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日语借词[英语借词的文化分析与翻译]
关键词:外来词的音译和借译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来自英语的借词(外来词)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外文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为词汇的借用提供了各种条件。中国入世的成功也促使更多的英语词汇进入我们的生活。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说,“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最简单的影响就是‘借用’词汇。只要有文化借贷,就有可能借用相关词汇。”
一、英语外来词的内容
汉语吸收的许多英语外来词都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词。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新事物、新产品不断涌现,对外来词语的吸收就能明显体现出来。
1.1饮食:绿色食品,肯德基,麦当劳,自助餐,奶昔,热狗,奶酪,吐司,三文鱼。沙丁鱼,沙司,沙朗牛排,培根,速溶咖啡,一罐啤酒,雪碧,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软饮料。
1.2穿搭:牛仔裤、超短裙、比基尼、运动夹克(双摆)。日常用品:隐形眼镜、洗发水、雪蒙斯、漆器、马赛克、特氟隆。
1.3交通工具:涡轮列车、空中客车、ATV(空地车可以在所有地形上行驶)等。除此之外,还有桑拿、日光浴、商店、超市、SOS儿童村、伟哥、艾滋病等等,都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
1.4艺术、娱乐和体育:爵士音乐、肥皂剧、酸摇滚、big beat、爵士摇滚、迪斯科、霹雳舞、甲壳虫乐队、辣妹组合、派对、MTV(音乐电视)、背景音乐、迪士尼之地、溜溜球、NBA、呼啦圈、保龄球、高尔夫球、集会、水上芭蕾、game point、赛点、冠军点等。
二、外来词的汉译方法
外来词要进入汉语词汇系统,必须在语音、语法、构词规则上进行改革,以符合汉语的发音习惯、语法和词汇规则。汉语的单音节和象形文字使汉语中外来词的转化比西方语言之间的借词更复杂、更独特、更有创造性。综上所述,汉语中外来词的使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音译:用发音相近的汉字翻译外来词。这个用于音译的汉字不再有自己的原意,只保留了它的读音和书写形式。朋克如:酷,迪斯科,石油输出国组织,托福,雅皮士,特氟纶,比基尼,欧瑞卡,披头士,漆器,木乃伊。
2.2半音半义: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合成外来词,分为两类。首先,前半段采用音译,后半段采用意译,如呼啦圈、冰淇淋、互联网、道林纸、唐宁街。另一种是前半段意译,后半段音译,比如:文化冲击,水芭蕾,奶昔等。
2.3用汉语词素音译:用汉语词素的单音节和双音节翻译词最常用:一种是用汉语词素音译,如嘉年华(嘉年华+俱乐部)、高尔夫(高尔夫+球)、保龄球(保龄球+球)、桑拿+浴、拉力赛(拉力赛+游戏)。另一类是汉语语素加音译语素,如taxi(出租车)、minibus(小巴+大巴)、CMB(大巴+大巴)、bar(酒+吧)等。其中有的音译语素代表一个英语单词,有的代表一些语素。汉语语素有些是词根语素,有些是词缀语素。
2.4音义兼顾:即选择与外来词意义接近的汉字进行音译。汉语中同音字较多,为翻译选词提供了方便。声音和意义的一部分或全部被考虑。如:施乐、洗发水、苦艾酒、商场等。汉语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具有很强的审美意义,所选汉字往往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在美国,有一种化妆品叫露华浓,巧妙地翻译成“露华浓”。“露华浓”一词取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清平调三章》中的一句,描写杨贵妃的美貌与美貌:“云欲衣花,春风吹露华浓。若不是玉山头,月下会遇瑶台。”这种翻译方法堪称音义兼得的归化,堪称两全其美,体现了汉语吸收外来词特有的汉化处理功能。
2.5借译:根据外来词的形态结构和构词原理进行直译。比如:超人、巨星、超市、纳米科技、千年虫、热线、冷战、绿卡、情商等。
2.6带汉字的英文字母:CT检查、BP机、t恤、IC卡、小灵通电话、SOS儿童村、3s研讨会、ABC原理、OA病、BB宝宝、5A办公室、ABC革命、ZTZF学习等。
2.7英文缩写或单词:CD、VCD、DVD、DOS、TV、MTV、PC、BOT、CD-ROM、DNA、GRE、Windows98、cute等。
从上面列举的例子不难看出,新时期外来词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外来词的借用形式也有所突破,主要表现在上面提到的六七种形式,即把英文字母加汉字或英文单词的“中西合璧”甚至“全洋”直接移入汉语,一步到位投入流通。这两种借用形式的出现,一方面说明汉语和英语的接触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说明中国人的英语水平普遍提高,汉语对外来词的容忍度在加强;另一方面也说明有些外来词确实很难翻译成简洁的中文。这种新形式的外来词简洁明快,充满异域风情,可以大大缩短外语信息进入汉语的过程。这两种新的借贷形式的出现和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此我们应该持一种折中和宽容的态度。
第三,外来词的借用方向及其对当代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影响。
从近十年来借词的流向来看,汉语中不少新借词是从港澳台、广东等最开放的地区传入的,然后逐渐进入普通话的词汇系统。比如“脱口秀”就是电视广播的脱口秀节目,最早流行于港台地区。目前我们经常在报刊上看到这种翻译。“购物中心”的本义是“大型步行区的购物中心”。上海一些大商场开始套用这个名字。“抵押贷款”的英文定义是“贷款协议,尤其是”。从而买房,以此将房屋或土地抵押给贷款人,直至还清款项”,意为“房屋抵押贷款”。“抵押”是粤语的音译。“抵押”一词的音译比意译简单,颇有新意,有广告效应,国际通用,所以大陆效仿台湾省。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在吸收外来词时,总是表现出一种倾向,即排斥简单的音译词,愿意接受意译或部分意译。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传统观念日益更新,更倾向于接受纯粹的音译词语,因此音译词语的数量迅速增加。
综上所述,英语外来词的频繁使用反映了西方文化的迅速而全面的介入,已经渗透到中国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英语中的外来词不仅有了量的变化,而且有了质的飞跃。过去汉语原封不动地借用外来词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构词的固有心理对外来词的吸收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人们正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地球村意识积极吸收和消化外来新词。“新词是社会的产物,孰优孰劣应该由社会来检验。决定去留需要时间。久而久之,有的会昙花一现,有的会进入共同核心。”
参考资料:
萨丕尔。e .语言。纽约:哈科特布雷斯,1927。
[2]帕尔默,F. R.《语言研究的原则》.牛津1964。
[3]兴。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
[4]顾家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