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的历史沿革
该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全国党校系统最早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级党校。目前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区域经济学等6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研究生120余人。这所学校也是第一所加入国家党校卫星远程教育网络的省级党校。拥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理论刊物《理论与改革》,被评为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来源期刊。同时还有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四川行政学院学报》、《四川党校报》等报刊。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迅速,藏书55万余册,中外文报刊7万余种,电子书654.38+0.2万册,数据库654.38+0.7个。馆藏资源全部实现数字化,在2005年全国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图书馆”。
经过“十五”期间的建设和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党政领导干部轮训、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党校函授教育、能力与素质教育为重点的“五位一体”的办学新格局。认真坚持完善“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新布局,努力实现由素质培养向素质与能力相结合培养的转变,注重把能力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深化研究性教学,特色办学迈出新步伐。全校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年培训规模2000余人,主要包括市厅级领导干部、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局长、中青年干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省级政府级公务员、国有重点企业、中美合作研修班等。
按照省委提出的“开放组织、多学科并进、深度探索”的要求,科研攻关和精品力作取得新突破。从只有1989开始,已经有600多部专著和教材被编辑、单独撰写和合著,其中公开出版490多部,内部出版120多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200余篇,批准国家项目29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省部级项目114项。这些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他们为促进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发挥了良好作用,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了咨询服务。
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卫星远程教学网、四川干部教育网、校园内网、校园无线宽带网、校园监控网、全球发展学习网、四川党政网、校园闭路电视网等互联互通。,并实现与21市(州)党校光纤互联,建立曙光网站、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实验室、金融证券实验室、语言教学室。
对外交流合作不断加强,与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中非等1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相关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2004年,学校正式加入国际行政学院和大学联合会。与佐治亚大学卡尔·罗宇胜政府研究所合办了六次中美研讨会,并参与了中央党校牵头的中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组织了488次出国培训和考察,接待了372名外国游客。
以创建文明单位为载体,积极开展构建和谐学校活动。2005年成功获得青羊区区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
该校所属的四川管理职业学院是2005年经省政府批准,在四川行政财贸管理学院基础上成立的,以实施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主办,省教育厅指导和管理。学院设有公共管理、秘书档案、财税、工商管理、会计统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旅游经济管理、城市管理等30多个专业。拥有电子阅览室、网络实验室、语音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等教学设施。现在学生人数已达5000多人,历年毕业生就业率88-90%。学院办学影响力日益扩大,已成为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十一五”期间,我校在新的起点上努力成为全国一流的省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实现“八个一流”的目标,即“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科研产品、一流的优势学科、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信息化建设、一流的科学管理、一流的育人环境”,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四川干部教育和理论研究的“三等”。即县市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基地、县市级公务员培训基地、人才和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四川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四川省党建理论研究中心、全省党校和行政学院系统师资培训和业务指导中心。
在新一轮的建设和发展中,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正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带领全校干部职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认真落实《干部培训条例》,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工作的总体定位,努力遵循“特色、开放、示范”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