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20年各行业红利期
2000年6月5438+10月,《财经》杂志发表《基金黑幕——基金行为研究报告分析》,指出基金不仅没有稳定市场,还存在违规操作...
2000年底留给市场的潜在风险有:一是a股历史上的持续流通现象——股市涨多了各种监管就会收紧...二是“国有股减持”问题浮出水面,周小川表示决心妥善解决a股、b股和国有股不流通这两大历史遗留问题;第三,上证综指平均收益率增至65倍,而上市公司当年净利润仅小幅回升(全年净利润增速仅为2%),高估值与业绩增速存在明显的不匹配。
2000年3月之前是科技股和网络股的神话,市场见顶时间和美国股市纳斯达克大致相同。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浪潮空前高涨。2000年的市场情况无论怎么看都是那么“不值钱”——市值越小,涨幅越高,公司ROE越差,股价表现越好。
2000-2020年中国经济运行总趋势
第一阶段是2000-2007年,入世后的经济腾飞(1999.12 6.7%,2007.06 15.0%)。中国充分发挥低成本制造业的相对优势,学习先进技术,引进国外优质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开启了7年的加速增长周期。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主要靠投资拉动。2003年基建投资增速突然快速上升,叠加制造业投资再次加速,导致经济全面过热。最后,一系列政策开始“抑制经济过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落,但仍保持较高的绝对水平。
第二阶段是2007-2010,金融危机引发了断崖式的经济下滑,随后是V型反转(2009.03 6.4%,2010.03,12.2%),这是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的第二次探底,也是一次全球性的经济衰退。2008年,货币政策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从上半年的“双防”到年底的“4万亿”刺激计划。在宽松的政策环境下,2009年中国经济快速反弹,实现V型反转。
第三阶段是2011-2020年,经济新常态,总量下行,经济波动较小,结构转型整体推进。“4万亿”计划后,政策全面收紧,经济增速再次放缓,开启了近30年来最长的经济下行周期。2010以来经济增长的换挡,实际上反映了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转变,出口和投资的拉动作用在减弱,而政策层面的引导方向也从经济总量的增长切换到经济结构的优化。2011之后,消费逐渐成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中国经济走出了L型走势。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红利正在不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