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溯源

随着凉水镇运河古船闸的出现,运河聊城段一时成为热门话题。然而,当人们把目光聚焦在元代开凿的属于汇通河的运河时,却无意中忽略了对另一条流经聊城西北、历史更悠久、与汇通河有传承关系的运河的关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卫运河。在来到位于山东和河北交界处的冠县北馆陶镇之前,我们没有想到,这条古运河还在顺畅地流淌,也正是这条古运河,划分了山东和河北的辖区。两岸的高堤非常开阔,堤上生长着一层层的树木,这提醒我们,如果是炎热的夏天,这里一定是避暑的好地方。戴在北馆陶镇长大,曾在镇政府工作,对家乡的历史文化颇有研究。据他说,魏运河历史悠久。战国时叫清河或清水,汉代叫屯石河。西汉元丰二年(公元前109年),黄河定于馆陶,成为屯石河的支流。据唐代元和县志记载,屯石河位于馆陶县西二里。馆陶古县城位于冠县北馆陶镇。东汉时,曹操阻止淇水进入白沟。东魏都城从洛阳迁到邺城时,用黄河和白河沟通,都可以通过运河到达河北平原的北端。屯石河旧路的一部分成为黄河以北地区的主要水道,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航运趋势。杨迪开通永济运河时,有一部分是利用屯石河的旧路修建的。戴说,隋朝以前,原馆陶县永久位于今天的东古城冠县,但离永济运河不过十余里。于是,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馆陶县沿永济运河北移四十里,就是今天的北馆陶镇。据了解,在聊城,卫运河流经冠县和临清两个县市。唐宋时期,永济运河的路线已被严密考证,包括永济(北馆陶)和聊城临清(今临西)。魏运河这个名字的由来与杨迪开凿大运河有关。隋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开凿了一条规模宏大的南北大运河,贯穿中国五大水系2700公里。其中,永济运河是最长的一段。永济运河分为两段,一段从沁水入黄河口到今天的天津,另一段从天津到今天的北京以南,全长1.900多公里。此后,永济运河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变化。隋唐时称永济运河,宋代称河,元明清时称渭河,近代称渭运河。馆陶镇现在所在的馆陶古县,位于永济运河水运码头,唐代改称永济县。隋唐时期,馆陶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水运。当时每年有两万多艘水车,包括三万多艘海军和商船。宋代,永济运河改名为雨荷河,北宋初年仍可通航。1999版《辞海》中写道:“在中国封建时代,御河常被称为‘御河’...宋元所谓‘御河’,特指今河南、河北的渭河,是隋所开永济运河的一部分。”元朝开凿京杭大运河汇通河,到19年底(公元1282年)开通航运,开启了水运的新纪元。然而,随着汇通河的开通,卫运河的水运日渐衰落。大德四年(公元1300),为解决渭河缺水,引漳河之水。明朝时,燕王朱迪率领军队来到馆陶,攻打东昌的闫平盛勇将军。永乐18年迁都北京,卫运河再次迎来水运的春天。沿河各郡雇大车将贡粮运到码头,由运粮处负责直接运到北京。沿着魏云河有许多粮仓。然后,在馆陶圩渠附近有一个叫徐万仓的村子。在古城中,运粮的水上粮仓可以储存各种粮食。1584年,主管粮食运输的加粮稽查所迁至馆陶县北门。清初,水运、河事、三藩被列为国家三大大事。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在馆陶西街设立了一个李卡,派专人负责水运。从馆陶城到码头的街上有许多商店和餐馆,运河码头有守卫,商船和水车来来往往。一派繁忙景象,渭河秋涨,成了馆陶。唐朝时,馆陶曾被称为茅州。今天在这一带,人们常说“走过北京(北京),经过卫(天津),赶上茅州(馆陶)会议三年”,就是形容一个人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见识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