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回忆打土坯的岁月

回到农村老家,住在冬暖夏凉的土坯房里,听妈妈讲打土坯的经历。我的思想充满了情感...

说起土坯,也就是盖房子用的土坯,大概有四块砖那么大,每块重25斤左右。在农村,有两种土坯,一种叫“撑土坯”,一种叫“打土坯”。“托坯”:在黄土中加入水和麦秸,待泥料成型后,用铲子将泥料取出放入长方形的木制“模具”中,用泥板抹平,然后将模具轻轻提起,晾干。因为支撑毛坯占用空间大,用水量大,黄土也要提前运走。虽然它坚固耐用,但很少用于建造房屋。

另一种是“制坯”:即将事先湿润过的黄土放入模具中,用石杵敲击,成型,直接堆干。因为可以在土院子里操作,用水量少,占地少,所以盖房子的人用的多。据娘说,制坯用的模具都是用耐砸的枣木做的。边框有四五厘米厚,一端扣着一个“方”,可以自由打开。杵头为青石,高约15cm,直径约20cm,其上装有T型木柄。

此外,还需要一块长方形光滑的“绿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山东中部桓台县的偏远农村,农民建的房子多为土坯房。一般情况下,地基夯实后,大部分砖都铺齐腰高,上面铺土坯,可以节省不少施工成本。农村只有少数富裕家庭会用自下而上的砖。所以,打土坯在那个年代是很平常的工作。建房子墙的人都得打土坯。如果他自己不会弹,他就请别人弹。

我清楚地记得,70年代末,我家盖的房子是标准的土坯房。当时为了完成准备工作,我妈在炎热的夏天每天早早起床,和大姐、二姐一起把我从睡梦中叫醒,安排我们每人提一个篮子,收集邻居家炉子里烧饭后剩下的草木灰。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因为需要敲门,挨家挨户走,而且灰尘很大,走不了几个门,衣服也很脏...所以这个时候我会很不情愿的噘嘴,但是又怕妈妈训斥,只好选择离自己最近的来完成任务。

在家人的齐心协力下,不到半个月,草木灰就堆积了四五麻袋之多,他妈一直放在西屋。我家打土坯是在东坡的地里进行的。东边的二叔、二姨,西边的、李嫂,南边的高叔、周婶,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为了保证土坯的质量,妈妈组织我们先用水把黄土一个一个泡,等潮水出来不粘手了,一家人就开始干活了。一般情况下,打土坯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人“铲”,一个人打。一开始,二叔先把模具放在坯石上,铲装的母亲在模具四周撒上草木灰防止粘连,然后用铲子把湿润的黄土填满。二叔站在模子边上,吐了口唾沫在手里,然后把石杵高高举起,只见他先打中间,再打四角。妈妈接着用铲子往模具里填,二叔再打,再装,再打,再装...正常情况下一天打两三百块不成问题,好的时候一天能打四百多块。

一天下来,尽管汗流浃背,肩膀酸痛,但看着一排排建得高高的土坯墙,成就感自然无以言表。土坯最怕遇到天气,尤其是暴风雨,一天的辛苦很容易毁于一旦。所以希望天气晴朗,多晒太阳,因为只有这样,土坯才会很快变干变硬,使用寿命也会延长。听妈妈说,一个土坯房,如果梁柱相当脱落,正常住一百年不成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几乎没有土坯房,大多数人住楼房和砖房。玩土坯的工作,年轻人很少知道。我想多年以后,这些也只能作为一个故事让人们回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