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是什么时候传入欧洲的?
中国人早在战国时期就发明了用磁性手指极性制成的指南器,但战国时期的指南器是什么样子,无从考证。《中国历史教科书插图》─「新浪」取材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汉代新浪模型」。这个模型是后人根据历史记载和地下出土的汉代遗址实物制作的。遗址用青铜制作,内圆外圆,中央圆面打磨得非常光滑,保证勺体指示方向的准确性。中圆外围依次排列八卦、天干、地支、二十八宿,共二十四个方位。遗址中央的小勺子是用一整块天然磁铁磨出来的,磁铁的阳极磨成了新浪的长柄,勺头底部是半球形,非常光滑。使用时,先将站点放平,再将新浪放在站点中间,用手移动勺柄使其旋转。当司南停下来的时候,勺柄所指的方向是南方。这种勺子形状的新浪一直使用到八世纪。到了宋代,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制作人造磁铁的技术,还制作了导盲鱼。圆规鱼被切成鱼形薄钢板,长两寸,宽五分。鱼的腹部部分凹陷,这样鱼就能像船一样浮在水面上。然后把鱼和天然磁铁放在一起。由于磁铁的吸引力,钢板通过磁感应也具有磁性。这种人工磁转移方式做出来的罗盘鱼,比用新浪方便多了。只要有一碗水,把罗盘鱼放在水面上就能辨别方向。经过长期的改进,人们把钢针在天然磁铁上摩擦,钢针也有了磁性。这种人工透磁的钢针,可以说是正规的指南针。沈括在《孟茜笔谈》中提到,他对指南针的使用做过四次实验,即水浮法、悬挂法、钉法和碗唇法。“水浮漂”就是把指南针放在盛有水的碗里,让它浮在水面上指示方向。“挂缕法”是在磁针中间涂些蜡,上面粘一根丝线,将丝线挂在木架上,针下放一个标有方位的圆盘。指针静止时,钢针会指示南北。“钉法”是将钢针放在指甲表面,轻轻转动。因为指甲光滑,磁针也能像新浪一样起到导向作用。“碗唇法”就是把磁针放在碗的光滑边缘,转动磁针,会起到和钉法一样的导向作用。经过仔细观察和实验,沈括还发现磁针指示的方向不是正南正北,而是略偏西北和东南。这个发现科学上叫做磁偏角。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指南针的国家,也是第一个使用指南针导航的国家。11年底,指南针开始用于导航。北宋朱昱在《周萍柯谭》中说,当时船上的人辨认地理方向,晚上看星星,白天看太阳,阴天下雨时看罗盘。北宋驻朝鲜使节许婧也在《宣和出使朝鲜图》中说:船队起航时“夜望星辰,若暗则用导浮针”。可见当时从事航海的人已经普遍掌握了指南的科学知识。随着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广泛应用,指南针本身也得到了改进。南宋时,磁针和方位器组装成一个整体,就是指南针。元代有人工导龟和竖针导鱼。课本上的指南针插图是现代使用的指南针示意图。
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不仅使人们克服了航海时不易辨别方向的困难,而且促进了世界航海的发展和文化交流。南宋时期,一些阿拉伯商人和波斯商人经常在中国渔船上进行贸易。他们学会了制作指南针,同时把这种方法传播到了欧洲。直到12年底,13年初,一些阿拉伯和欧洲国家才开始使用指南针航行,比我国晚了1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