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江汉步行街有多大?

江汉路位于汉口市中心,南起姜妍路,贯穿中山大道、京汉大道,北至解放大道,全长1.600米。宽度10至25m,是武汉著名的百年商业街。从姜妍路到花楼街的江汉路,曾是清末英租界的“洋街”。在近代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绘制的1890的《武汉市镇图》中,这一段的东面就是广利巷。清末,随着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该路段修建了许多银行大楼,街道拓宽至12米。主权被英租界占领,改名太平街。从1906起,江汉路步行街,“地王”刘新生先将江汉路沿线的湖塘填平,再逐渐填进江汉路后花楼至铁路外路基,形成新生路。辛亥革命后,中国资本家迅速崛起。不到10年,江汉路成为汉口繁华的商业街。民国初年的《汉口支竹祠新生路》描述了当年江汉路的繁华景象:“前花楼与后花楼相连,直出新生路。车马如梭,夜曲吹。”历史上,江汉路实际上是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分界线。江汉路以西的花楼街、黄陂街以及相邻的大兴路,是商店、作坊、食品店,前面是商店,后面是工厂。而它的街道,基本上都是帝国主义国家、官僚、民族资本家开的银行、公司、商店。此外,江汉关轮渡码头欢迎游客,营造了江汉路的商业氛围。1927年,中国收回汉口英租界,太平街、新生路更名为江汉路。如今,江汉路上还遗留着13座优秀的近代历史建筑,是江汉路商业城市繁荣的历史见证。繁华的江汉街景(1931江汉路上的亨达里)新盛路(现江汉路)-建筑博物馆江汉路1210米浙江兴业银行编辑的江汉路。最吸引人的是各种建筑排成一排:欧式、罗马式、拜占庭式。从姜妍路看步行街,江汉关和日清银行并肩而立。作为武汉的现代地标建筑,江汉关庄重典雅的古典风格,从石材的颜色和科林斯柱式精致的毛茛叶中散发出来。房屋维修的建筑师评价它是一件巨大的活艺术品,然而日清洋行处处显示出凝重而宏伟的古罗马风格:皇冠圆顶的塔楼,厚重的水平屋檐,垂直立面。柱廊之间的台阶很有权威,厚厚的墙上每一块石头都很凝重,的确是银行的象征。日新洋行旁边是日新银行。从远处看,两座建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相似的建筑造型,相同的砖石,相同的柱廊节奏,就像一个巨大而连续的回旋曲。徜徉在江汉路,台湾银行、上海银行、大庆银行用一块块石头建成的建筑,花饰精美,线形优美,摆放有序,令人叹为观止。在江汉路步行街,你还可以领略到另一种风格——充满简约、纯粹、线条流畅的现代建筑。其中,分别建于1934和1936的中国兴业银行和四明银行,均由建筑师卢永标所创。思明银行,建于1934。整个建筑拔地而起,颜色浅淡,高度很长。连门窗都是用薄薄的黑铁做的。中信兴业银行底层黑色大理石外墙,中上层楚红色外墙,直抵塔尖,以48.5米的高度领跑几十年来最高的高楼。它是武汉现代主义建筑的典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远离灰暗的灰色,江汉路上有很多色彩鲜艳的房子。第一个是上海村建筑群,红瓦碧水墙,木窗白烟,是现代的欧式风景。视角移向街边,相互重叠的五颜六色的建筑给商业街增添了几分活跃的气氛。穿过中山大道,大庆银行和中国银行汉口分行守着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的交叉口。大庆银行大楼建于1916,方形,气势雄伟,古典风格突出。再往前,中国产品公司大楼(现在的弓玄酒店和中央百货公司)具有欧洲风格。1928开工,造型奇特,L型。站在钟白广场,沿着钟白江汉路仰望天空,弓玄大酒店和正对面的大楼勾勒出汉口最美的天际线。该建筑的装饰性柱子、弯曲的拐角以及开放的圆顶塔楼和亭台楼阁打破了中国建筑屋顶的平坦,看起来是错落有致的。展馆顶部的顶锥有一种向上的冲动,让整个城市仿佛都在为蓝天而激情澎湃。江汉路13栋,其中省级1栋,市级6栋,市级6栋。欢迎光临江汉路步行街!你对我的回答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