画风,自成一家。李思训的山水画在题材和艺术风格上具有明显的贵族色彩,在造景意境上仍未摆脱神仙思想。画中有神仙故事,还是“烟云”。技法上,大多是“写生成山”,用大绿松石上色,用螺绿、苦绿复染。画出来的叶子大多是石绿色的。在描绘山水意象上,打破了单纯的写生和着色,而是用刚健多变的轮廓表现岩石结构,再用浓绿厚重的色彩填充,色彩瑰丽,表现了盛唐艺术的辉煌大气,形成了璀璨夺目的艺术特色。他作品中的青绿山水虽仍有很高的装饰性,但比隋、初唐时期更为自然、成熟。从保存下来的属于他的流派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李思训作品的艺术特色。的儿子继承了李氏家族的青绿山水画法,张彦远评价他“变其父之倾向,惟妙惟肖”。但朱《唐代名画录》说他的笔法“不如思练”。
李昭道的《黄明行书图》
坡莫景观
王维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唐代水墨画的萌芽和发展,代表了唐代山水画的另一种风格。王维是开元九年进士,但因安史之乱被迫接受假职,被贬。他逐渐失去了他的事业。晚年隐居陕西蓝田山庄,弹琴,作诗,奉佛。王维是盛唐“王蒙”诗派的领袖。他的田园诗恬静清新自然,善于用简洁的诗句写出色彩鲜艳、情景交融的动人境界,有清新含蓄的效果。王维曾经非常依赖禅宗,有时“终日谈玄学为乐”,所以他的艺术作品中渗透着一定的佛教思想。例如,他的诗“我将步行直到水检查我的道路,然后坐看上升的云”,“月光在它的松林,水晶的石头在它的小溪”等等,都包含一定的冥想机器,并有一种冥想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他不仅擅长诗画,而且能够通过创作将诗画融合在艺术中。诗画互渗,将诗意的意境清晰凝练地包容在画面中,使画面具有幽深宁静的诗意境界。所以苏东坡对他评价很高,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肖像
风景人物王维工·曹丽尤其擅长山水。《画宝镜》载其“好画,尤精山水”。《唐史补》还包括“王维画得妙,水平远超。”朱《唐代名画录》记载“笔描而思,参于自然”“山平远,云峰石色绝,画者不可及”。他的风景体现了许多家庭的美,涉及过去和现在。有一些接近李思训青绿山水的作品,如笔法细腻、斧小色重的作品,有描似吴生,但风使其脱颖而出的作品,有笔触清晰或笔力强劲的“碎墨山水”等。他被后人称道的,就是这种“碎墨山水”。通过简单的水墨色彩变化,表达简单平淡的景物和意境。以董其昌为代表的一些文人画家,甚至抓住王维“清笔”的特点,说他擅长“水墨画”,视他为“南画之祖”。历史上,王维在绘画中并不拘泥于具体的对象。他画雪景芭蕉,不问四季。"画花常以桃、杏、莲、荷花为一景."沈松阔的《孟茜笔谈》说“此得心应手,有意而为之,故天意也。”这其实是绘画创作中一种浪漫主义倾向的体现。
王维的雪流图
王维的原作在唐代并不多见。张赟在《论王右丞山水田埂》中曾感叹“游澄已死,其画世所罕见”。《宣和画谱》虽然收录了北宋朝廷收藏的126幅画,但除佛像外,大部分都是山居别墅、渔市、雪景等,但似乎真迹不多,大多不可信。今天,有辋川图,雪姬在江山,雪溪等。,大部分是后人的模仿或假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