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三宝的历史

明朝弘治年间的一个早晨,天空隐隐泛着淡淡的红光。一个驼背的老人登上钟鼓楼,面对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敲响了巨钟,108远处的钟声将整个天津城从沉睡中唤醒。一天的繁华和喧闹在阵阵钟声中渐渐开始。

今天的鼓楼非常雄伟,现代建筑技术使它更加宏伟。站在鼓楼脚下,希望她在耳边诉说自己近五百年的沧桑。钟还在,她也只能在现代人好奇花10元的时候响几下,仅此而已。

“弘治时期的鼓楼,通称钟鼓楼,是整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占据了天津城的制高点。”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罗告诉记者,该城在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修建时只是土围城,直到弘治六年、七年(1493-1494年)才开始建砖城,分东西南北四面修建。位于市中心的鼓楼也建于此时,名为钟鼓楼。钟鼓楼高三层,建筑一层是砖砌的方形平台,底部宽,顶部窄。它有四个拱形门道,穿过东西南北四条街道。在这个平台上,建了两层。第一层是供奉观音,我们的天堂女士,和关羽岳飞。在大楼的第二层,有一个重达300斤的铁钟。

“传说鼓楼里有钟鼓,后来把鼓搬出去了,却叫鼓楼。清代诗人周楚良在《支竹词》一诗中写道:‘此为钟楼鼓楼,晨暮两起,百单声八,壶腰准。’"

那时候天津人是没有时间概念的。他们日出时工作,日落时休息。唯一的一次是鼓楼早晚两次敲钟的声音。钟声清脆嘹亮,传遍了城内城外和遥远的海河南北。同时,鼓楼也是天津繁荣的见证。宝泉集,明代著名的集市之一,就在鼓楼旁边。“当年天津叫‘赛淮安’。”罗老的语气相当自豪。他说清代天津诗人梅晓舒写了一副对联,挂在鼓楼上。第一联是:“高开快登,观七十二卖帆”;底线是“谁在繁荣中醒来?“听一百八十杵的早晚钟声。”

天津鼓楼毁于清末。光绪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城墙被拆,鼓楼幸存。很快,这栋建筑就被消防队占领,作为了望台。民国十年,直隶总督曹睿、天津市警察局局长杨懿德将鼓楼四门按原样重修,并请著名书法家华世奎题写名字。1952,城建时拆迁。(1)炮台位于南开区庄炮台。建于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为了防止满清入侵,在清朝没有效果,因维修而倒塌。

(2)大沽口炮台位于塘沽区海河与渤海的交汇处,距市区东南60公里。现存炮台三座,分别以“卫”、“镇”、“海”命名。大沽海口是“金门之屏”。明代设防,清代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大沽口炮台是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和暴力的历史见证。从1840年到1900年的六十年间,西方列强为了在中国攫取经济利益和政治特权,先后四次入侵大沽口炮台。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被迫拆除大沽口炮台。大沽口炮台遗址位于天津海河入海口南北两岸。一开始是用砖和石头建造的,后来用混凝土夯实。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炮台建制不断发展,防御体系逐一成型。鼎盛时期形成了强大的海防体系,主要由“卫、镇、海、门、高”六大堡垒和石缝组成,并配备了千公斤、万公斤的铜铁炮及附属设施。

(3)在很多介绍天津的旅游网站上,三宝的电池往往被描述为大沽口电池。事实上,被称为三宝之一的电池,早就因为一个屈辱的《辛丑条约》而被强行拆除,现在只剩下北营门东路的电池底座可以看到。

在红桥区北营门东路118号一栋红砖楼的二楼前,记者看到了仅存的一座电池桥台。桥台高约2米,底部呈方形,每边长超过16米,占地约260平方米。红桥区文物管理所所长王玉珠告诉记者,这7座炮台的历史比大沽口炮台早1.78年。姚洼堡废弃后,除了这个桥台,什么也没留下,荒废了很久。日伪时期,在上面盖房子,建立派出所,老百姓称之为炮台派出所。1956,街道办合并后,派出所搬离,改为区政府干部宿舍。几年前,三条石房管站用水泥把桌子围起来保护。

记者纳闷,怎么没看到墙上有“红桥区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王玉珠笑着说:“因为牌子是铜的,小楼里的马太太怕被偷,干脆就从自己家里收了!”

据王玉珠记载,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满清统治势力对外侵略,李自成对内“兴风作浪”,水陆交通咽喉天津随即成为保卫首都的边陲重镇。明政府命令天津总指挥赵虎东在天津卫城周围修建七座堡垒,分别位于冯家口、广海庙西、三岔河口北岸、河北区姚洼南岸、红桥区西固、少公庄东、双庙街七处。每个炮台都有10名士兵日夜保卫,保护城市的安全。清代张作《七围台》诗,将碉堡列为“天津八景”之一。可想而知当时的堡垒有多壮观。

然而,壮观的炮台并没有守护明朝岌岌可危的政权。随着侵王李自成的进入,清兵的进入,电池成了废物。阿清王朝崔旭在《金门颂百首》中写道:“堡寨重兵防守,围城七处也壮烈;太平时节闲着也没用,破墙残垒长青苔。”但在1900的义和团事件中,部分堡垒在对抗八国联军中发挥了作用。因此,在《辛丑条约》的条款中,八国联军要求解散这七个“勇士”,以保家卫国。(1)竟陵阁原为老城西吉古寺藏经阁。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因飞檐翘角,俗称竟陵阁。光绪年间,因附近板场失火,被烧毁。民国时期,在原址修建了伶仃阁中学。

京唐阁中学位于天津县城外的西北角。它原名吉谷寺,建于唐代。寺庙里有一整卷的《大藏经》。明朝万历七年(1579),藏经阁建有重檐,十分壮观。亭内一角有风铃,钟声数里可闻,村民称之为精当亭。康熙三十八年,方丈韩光和尚又重修。清代文学大师朱彝尊对此有所记述,描述了他一时的感受:夕阳在衣襟上,风铃在响;飞鸟上上下下,为此心不在焉。光绪十八年,房子和存放的大藏经都被不小心的火和烧化为灰烬。1901、高、、王等。提议将吉谷书院旧址改造成一所新的中学,称之为天津市普通中学。但由于习惯,大家都叫它京荡阁中学。在它的校旗和校徽上,钟是它的主要标志。

(2)如今,已经看不到京荡阁的原貌了。记者唯一能找到的,就是以京荡阁命名的“京荡阁中学”和学校内的六处碑刻。在这鳞爪中,记者慢慢品味着被埋没的过往。

仅存的6处碑文,只有吉谷庙改吉谷书院的理由和吉谷书院的章程。“光绪十三年,因为吉谷寺的和尚是非法的...成立了一个学院”。

"...每年上半年上课,下半年上课,以每月20日为上课期,2月和12月停课。”

“春秋筛选,录取80人,录取15人,录取25人,录取40人,扣了就赔20人。”

如果你在一个学院上课,如果你学习好,你会得到一份“奖学金”。“每一课的银奖都是官方给的,班级论文是书院给的。第一名拿三篇,第二名到第五名拿两篇,第六名到第十五名拿五百篇。副职取第一名五百字,第二至二十五名一字,第一名一字,第二至二十名八百字,无糊。”

在吉谷学院当老师要求很高。“必须选一个学者和鉴定家来讲经典和历史,不必扣留当地人……”可见当时只要你有才华,无论在哪里,都会有人被“收”进书院。

京唐阁中学校长齐明告诉记者,多年前学校整修操场时,挖出了两只没有头的石龟。“当时用了8吨的拖车才把其中一个拖出来,另一个还埋在操场下面。”《铃儿响叮当》亭的烧毁或遗忘让齐铭感到非常遗憾。看着操场上跑来跑去的学生,他说:“铃儿响叮当亭的历史,现在孩子们应该都知道了吧。”

据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罗介绍,京荡阁,一个俗称,原来是“藏经阁”。关于它的修建时间,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唐朝修建的,有的说是元朝修建的,还有的说是明朝修建的。乾隆《天津郡志》附“坛庙”:“吉谷庙,建于万历七年西北门外西北角,康熙三十八年重修,有藏经阁。”这里的藏经阁是净荡阁。同治《续录》:“海会寺位于城西寺之西,元、郑间建天竺僧海于此,故名。明朝万历年间重建。”很明显,这两个记录有区别。然而,天津当地著名的编年史家高用他的解释解决了两者的矛盾:万历年间修建的寺就在海会寺旁边,海会寺建于元代,明末并入寺。《天津县志新志》卷二十五所附《寺观》说:“海会寺在城西北,元至郑时天竺高僧海慧曾在此命名。旁边是吉谷寺,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后来海会寺并入吉谷寺。”

藏经阁原为海会寺建筑,后并入吉谷寺,成为其附属建筑。"该亭有两层,宽五尺,到处都有飞檐,像一只张翼的鸟."“藏经阁”有两层,但地基有十多尺高。屋顶屋檐突出,雕梁画栋,庄严华丽。为了宣传佛教唤醒世人的作用,防止鸟类的破坏和玷污,在屋脊的屋檐处悬挂了48个一尺多长的风铃。微风吹来,钟声由近及远,像波浪一样,清脆悦耳。声音能飞两三里,为这一带的居民增添光彩,为人们所景仰。久而久之,竟陵阁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广为传诵,超过了吉谷庙。

亭内有十六柜佛经,其中《大藏经》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的佛教经典和《贝叶经》。这些经典版本非常珍贵。康熙年间,天津道署捐资重修吉谷寺,并请来江南著名工匠,使其酷似黄鹤楼。同时扩建了几间平房进行考证。

馆内的图书室里,大部分书籍和笔记都是当时的名人捐赠的,多为稀世珍宝。中国的孤本有数百种,尤其是元明抄本(100余种)和六朝典籍四十卷。相传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是“日光浴节”。那一天,亭中所有的书都在阳光下暴晒,蛀虫得以保存;同时,借此机会让任何人读给读者听。当时吉尼斯的一些学者蜂拥而至,先睹为快,一时前所未有。

清光绪十八年(1892),吉谷寺附近的木板厂失火,损坏了精当亭。不幸的是,这个著名的遗迹和藏书一起被大火烧毁了。现在只剩下京荡阁中学和那六个碑文,记载着天津曾经有一座美丽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