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数手抄报

在中国古代的甲骨文中,数学上的“数”是右边一只右手,左边一根绑着许多结的木棒:——“数”的意思是绑一根绳子,记住它。

一.起源

早在原始时代,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人们就隐约产生了“是”和“不是”的概念。日落时是否有狩猎收获,决定了是吃饱肚子睡觉,还是饿着肚子过夜。一旦迷上了美食,印象更深刻,聊胜于无。生活条件逐渐改善,捕捉猎物成为常态,于是就有了一和多的区别,比如一头猪和许多头的数量差,或者在物物交换的时候,一头鹿换三两米。那三只鹿呢?十以内,勉强可以掰手指,一个手指代表一个数字。尤其是先民的狩猎生活逐渐安定为农耕生活后,需要记录日期、季节、收获的粮食、种子等。这样要求的计数需要更加准确,手指远远不够。

聪明的古人找到了解决办法——“打结治”或“累石记”,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或把石头放在袋子里,记录下表示完成某项工作的“量”。此时此刻。人们对“数”的概念很模糊。

后来为了表达得更清楚,就有了“书约”:用刀在竹子或木头上刻划来计数,用笔画来表示“-”。这类似于用“正”字计数的原理。一笔代表“一”,五进一。

计数系统的出现将人类文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系统不断完善。也直接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在各种计数方法中,阿拉伯数字是最受欢迎的,这就产生了干印。起初,印度人用石板计数线条,一条横线代表1,两条横线代表2......这与我们的祖先不谋而合。这样,他们逐渐发现树叶和树皮的材料比石板更适合书写。随着计数的熟练,他们还在记数法上做了一些改进:把笔画连起来,比如把代表2的两条横线写成Z,这就是阿拉伯数字2的原型。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归功于一位名叫坎克的印度数学家。公元8世纪,这位数学家带着关于数字的书籍,用骆驼跟随他们来到阿拉伯。再加上造纸术在中国的传播,书籍被翻译并广为流传。这种方便的数字符号非常流行。当然当时的写法和现在不一样,一直到英国1522才改进。

二。发展成就

勾股定理

在古埃及,结数也被用来做直角。古埃及人在绳子上打了13个结。获得12条线段。使得每段长度相等。用勾股定理(勾三股四弦五)做直角。据说这种方法用在建筑上。也就是说,两个直角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和。

数字推理

公务员“行测”考试科目中的数推理题有时会涉及到结数原理,如12122、3211、131、(36265438) 3211表示有三个数211312 21说前面的数字是1 3 1 22 1;所以按照1-2(正序);2-1(1,2反转);因此,131221有三个1,13和两个2,即31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