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农历新年65438+10月8日怎么回事?
1990年,福建和浙江南部连续遭受多次风暴潮灾害,损失惨重。山东省胶东半岛沿海遭遇突如其来的海浪袭击;沿海发生过一些赤潮灾害;渤海和黄海连续发生两起船舶溢油事故。
风暴潮灾害
1.福建省连续遭受四次风暴潮袭击,损失严重。
6月下旬至9月上旬,1990,短短两个多月时间,福建闽江口至厦门市沿海连续遭遇4次风暴潮,均为天文大潮时在此区域登陆的台风所致。
6月24日(农历五月初二)05时,第5号台风在福鼎县登陆,随后沿海北上,影响我国浙江、上海、江苏等地。6月登陆福建的台风百年不遇,遇上天文大潮。沿海的潮位普遍很高。涌水从0.78m到1.44m不等,闽江口两侧涌水大于1m。受5号台风风暴潮影响,闽江口至连云港,沿海有15个潮位站超过当地警戒水位,包括龙湾、龙湾。据悉,福州地区水利工程损失约654.38+00万元,损毁船只500艘,沉没船只L艘。宁德地区死亡5人。福安县6000亩复垦地受淹,造成损失1万余元。
8月20日(农历七月初一)11,12号台风在福建登陆三次后入海三次。它形成了一条极其奇特的道路。台风在闽江口盘旋了五天,恰逢这一海域的天文潮汐期。8月19日至8月21日三天时间内,闽江口附近各验潮站高潮位几乎超过当地警戒水位,各站增水超过1米,严重增水超过1.5米(见表)由于潮峰与洪峰在闽江交汇,闽江口附近洪水已泛滥,淹没城镇和村庄。福清、长乐、福安、福鼎、陇西5个县、30多个乡镇被淹,福清县城被淹近两层楼。福州市仓山区低洼地区受淹严重。据全省70多个地区(市)统计,受灾人口414.45万人,死亡121人,受淹农田257.07万亩,房屋倒塌44565438间,牲畜死亡5352头,冲毁桥梁447座,漂走船只65438艘。
9月4日(农历七月十六)20时,第17号强热带风暴在福鼎县登陆。热带风暴从生成到登陆只有17小时,蓝度之快让海防措手不及。此外,大潮期间,福鼎沿海水位普遍超过警戒水位。因暴雨和潮位上涨,店下、沙里等乡镇被淹,水深65438。据受灾严重的福鼎县统计,有10个乡、184个村42万人受灾,受淹农田6.5万亩,死亡33人,重伤26人,倒塌房屋1265438间,损失粮食65438公斤,死亡牲畜84头6.5l
17号台风在福鼎县登陆三天后,9月8日18号台风在晋江县登陆。此时,受17号台风和天文大潮的* *影响,沿海潮位普遍偏高。在18号台风作用下,沿海共有15个潮位站超过当地警戒水位,其中闽江口和梅花站最大增水1.43m,最大潮位9.15m,超过当地警戒水位0.95m,浙江省温州站最大增水2.41m,最大潮位6..
福州受18号台风和风暴潮影响。9月7日至9日,几乎所有工厂停产,30%被淹,城区电力、交通、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平房、旧房相继倒塌,学校、机关、商店、宾馆、住宅被水包围,停电停水。同时,连江县防洪大堤决口1.50米,2万人被淹。莆田县6个低洼乡镇被淹,水深0.8 ~ 1.5米,近1万人被水围困。据9个地州市54个县统计,受灾619.43万人,严重受灾62.3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4.9万人,受淹农田301.98万亩,其中成灾1.7358万亩,死亡16.5438万人。
1990是福建省历史上罕见的多风暴潮灾害年。登陆的5个台风中,有4个仅发生在天文大潮期间,给福建省带来严重损失。这一年,国家海洋预报台加强了海洋灾害的预报,上述四种风暴潮灾害都及时、及早地得到了预报。同时,为加强地方政府对海洋灾害预报的重视,除了以往的电报、电话、电视预报外,重大风暴潮灾害还由中央保密局以明文传真方式发送到当地省市政府办公室,及时通知地方政府,帮助其做好防潮救灾工作。这项工作不仅得到了当地人民政府和防汛部门的表扬,也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表扬。
2.浙江省温州等地遭受潮汐灾害。
18号台风在福建省登陆后,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直接影响温州地区。由于台风强、规模大,加上当地正值大潮期,温州近海潮位暴涨,潮水沿河而上,上游洪水未能泄出,造成温州地区洪水泛滥。平阳县城街道中心深达3米,周边有数个乡镇,112千人被淹。永嘉县瓯北镇沿河10多公里的堤防、塘坝全部被潮水吞没,平原成了一片汪洋。冲毁堤防50多处,全县65438+10万多亩良田被淹。乐清县1.600米堤防被冲毁,全县2.5万亩水稻被淹,瑞安市1.2万亩水稻被淹。据温州验潮站记录,本次台风最大风暴潮增水2.41 m,1 m以上增水持续十余小时。9月8日温州站12最高潮位6.33 m,超过当地危险水位0.33 m,为温州有记录以来第二高潮位。据温州市防汛指挥部统计,18号台风潮灾害中受淹农田94.63万亩,受灾人口1.897万人,死亡22人,受伤240人,粮食损失521.65千斤。成熟的晚稻大面积泡水后,失收,沉船7l,房屋倒塌。
5号台风在农历五月第二次大潮期间登陆福建,也给邻近的浙江省温州地区带来了极其严重的风暴潮灾害。温州站最大增水1.41米,1米以上增水6-7小时,最高潮位也超过当地危险水位。此次潮汐灾害,温州地区13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63间,损坏船只220艘。因电线杆断裂,温州停水停电20余小时,全市179堤防、塘坝被冲毁。瑞安市美头镇耗资850万元建设的万亩围垦工程全部被淹,4000米堤防基本平整,受淹农田、虾塘32.36万亩。
(2)波浪灾害
1.福建、浙江沿海台风浪破坏严重。
今年中国沿海风暴比较严重,主要在福建和浙江沿海。特别是福建闽江口和浙南温州沿海,由于浪高,台风波浪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据统计,台风浪和高潮叠加造成海岸防护工程和水利工程受损,以及岸上船只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元。据福建省水产厅统计,10600亩虾池被冲毁,127500亩贝类养殖失败,2491艘渔船被毁,12500张网具丢失,3000余个网箱被发现,60余个避风港受损,共损失3665438。
2.山东省胶东半岛沿海地区遭受了突发性海浪灾害。
4月30日夜间,山东半岛受入海气旋影响,使渤海南部的长岛县、荣成市、文登市等县市沿海遭受罕见的风暴潮袭击,5月1日凌晨风力逐渐加大,中午前后达到11左右。渤海中部浪高4 ~ 5m,仅石岛洋站在岸边时风速为21m/s,浪高3.3m,沿海港口被强风巨浪封锁,部分地区海水倒灌。这一过程中死亡人数之多,经济损失之重,历史罕见。据统计,荣成市死亡渔民22人,损坏船舶135艘,损坏海带6万亩,损失扇贝3万亩,损失扇贝654.38+0.6万亩,损坏网具5.83万张,冲毁码头363米,全市损失2.84亿元。长岛县已破坏养殖面积9000多亩,占养殖面积的45%,其中海带2500亩,扇贝1.500亩。还有3000亩农资全部被毁,70多艘渔船受损,其中8艘被风浪冲上岸,已全部报废。三个港口和码头被毁,60多米的防波堤坍塌。直接经济损失约6000万元。此外,乳山、文登、威海也有不同程度的亏损。
3.恶意沉船事件仍时有发生。
据交通运输部门和保险公司统计,今年中国海域沉没千吨级以上船舶4艘,其中外籍船舶15艘,人员伤亡近千人,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这些海难大多发生在船只在巨浪中航行的时候。如6月5438+0990+10月18日,受冷空气影响,渤海、黄海、东海先后刮起7-8级大风和4-5米巨浪。两天后,一艘船在北纬26° 25′东经121° 00′附近海域沉没,再如:111日上午,8000吨的“建昌”号中国货轮因8级大风和7米狂浪在南海中部沉没。上述海难经济损失惊人。我国冬季受南下冷空气影响,东海、台湾省海峡、巴士海峡、南海经常维持4-5米的巨浪区,中心有时可形成6-9米的狂浪区,应引起交通、航运、石油、渔业、海上施工等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据上海海事局、浙江省交通厅、福建省交通厅介绍,今年灾害性海浪次数明显少于往年,且各部门均以正确的海洋预报作为调度依据,航行的船舶均配备了现代化通信设备,因此全年海难和平均事故次数明显减少。与1989年全年相比,今年福建省海上事故经济损失下降62.9%,沉船数量下降33%,死亡人数下降58.3%。上海海事局无一般事故。特别是接受国家海洋预报台专项预报服务的航运、渔业、海上石油勘探、拖航和近海港口建设,没有发生严重海难事故。
(3)海冰灾害
6月1989,6月165438+10月至3月1990,渤海辽东湾、黄海北部冰情常年,渤海湾、莱州湾冰情较常年偏轻。
10月中旬渤海辽东湾和黄海北部出现初冰,2月下旬渤海湾和莱州湾出现初冰,初冰期略有提前。冰情最差时期出现在1990+65438的10月下旬至2月上旬。在此期间,冰情迅速发展,阻碍了船只的航行,威胁到石油平台。一些船只在浮冰的作用下抛锚。65438+10月底,两艘日本5000吨货轮在辽东湾被流冰阻挡,随波逐流。辽东湾流冰范围约80海里,主要是灰冰和白冰,中间有荷叶冰和灰冰。平均冰厚20 ~ 30厘米,最大冰厚50厘米。渤海湾和莱州湾的流冰范围分别为25海里和20海里左右,以灰冰和尼罗冰为主,中间有少量灰冰。一般冰厚5 ~ 15厘米,最大30厘米。黄海北部冰流范围25海里,以灰冰和荷叶冰为主,偶有灰冰,沿岸河口区以白冰为主,一般冰厚10 ~ 20cm,最大冰厚40cm。
(D)赤潮灾害
1990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沿海共发生34次赤潮灾害。其中,东海18个,渤海7个,黄海3个,南海6个。今年的赤潮灾害发生早、分布广、持续时间长,特别是在东海、渤海、黄海海域,为近年来罕见。
1990 3月19日,正在南海执行任务的中国巡逻船71在广东大鹏湾口附近海域发现赤潮,海面出现粉红色漂浮物。这种现象持续了L天。4月9日,赤湾附近海域发现大面积赤潮,最大宽度200米,绵延5-6海里。退潮时影响龟山岛附近海域,赤潮持续到10上午。
1990年5月初,中国巡逻机发现浙江台州列岛和桃花岛附近海域出现赤潮,颜色鲜红,呈条状分布,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其次,5月下旬,长江口至芦花山发生赤潮,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受赤潮影响,沿海水产养殖和海洋生物资源损失严重。如辽宁省长海县,仅受一次赤潮影响,就有7000多亩扇贝死亡,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广东省深圳市附近海域发生赤潮,南海水产研究所实验基地数十万尾鱼苗死亡。浙江洞头岛附近的赤潮区域散发着浓烈的鱼腥味,不时有死鱼漂浮。今年,中国沿海发生了多起赤潮,对海水养殖业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危害。赤潮不仅给海水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还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对滨海旅游业、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
近年来,我国沿海赤潮频发,范围不断扩大,危害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对沿海海水养殖和渔业资源的威胁更令人担忧。赤潮已成为我国沿海的海洋灾害,有人称之为“海洋下癌”,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5)溢油事故
1990年6月8日凌晨2时40分,两艘外籍货船在大连老铁山西南约30公里海域相撞,巴拿马籍货船玛雅8号随即沉没,造成大面积溢油,形成南北宽约18公里、东西长约70公里、面积约1260平方公里的油膜。由于溢油大面积漂移扩散,破坏了表层水体的正常生态环境,该海域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导致赤潮的发生。专家认为,此次溢油事故损害了这一海域的环境和生态资源。据初步统计,海水养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仅900万元左右,而对底栖生物的危害及其潜在影响更是难以估计。
18年6月,12: 55,山东海运公司8000吨“陆海65号”集装箱船在胶州湾6号航标附近与天津航道局4000吨“津航军102”船发生碰撞,“津航军102”船随即沉没。胶州湾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海水养殖和盐业遭受损失。
根据中国海监飞机在东海巡航监视期间发现的79起大小溢油污染案例,东海溢油污染主要分布在横沙-长江口-绿华山-嵊山-徐工岛-甬江口弧形海域。
二、1990年海洋灾害的特点
(一)风暴潮灾害发生的区域和时间集中,灾情严重
正如198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预测,“1990年总体风暴潮灾害较上年年轻化,但不排除局部地区发生严重潮汐灾害的可能性”。今年的风暴潮灾害集中在福建省,两个多月内发生了4次,这在中国的潮汐灾害史上是相当罕见的。虽然预报部门加强了风暴潮预报,各级领导和防汛指挥部也调集了大量人力物力抢险救灾,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但经济损失仍然十分严重。
(二)浙江台州历史上一次大风暴潮增水。
继1989第23号台风之后,1990第15号台风再次登陆椒江市,海门、健跳站出现2米以上特大增水,均高于1989第23号台风最大增水,为该站风暴潮增水极值。尽管如此,由于台风在低潮期登陆,最大增水发生在低潮期,上述两个站的最高潮位均未超过当地警戒水位。如果15号台风在大潮期间登陆,造成的潮灾不亚于1956号台风。
(3)南海受风暴潮影响较小。
往年受台风影响的广东、海南两省,今年没有明显的台风风暴潮灾害。
今年有两个台风在广东登陆,4号台风在海康县登陆,9号台风在海丰县登陆。因为这两个台风在天文大潮期影响沿海,沿海各站风暴潮增幅不大,高潮位没有超过警戒水位。
16号台风经过海南省南端,南部沿海风力较大。受暴雨和台风海浪影响,部分沿海工程被毁,沿海水产养殖遭受不同程度损失。
(D)北部海域受两个台风影响,局部出现高潮。
上海、江苏受北上的5号、15号台风影响,出现部分较大风暴潮增水。特别是5号台风早在6月就影响长江口以北,上海黄浦公园站、江苏连云港站高潮位超过警戒水位,为历史首次。受台风诺影响。15,上海、江苏沿海均出现1米以上的较大涨幅。再加上暴雨,上海部分街道积水严重。
(E)温带风暴潮出现得更早、更频繁。
今年温带风暴潮没有造成灾害,但风暴潮过程时间明显提前,次数增多。据统计,65438年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上旬为无风暴潮灾害的平静月份。但是,今年和往年有很大的不同。温带风暴潮过程从65438+10月10开始,特别是大年初一(65438+10月27日),一次明显增水过程影响渤海莱州湾,最大增水羊角沟站1.79 m,夏颖站1.47 m。立春后,冷空气活动更加频繁,几乎每四天就有一次过程。4月12日出现严重涨水过程,羊角沟特大涨水2.61米,2米多的涨水时间持续了5个小时。由于发生在低潮期,羊角沟最高潮位仅略超过当地警戒水位。今年温带风暴潮的发生期持续到7月。由于我国北方暖冬持续出现,温带风暴潮活动时间提前。所以“风暴潮灾害在中国常年发生”不是一句空话。
(6)警惕旋风带来的突发性风暴和海浪。
5月1日,胶东半岛海浪灾害造成荣成、文登、威海等地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春天和秋天,渤海有许多气旋。虽然强度不如台风,但风力有时可达9 ~ 10,并产生3 ~ 4米的巨浪。巨浪对渤海沿岸的水产养殖、渔船、码头、港口造成的破坏不可低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海浪灾害中,仅荣成市就损失2亿多元,死亡22人。灾情相当严重,应引起沿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对突发性风暴潮和海浪灾害的防范。
(7)今年的灾害性海浪明显较少。
据统计,1990中国近海发生4m以上灾害性巨浪的天数明显比常年偏少,因为入海气旋引发巨浪的天数明显比常年偏少,其中渤海12天(比常年偏少14天),黄海38天(比常年偏少57天),东海65天(比常年偏少88天),台湾省海峡。
(8)海冰较轻,终冰日期明显提前。
今年海冰情况较轻,各海区终冰日较常年提前5 ~ 20天。北部海域从2月中旬开始融化,海冰融化很快。渤海湾和莱州湾2月下旬结束,辽东湾和黄海北部3月中旬结束。
(9)赤潮发生频繁,时间长,分布广。
今年是赤潮多发的一年,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沿海地区从南到北都出现了大面积的赤潮。东海舟山群岛和渤海的赤潮频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赤潮季节也相应延长到冬季。发生赤潮的海域,多为污染严重、富营养化程度高、水体交换差的内海和港湾。
㈩人为海洋灾害----石油泄漏不容忽视。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4年到1984年的十年间,我国海域共发生100吨级以上船舶溢油事故19起,溢油总量2.4万吨。溢油事故不仅由船舶碰撞引起,还可能由海上井喷和陆上储油罐漏油引起。1989年,黄岛油库发生爆炸,630多吨原油泄漏到胶州湾,严重损害了青岛附近海域的水产养殖和旅游业。今年发生了两起重大漏油事故。近年来,大型海上溢油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形势严峻,应引起有关部门对这一人为海洋灾害的重视。
三、1991年中国海洋灾害预测。
预计1991的风暴潮灾害总数低于1990,或与1990相同。从地域上看,广东、海南、广西的风暴潮会比1990多。其次是杭州湾、长江口及其北部海域;浙南和福建沿海的风暴潮灾害比1990要年轻,尤其是福建沿海。近年来温带风暴潮频繁发生,发生的时间明显提前。预计山东、天津、河北等北方沿海省市遭受温带风暴潮的潜在危险将增加。
预计1991的4米以上灾害性海浪数量将比1990有所增加,接近正常。199l至1992,渤海、黄海北部冰情将较常年偏轻。随着我国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越来越严重。据预测,1991赤潮发生将更加频繁,范围将继续扩大,危害将更加严重。
四。建议和对策
(一)大力推广使用海洋预报产品,减少海洋灾害损失。
目前,国家海洋预报台及其下属的四个预报台(青岛、上海、广州、海口)每天发布中国近海和西北太平洋的海浪、风暴潮、海冰和海温预报。除了正常的预报服务,他们还提供专门的海洋预报服务,每天在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各地区台还在当地省市政府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发布各海域的海洋预报。同时通过无线传真发布每日海浪情况、海浪预报和旬海冰预报。每当有风暴潮时,就增加灾害性海洋预报,并用电报、电话、有线传真等方式将预报传送到可能受灾的省、市、区。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加强海洋预报的使用,减少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为做好风暴潮预报,实施全国验潮站网工作。
风暴潮的监测和预报在减轻海洋灾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验潮站的潮位观测资料对于风暴潮预报是不可缺少的。目前,中国的验潮站由几个部门管理,它们在数据的使用上相互影响。为了改进和完善这种交换体制和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各部门监测数据的作用,建议各部门尽快形成联合体系,建立数据交换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形成全国验潮站联网局面,在海洋灾害预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加强海洋灾害预测技术研究,提高海洋灾害预测能力。
用于风暴潮业务预报的二维数值模型假定海岸是不动的固体边界,不能预测强风暴潮侵入陆地的范围。为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加快风暴潮漫滩模型的研究。同时,对突发性入海气旋引起的短时风暴和巨浪的发生发展进行监测和研究。此外,对于冬季严重威胁渤海石油开发的海冰灾害,有必要研究长期预报技术,提前预报海冰情况,为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做出贡献。
(四)加强重点开发区海岸侵蚀防治。
随着风暴潮灾害的频繁发生,一些重点经济开发区海岸被海水侵蚀严重,并有加重趋势,如山东省羊角沟地区、江苏省北部、上海、塘沽、天津等地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地区的海岸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