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头巾的历史课

现在世界各国都比较提倡史料教学法,将学生带入历史场景,试图教会学生重新审视不同身份、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各国历史,注重利用史料帮助学生再现过去的面貌和形象,从而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强调史料的“证据”作用。读《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让我认识到史料教学的巨大潜力。

1利用史料提高学生的教学兴趣

课堂上,老师会分发补充史料、照片、图片、地图等。给学生,使教学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亲身体验。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历史知识,发现问题,与师生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制作图表、知识竞赛、情景再现、讲故事、演历史剧等。使课堂气氛始终生动热烈,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二,利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

《学习》一书中说“独学无友,孤陋寡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生活”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所谓“学会生活”,就是“学会一起生活,学会和别人一起生活”。教色彩艺术时,我把学生分成三组,课前布置了三项任务:描述王羲之《兰亭序》中“之”字的不同形态;请教美术老师顾恺之《洛神》的艺术价值;收集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展示其价值。每个小组利用网络、图书馆、课本等资源。收集、分析和总结有用的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操作,也有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竞争,更多的是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三,利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内在的需要,要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探究性学习强调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获取新知识、实践创新的能力。在讲授重庆谈判时,展示“美国军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和重庆谈判时“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图片,启发学生探究: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照片中的毛泽东·蒋介石在想什么?毛泽东为什么冒险来渝谈判?播放“十月十日协定”信息片,启发学生探究:“十月十日协定”的内容能否实现?在这门课上,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历史资料,让学生置身于历史场景中,走进历史,充分感知历史,积极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利用史料的教学过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彻底改变了被动接受的地位。同时也培养学生阅读资料和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随着课堂上史料教学的成熟,它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20世纪中国的知识分子中,有记日记习惯并留下比较完整日记的屈指可数。其中,胡适、吴宓、竺可桢的日记无疑是最有价值的史料。吴宓的日记在几年前已经从1910发布到1948,其重要性早已被读书圈评价。此次出版的《吴宓日记》续集,时间跨度从1949到1974,既是他后半生风风雨雨的真实记录,也是知识分子命运的完整案例。考虑到胡适是在1949离开大陆的,而竺可桢是在1949之后才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吴宓作为一个普通大学教授所写的日记具有独特的、更为珍贵的价值。在他同时代接受西方教育的一流知识分子中,能始终坚守传统文化精神,保持独立人格的人是非常难得的。自诩“思想独立、精神自由”的陈寅恪可以算一个。可惜他不写日记,私人记录也只是零星的书信和老套的诗词。也正因为如此,吴宓日记续集几乎成了“绝唱”。它不仅记录了他的人生经历,也记录了他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生命的精神轨迹。可以算是大时代的一部私人书信史。

吴宓生前对日记的价值有着清醒而清醒的认识。1957年8月20日,他萌生了写自传的想法,他说自传可以用历年的诗集和日记来补充。“虽然我记得私生活的事实,但那是这个时代中国的野史。”

毛彦文的《往事》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1版]

我认识毛彦文是因为吴宓,一个吴宓在《宠儿》中苦苦追求的新女性。她已经去世多年,她留下的这本回忆录今年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在中华民国的历史上,毛彦文的人生经历是传奇的。她是浙江江山人,受过完整的新式教育。她曾就读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她与胡适等人都有交往,尤其是因为吴宓思念她,嫁给了民国初年的宰相熊希龄,比她大30多岁。众所周知,年轻丈夫和年轻妻子的婚姻曾是轰动一时的娱乐新闻。在回忆录中,她对自己仅有三年的婚姻生活非常满意。她生前协助熊开办香山幼儿园,熊去世后,她继续主持这个人道机构。这可能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职业。吴宓曾经在万里追她,远渡重洋来到欧洲。她为什么拒绝吴宓?回忆录是模糊的,这个谜可能永远不会有准确的答案。但她肯定吴宓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心地善良,为人谨慎,有正义感,有很强的学者气质,还有一点浪漫,绝不是一个善变的人。离开大陆后,她其实很关心远在美国的吴宓的下落。1950年代末左右,她偶尔看到大陆杂志翻译成英文,其中有吴宓的自白,说她从纯文学的角度教莎士比亚的戏剧,现在知道错了,应该从马克思的角度教。她说她很生气,为吴宓的命运感到惋惜,难过,愤怒。晚年回首往事,风华正茂的新女性已经失去了心境。她说自己是个普通人,写的都是普通的东西,虽然有几个优秀的记录,因为事情变了,都变得普通了。我喜欢这个表达。普通的“往事”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走向世界的无奈:郭嵩焘与道贤共享光明的时光》作者汪荣祖。

[中华书局,2006年,11版]

汪荣祖是一位海外华人历史学家。个人认为他对郭嵩焘和那个时代的研究是最具开创性的。长期以来,郭嵩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从汪荣祖的书开始的。鸦片战争后,持续沉睡了20年的中华民族,在1860后逐渐感到了危机感和紧迫感,但也仅仅局限于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向西方学习。在这个时代,中国最有见识、最有世界眼光的人,其实不是造成“同治中兴”的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而是亲眼目睹西方制度运作、亲身体验西方文明的湖南人郭嵩焘。他从1877到1879去了英国。虽然只有两年,但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在传教日记中,他对西方的制度、文化、社会给予了肯定和赞扬,认为现在的“夷地”与以前不同,他们也有两千年的文明。而郭嵩焘这位孤独的先锋,却因为过于超前而不被同时代人理解。他的书《西游记》出版后,在满清文人中引起了“公愤”。结果他的书被毁了,人被任命为驻英大使就被召回。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被朝廷使用过,他们在1891中郁闷。去世前,一本价值珍贵的200万字日记始终没有问世。他死后九年,还有人想杀了他的尸体来感谢这个世界。)汪荣祖敏锐地抓住了郭嵩焘这个人物,深入研究了中国走向世界过程中的曲折和困难。解剖郭嵩焘的悲剧命运,对我们理解近代中国的不幸具有独特的启发意义。

《五月花——一个关于勇气、社区和战争的故事》[美]纳撒尼尔·菲尔布里克著。

[李雨瑶、胡亚倩译,新兴出版社2006年2月,65438]

美国只是一个有数百年历史的年轻国家。但是,要真正了解这个国家的起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历史细节逐渐模糊,一些重要的事情在当时可能并没有留下可靠的文字记录。随着五月花号公约上岸的第一代美洲祖先,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经历了饥饿、疾病和寒冷的威胁,面对土著印第安人的弓箭、猎枪和陷阱。他们一次次在生存与死亡之间挣扎,度过了无数难以想象的难关。登上新大陆,并不意味着面前铺上了金色的玫瑰。换句话说,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过着信仰上帝的生活,创造了自己的社会,也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由“五月花”号乘客组成的第一代移民及其后代与印第安人有什么关系?中间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前我们了解的不多,不仅在中国,在很多美国人的想象中也是如此。从1620天行者登陆开始的美国历史,就像青蛙跳一样。转眼间,一声枪响来到列克星敦,美国独立战争的号角吹响了。中间跳过了150年。在这漫长的一个半世纪里,在这片几乎是空白地带、历史盲点的大陆上,发生了哪些无法回避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和令人难忘的名字。鉴于此,菲尔布里克写了这本书。我认为美国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它有勇气正视自己历史中不幸、不公正、不光彩的一面,容忍不同观点的审视和批判,允许自己揭露历史的伤痕。菲尔布里克并没有回避17世纪晚期发生在美国土地上的血腥的腓力国王战争。正是因为美国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这个国家才会一直沿着五月花公约的轨迹前进,找到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