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生平简介
贝多芬的童年是在父亲的严厉教育下度过的,这使他变得倔强、敏感、激动。22岁时,他开始在维也纳生活。第三交响曲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之间,标志着他创作的成熟。在随后的20多年里,他的大量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大的神韵将古典音乐推向了巅峰,并预言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维也纳逝世,享年57岁。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广泛的题材,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许多管弦乐序曲,小提琴和大提琴奏鸣曲。因其对古典音乐的巨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组曲结构的发展与创新,被后人称为“音乐之圣”、“交响之王”。
扩展数据:
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体裁广泛,数量众多。
在器乐领域,包括9首交响曲,11首管弦乐和戏剧配乐,5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和其他形式的二重奏,32首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和变奏曲。在声乐领域,涉及歌剧、清唱剧、弥撒、清唱剧、合唱幻想曲以及大量的艺术歌曲。声乐领域的代表作品有歌剧《费德里欧》、《D大调弥撒曲》、《给远方爱人的声乐套曲》等。
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剧变,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相结合的产物。他极大地拓展了交响音乐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化的体裁,钢琴的演奏范围也得到极大的增强。
内容的拓展导致表现手法的革新:他突破传统的形式结构,励志的主题应用,动态的音乐发展,使音乐具有非凡的气势和力量;基于功能系统的音变系统成为他和声风格的特点;灵活的不和谐音和大尺度的节奏对比和力度对比,在刻画矛盾冲突和戏剧性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对对位的运用、乐队音响的结合以及钢琴曲的写作都有着鲜明的特色。
贝多芬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两部弥撒曲,以及无数的序曲、协奏曲、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这些作品深深地影响了后来作曲家的风格。
比如交响乐《英雄》、《命运与田园》,第九交响曲《欢乐颂》的最后一个乐章;序曲埃格蒙特;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悲伤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他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