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格式范文(三篇)

项目开题报告格式1

第一,题目。

要求清晰、鲜明、简洁、醒目。一般没有副标题,字数不要太长。

第二,抽象。

要求准确、简明、简洁地概括全文。

3.介绍(或介绍和提问)。

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所以要简洁。

内容包括:

1,提出研究问题。

2.介绍研究背景。

3.指出研究的目的。

4.解释研究假设。

5.解释研究的意义。

第四,研究方法。

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以实验研究方法为例,其内容应包括:

1,研究对象及其采样。

2.仪器设备的应用。

3.相关和不相关因素的控制。

4.操作程序和方法。

5.操作概念的定义。

6.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

动词 (verb的缩写)研究结果和分析。

这是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要求真实与材料相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实事求是,避免主观臆断。

其内容:

1.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研究成果(如图、表所示)。

2.描述统计显著性水平差异。

3.分析结果。

6.讨论(或总结)。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

其内容:

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2.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3.研究成果的价值。

4.当前研究的局限性。

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七。结论。

这是研究报告的精髓。用词要简洁,措辞要谨慎,要严谨,要有逻辑性。

主要内容:

1.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2.研究结果表明了什么,最初的假设是否已经实现?

3.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八。参考文献。

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要求。

一.标题

可以用比文字大1-2的字体和改变后的字体(粗体)来排列,上面2-3行,下面1-2行。

第二,签名

标题下一行后,一般写“××单位课题组”,右上角放一个“﹡”,然后在第一页末画一条横线加注释,也放一个“﹡”呼应。添加注释时,需注明级别、性质、归属、课题立项年份、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作者及部分致谢。也可单列一页,或置于文末括号内,说明具体工作及成员。

三、内容概述和关键词

内容提要是对研究报告的背景、采用的主要方法、得出的结论和提出的新观点的简要说明。用100-300字为宜,后面是“XX单位课题组”1-2行,其中“内容摘要”在括号内,异体字。

关键词除了有助于检索之外,还可以提醒本研究报告的读者仔细理解列出的单词,以2-5个单词为宜,后面是“内容摘要”,其中“关键词”也在括号内,是异体字。

第四,正文

正文是教育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

(1)是揭示问题或困难。

⑵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⑶是对研究现状的总结。

⑷是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2.课题研究目标的确定要与后文研究效果分析的思路一致,有一定的联系。

3.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这一部分需要说明我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思路的角度和特点,也要说明清楚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工具、研究步骤等问题。

4.项目的内容和方法这是研究成果的主体,是项目研究内容的综合发展。

5.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结果是对研究过程中收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整理后显示出来的客观事实,告诉我们最终得到的是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结果可以用图形直接表达,也可以用文字简要说明。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它在分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判断、归纳,总结出更高层次的成果或观点。结论部分指出了研究结果表明了什么,以及今后要做的工作。

六、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

七。写报告的时间:

一般放在正文的右下方。

参考资料的基本格式

参考对象基本格式

图书类别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月版)

文章名称(出版物名称,第一版×年)

报纸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报纸名称”,×××年×月×日)

期初报告结果汇编

首先,封面

说明课题来源、课题编号、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和承担单位、课题立项时间和课题结题时间等。

二、目录

三、主报告

文字大小四,1.5倍间距。头条(标题)3号,加粗加粗。一级副标题4号为粗体。第二级和第三级标题与文本的字体大小相同,字体会发生变化。如果附件过长,正文可编号为五,单倍行距,标题字号相应减小。

四。附加

包括项目申报表、研究计划、项目通知、子项目研究报告、具有较强阶段性特征的阶段研究报告、相关研究论文、设计相关材料(如问卷)、相关案例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活动设计、相关成果获奖证书等相关材料。(学生作品一般不纳入汇编。在附上典型教案或课堂记录时,应添加相关注释,以说明案例与主要结果之间的联系。)

项目开题报告案例2

“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原因和研究背景。

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层面来看,本课题的选择基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1)新课程实施以来,特别是新课标教学要求颁布以来,许多教师在把握中学数学教学新要求、有效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方面还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2)课堂教学中,老师话多,事无巨细。很多本该达到讲解水平的课,却沦落到了记忆水平,“填鸭式”或者“填鸭式”(填空问答,知道的问,不懂的不问)。有些班级把教学混同于机械训练和简单强化学科习题,“表面上像探究,实际上是讲解”,大部分学生还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思维水平明显下降。很多老师对于一些专业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的层面。

(3)课堂教学的预设设计与课堂的动态生成规律脱节。课堂的学习质量和效益明显低下。

与该课题相关的研究在中学数学领域从未停止过,近期也逐渐火热起来。有的侧重于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的侧重于有效学习方法的研究。特别是最近郑雨欣教授的研究文章《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见2007年第7期第28页《课程、教材与教学方法》)对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兴起、什么是有效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这些研究对这一课题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但总的来说,有效课堂教学的成功模式远未建立,也没有取得突破,尤其是成功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本课题着眼于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分析,从微观操作层面出发,通过对案例的收集、分析、反思和提炼,形成提高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当前的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核心概念的定义

有效性:现代汉语词典对“有效性”的定义是能够达到预期目的。有效性也意味着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本课题的预期目的参考了省级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有效教学:基于省级中学数学教学的要求,教师在单位时间内的教学行为会引起学生具体的进步和发展。首先,就其内涵而言,发展是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一般来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在学习中获得、提高和进步。

有效教学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有效:是指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二、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以表示为: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三、有益:是指教学活动收入和价值的实现,不仅是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更是思维水平的发展和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案例研究:案例是包含一个或多个真实问题的情景描述。本课题中的案例是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记录。这里典型的教训有成功的,一般的,不成功的。案例研究就是收集整理典型课例,分析影响有效课堂教学的因素,提出改进策略和具体方法。

2.研究的主要观点。

⑴有效的课堂教学主要依赖于教学设计(预设和动态生成的设计)。我们认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对教学成果和课堂效益有着重大而直接的影响。

⑵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应主要关注目标设定、问题设计、师生思维互动和实践反思的有效性。

⑶教师的个体素质和小组研究的水平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显著而直接的影响。

(4)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体现在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精英”,教学目标和要求的落实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三维目标的和谐实现,而不是简单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三,研究的主要视角

(1)“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文献研究

收集、研究、组织全校中学数学教师从各个角度学习相关文章,在讨论中提高一线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意识。

(2)理解和把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着眼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教师课堂调控的有效性。

(3)教学行为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当前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融入先进教学理念的良好教学行为研究。不同教师群体教学行为差异研究。不同年级和班级的分层要求研究。

(4)典型班级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新教材中的概念课、定理及公式推导课、章节习题课、新高考复习课、试卷评价课等主要课程的典型课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形成具有指导价值和推广意义的操作策略、模式和方法。

第四,研究方法

(1)本课题以案例研究和行动研究为主。

案例研究法是对典型的课堂教学记录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整理出有效的教学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行动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检验、总结和完善,将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2)本课题辅以文献分析和调查。

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和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从网上下载的相关资料。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制定研究目标和实施方案,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研究方向。它也可以作为培训教师的材料,以提高研究的实际效果。

调查法主要是在本研究开始时调查课堂教学现状、教师和学生的了解情况,并在研究过程中和研究结束后进行详细的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依据。

动词 (verb的缩写)研究的方法和目的

(1)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教学要求,借助典型案例的收集、分析和讨论,分析影响中学课堂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构建符合我校实际的评价指标。大面积提高学生数学学业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出发,以中学数学教师为主体,以解决我校教学问题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建设与实践探索、案例分析与模型构建相结合。在研究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校数学教研组的教研水平,使教研更贴近教师的实际。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我校中学数学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