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颍州

都是战略要地,唯独荆州比较繁华。当时荆州、武汉、宜昌的关系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武汉、宜昌。

荆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它就被称为文化之国和鱼米之乡。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春秋战国时期,第20代楚王以荆州为都城,历时411年。楚国的先民创造了可与古希腊和雅典相媲美的楚文化。荆州出土的战国帛书、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编钟,都体现了楚文化的光辉。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鸣惊人”的政治家,楚国名将孙膑,楚国名将伍子胥,元末起义领袖沈,唐代著名诗人,三元,都是从荆州走上历史舞台的。荆州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120《三国演义》中,有72篇写在荆州。“保存完好、长10.5公里的荆州古城墙,被誉为“中国南方罕见的完美城墙”。1992发掘的鸡公山文宫遗址,被考古界评为“中国第一,世界罕见”。荆州也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特的文化产品、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全市人民的盛大节日。

宜昌在古代属于西陵部落。据《宜昌州府志》记载,夷陵在夏商周时期是古荆州地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为武县。“夏商时期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西塞重地,建有城池,后为历代郡县、州、府治所”。清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军起兵“攻楚,拔郢,焚夷陵”,夷陵之名最早出现在史记中。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设郡,宜昌市大部分属于南方一郡。“汉承秦制”,夷陵西汉属荆州南郡,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改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临江县改为宜都县,辖宜都(今宜昌)、秭归、枝江、驿道(今宜都)四县。三国时,吴元年(公元222年),夷陵改为西陵县,又称益都县。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改称夷陵县。东晋时,在夷陵西界(长江南岸的黄牛岩和黑岩之间)另设一郡,取名“宜昌”,意为适宜国家繁荣以祈求分县,“宜昌”之名开始出现在历史上。南北朝时,宋、齐都与金交好。梁改益都郡为益州,西魏改托州,后周改。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周霞为夷陵县,辖夷陵、驿道、长阳、远安四县,夷陵县为郡,属荆州都督府管辖。唐初,夷陵郡改陕州,领以上四郡,属山南东路。天宝初,改夷陵郡。甘源元年(758)重建陕西,辖原四县,仍属山南东路。五代时,陕西、荆州、贵州为南平国。北宋,通称陕州,属镜湖北路,仍辖夷陵原四郡。元丰年间(1078 ~ 1085),“陕西”改为“峡”。元十七年(1280),周霞升为周霞道,领原四郡,属河南镜湖北路。明初,周霞道改为周霞府。洪武九年(1376),改周霞为夷陵郡,领益都、长阳、远安三县,辖夷陵,属两广政务院秘书荆州府京南路管辖。清顺治四年(1647),夷陵郡隶属荆州郡。顺治五年,“夷陵”改为“夷陵”。雍正十三年(1735),夷陵府升为宜昌府,夷陵县改为东湖县,也是宜昌府所在地,辖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五县,贵州、鹤峰两州,隶属景邑石岛。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属于荆州府。光绪二年(1876)《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

民国初年废除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制。1912,东湖县改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等县同属京南路。当阳和远安属于香南路。1922,宜昌属于经一路。1932、1936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为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办设在宜昌县。芷江县隶属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监察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宜昌是湘鄂边区根据地,远在桂(秭归)、兴(山)-巴(东)、荆(门)-党(阳)的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8月,中共江汉区委决定正式成立第四专员公署(又称湘西代办处),1949年10月,改为当阳代办处。5月20日1949,宜昌专员办在当阳成立,同月宜昌党政领导小组在当阳成立。6月11日,中共宜昌市委、宜昌市人民政府在当阳陆家湾正式成立。7月1949,宜昌市解放。中共宜昌派出机构和宜昌党政机关随即从当阳迁至宜昌市。1949 165438+10月15,今天宜昌全境解放。

东周至元朝

春秋战国时期,武汉成为楚国的军事和经济中心。

武汉已知最早的城堡是东汉末年汉阳的阙月城和庐山城,以及武昌佘山的峡口城。东汉末三国初,地方军阀刘表任命黄祖为江夏太守,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阙岳城”设置县衙。东吴孙权为了和刘备夺取荆州,于221年将都城从建邺(今南京)迁至鄂县(今鄂州),改称武昌,意为“以武治国,盛世兴邦”。223年,孙权在今天武昌的蛇山上修建了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黄鸡上修建了一座瞭望塔:黄鹤楼(反复废弃十余次,各具不同时代特色)。苏轼《千赤壁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中的夏口,指的就是武汉(古武昌即现在的鄂州市)。南朝时期,夏口扩展到云州,成为云州的治所。

汉阳这个名字的由来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云:“北水为阳,南山为阳”。古代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故名汉阳。隋大业二年(606年),改汉津郡为汉阳郡,汉阳之名始,设江夏郡,管武昌。到了唐代,江夏(武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绵州州府,成为长江沿岸重要的商业城镇。江城之名也始于隋唐。经过发掘,武汉出土了大量唐代墓葬,马房山和岳家嘴出土了四神灰陶砖和十二生肖灰陶俑。宋朝时,武昌属鄂州,汉阳汉口属汉阳军。宋代,武汉瓷业发达,江夏区梁紫湖发现100多座宋代瓷窑。南宋诗人陆游路过武昌时曾写道“城内富庶众多,城外南城数里也。钱塘、建康虽不能过,却是大都市”来形容武昌的繁华。

从唐代到明代,汉阳尤其是鹦鹉洲是长江中游商船分布的地方。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武昌成为湖广行省府。这是武汉首次成为省级行政单位。元代诗人余阙在诗中称武昌和汉阳为“双城”,说明武昌和汉阳正在合二为一。

明清两代

当朱元璋攻克武昌时,他的第六个儿子朱桢出生了。此后,朱桢被明太祖分封为武昌的楚王,武昌得到扩张,成为南方最大的城市之一。此后的274年间,朱桢之后的楚王都选择江夏区的龙泉山作为陵墓,使龙泉山形成了被称为“三龟九寝十二景”的古建筑群。历史上,汉口和汉阳曾有一段时间同步发展。直到明朝成化十年(1474),汉江从龟山北麓改道至汉口独立发展的河道。嘉靖年间,汉水新航道北岸形成汉口镇,各地商人前来经营。当时汉口的货物堆积如山,居民盈门,商贾遍地。明末,汉口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并称为世界“四大名镇”,有“货抵汉口住”之说。成为中国全国水陆交通枢纽和中国内河最大港口,有“十里帆依城,万盏通宵达旦”(吴齐石)之景,享有“九省通衢”、“楚地第一繁华”之美誉。明朝调查八年(1635),袁昌闯被判修筑长堤(起于桥口-汉正街,止于堤口-四官堂)防洪。这条堤坝被称为“元宫堤”,也就是现在的常棣街。

清朝乾隆年间,汉口只是“盐务之事,亦为天下之最”。清朝嘉庆年间,汉口有3.7万户,计13万人。但汉口长期划归汉阳郡,所以早期的“武汉”概念还是武昌和汉阳的统称。清道光二年(1822),《范凯谈汉口》中的“我落入武汉等郡”指的是武昌、汉阳,但当时汉口还不是府郡。咸丰年间,湖北巡抚胡林翼在奏章中首次使用了“武汉”一词,如“武汉是荆襄咽喉”、“武汉若光复”、“武汉对峙两市”等。显然也指武昌和汉阳(包括汉口)。

晚清

11在1858年清朝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中,增加了包括汉口在内的条约口岸。1861汉口三月正式开业。在老汉口镇下游,沿江先后开辟了汉口英租界、汉口德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租界、汉口日租界五个租界。以英国为首的各国外商从事长江航运和茶叶等农产品的出口业务。汉口的对外贸易很快就超过了广州,几乎可以和上海并驾齐驱。一度,汉口经济高度繁荣。

1864年,汉口自西向东修筑城墙,起于桥口,下至一元路,称为后城。

65438年至0889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在位期间,大力推行洋务运动,特别是汉阳铁厂和湖北枪厂的兴建,刺激了武汉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湖北期间,张之洞主持修建了芦汉铁路,兴办了教育,创办了湖北书院等新式学校。

1899年,汉口同治改为傅敏同治,汉水以北的汉口地区(北有蛇口,西有桥口)划归同治管辖,定名为“夏口厅”。

1905年,为缓解汉口后湖水患,保障芦汉铁路安全,张之洞筹集白银80万两,修建后湖长堤。建成后,堤内旱地654.38+万亩。为纪念张之洞,后湖长堤被武汉人称为“张公堤”。这条大堤为起初狭小的汉口提供了广阔的扩张区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1907年,张之洞拆除后城墙,修建桥口至江汉路的后城路,成为汉口第一条近代道路,也是中山大道的前身。

甲午战争后,中国发起了实业救国运动。1906年,宋等人在汉口创办了集集水电有限公司,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公营水电企业。1909年,公司修建汉口水塔调节供水,成为当时武汉第一高楼。

在清末日本驻朝鲜总领事水野彩香由纪夫撰写的《汉口-中央直隶事务(1908)》中,他对汉口的崛起赞不绝口:“拥有武昌、汉阳的汉口,年贸易额达1.32亿,超过天津,与广东接壤,现在还位于清朝第二重要港口,靠近上海基地,使观察者称为东方的芝加哥。”从此,“东方芝加哥”成为武汉的大众印象。

20世纪初的10年间,汉口对外贸易总额始终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左右,位居全国第二,是当时唯一能与沿海港口抗衡的内陆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