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部为什么叫“关中”?
这四关分别是东关(函谷关)、西关(大地震关)、南关(兰关)、北关(金锁关)。
关中之名始于战国,南有秦岭,渭河穿境而过,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四面都有天然的地形屏障,易守难攻。自战国以来,就有“四封锁之国”的说法。
一般认为西部有散关,东部有汉沽关,南部有武关,北部有小关,在四关(东部有潼关,北部有金锁)之中。四通八达的关隘,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大天然屏障,使得关中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扩展数据
1、函谷关,位于河南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铎村,地处高原,东临绝涧河,南依秦岭,北依黄河。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历史上有两个函谷关: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城北15公里的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官东迁洛阳新安县,秦关以西150公里。因为地处“北京两条古道”,靠近黄河岸边,又因为被锁在山谷里,险象环生,所以叫函谷关。
2.大正关,又名龙关,位于甘肃清水县东龙山东坡,是唐中期以后防御吐蕃的重要据点。洪家滩,位于古关乡关山峰东坡。汉初设关,因地处龙山,故名龙关(或龙山关)。汉武帝在位第二年(公元前95年)正月,汉武帝刘彻回国游览,途经龙关,遇到雷震,将龙关改为大地震关。北周天河元年(566年)改名大宁关,隋朝改名大震关。
3.蓝关古道,又名亚丁关。位于龙川县东部,15.6公里,龙川、五华两县交界处。地势险要,山丘之间有一条6000米的小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被贬谪岭南去潮。韩愈离开长安时,曾在陕西兰关,这里地势相似,后人将其命名为兰关。
古兰官道北起咸阳,南至蓝田县荆楚,经蓝田县南七里火烧村村,攀至潘琪,再经乱石岔、蟒湾、鸡头关、丰门子、六郎关、下十二郑坡至古兰桥,再经新店子、木虎关至商洛、武关,到达秦岭东南。在历史上,它不仅是防御来自东南威胁的最后一关,也是争夺天下、出兵东南的第一要塞,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五次出巡,两次经过这里。
4.金锁关地处陕北高原与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自古以来就是先玉路上的咽喉和通关要冲。周围有三座山,女归山在北边,东边是马兰山,西边是钟家山。柳林河和淇水河在女后山脚下交汇,向南流动,俗称“三关”,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关中(地名)?
百度百科-关中(关中盆地:平原、山谷、丘陵)
百度百科-函谷关
百度百科-大地震通
百度百科-兰关古道
百度百科-金锁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