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金融普洱茶?

作者:申都水(原创)

本文将通过几点来分析当前普洱茶市场中的“金融茶”概念。文章比较长,请耐心看完。

来自1949-2005的故事

先说所有饮茶人最向往的神秘年代:建国初期到2005年之前。

为什么这个时期的普洱茶行业最值得研究?

主要原因是建国前的战乱,建国后的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后的百家争鸣。普洱茶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与国内经济贯穿整个时期。

再说说勐海厂,中国茶叶公司,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

1939年初,新成立的云南中茶贸易有限公司派范、张世成等人到勐海(当时叫佛海)考察茶叶的生产和销售情况。

1940年,中国茶叶贸易有限公司佛海实验厂成立,也就是今天的勐海厂的前身。

1952,战争年代刚结束,国家采取计划经济,民营茶企全部改为国企。该厂正式更名为“中国茶叶公司佛海茶厂”,并于同年由中国茶叶总公司注册了[中茶]牌商标(文末1951),要求全国国营茶厂统一使用该商标。直到1985年,各茶厂才有权利在满足国家生产定额的前提下,生产自己的产品进行销售,以满足市场需求(大益牌于1989年投入使用)。

并且从1972到1998,为了换取外汇,当时生产的茶叶大部分以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分公司的名义销售。1998 8月10-外经贸部发文,国家不再对茶叶出口实行统一联合管理。90年代末,顺宁实验茶厂(凤庆茶厂)、佛海实验茶厂(勐海茶厂)、康藏茶厂(下关茶厂)从省公司分离出来,成立独立公司。

大邑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自从国家开放茶厂生产自有品牌产品后,勐海厂开始在1989使用“大益牌商标”,从而开始生产自有品牌的普洱茶。

结合前一段的内容,简单总结一下:

中国茶品牌是民族品牌,由国有公司指定的不同工厂生产,对外销售,而大益是勐海厂自己的品牌,是被允许自己生产后创立的。

1995年,西双版纳勐海茶业有限公司正式注册“大益牌”商标,1996年,正式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在此期间,勐海厂实行“两块牌子(勐海厂和勐海茶业公司),一个团队,独立核算”的经营模式。

2004年改制为民营企业,正式结束了国有体制。国有制结束后,接手的人是吴,他把大益推到了目前中国普洱茶的龙头地位。

“不是茶厂出身,却在茶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风云人物。”

大益是金融茶?

通过下面两张图,我们可以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什么是金融茶?

基于以上两张图,炒股的朋友们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如果放眼全球,同样有历史文化背景和收藏价值的饮品流通于大众,除了红酒,没有什么可以和普洱茶相比。

但是,在这两张图面前,国外的红酒只能叫小弟了。就算是所谓的82年拉菲,或者说酒王康迪,在大邑的六星孔雀面前也真的算不了什么。

言归正传:大益金融为什么是茶?

有这么一个概念在里面。2007-2008年期间,是普洱茶行业的严冬,而当时很多厂家都没有熬过这个严冬。这些厂商要么倒闭,要么收缩,但这期间只有大益一家脱颖而出。

2007年普洱的崩溃

很多喝茶的人都听说过,2007年是普洱茶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整个普洱茶行业经历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寒冬,这个寒冬就是“过度炒作”造成的。

2005年,一个名为“北京商队”的营销概念有点像茶马古道的重现。当时120匹马带着6吨普洱茶从云南出发。当这些来自云南的大篷车走在北京街头时,引起了全国媒体争相报道,从而推动了普洱茶的升温。

2006年,从主流媒体到各个门户网站,普洱茶被炒作成“越老越值钱,非常适合作为长期理财产品的概念。这个概念带来的效应,不仅仅是“中期茶”的涨价,还有下一年普洱茶的原料价格。

然而,2006年底,云南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在整个市场上掀起了一阵“普洱茶原料产量暴跌”的风潮。当时很多茶厂和茶商深受此言论影响,高价收购原料导致原料资金积压。

2007年,由于原料产量下降,普洱茶价格持续上涨。当时主流炒家都在炒大邑、下关、中国茶等。但面对价格的上涨,这些品牌被大量运往市场,导致供大于求,整个普洱茶收藏市场直接被打破,主流价格全部暴跌。

有一种说法是,当各大厂商和茶商资金积压的时候,要么被削弱,要么直接崩盘。不过大益伤的并不严重,这得益于他们提前两年左右备货的习惯,而且当时04、05年的原材料相对便宜。当时其他厂商在2007年高价买入原材料,在随后的崩盘后低价卖出,导致巨亏。

市场低迷时期的巨大收益

一句广告词:“茶有益,茶大有裨益”在2008年普洱茶行业的寒冬中几乎家喻户晓。央视新闻的黄金时段,广州亚运会的赞助,门店的高调扩张,都奠定了今天的领先地位。

在大益以如此高投入的营销方式进入大众市场的时候,作为普洱主力军的广东就有这样一群人。一批人趁着热度私下转卖大益普洱赚取差价,也是这样一批人最先让大益成为了今天的金融茶主力军。

大伊一友会

2015成立北京易友汇科技有限公司(大易旗下易友汇平台)。

2016年4月6日,500件701皇茶1号(朴树)一次性放在易友会平台上,价格为6000元一件“新一代”送给易友会。上架后短短几分钟就被一扫而空,几天后的市场报价是最初销售价格的好几倍。

(截至2021年3月,已达15.1万件)

首次尝到甜头后,益友会从同年4月18起,每周一、三、五推出100件“皇茶一号生茶”,为期四周,每件8000元。这一次的销量甚至可以和小米巅峰时期的新手机发布会相媲美,真的叫秒杀。

友协的饥饿营销?

这几年饥饿营销玩的最滑的就是小米,商家自己控制生产和供应,造成供不应求的市场氛围。尤其是参与购买的人,需要缴纳一笔参与费(不保证一定会中奖),更能激起人的欲望和投机心态。

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聊天,他卷入了一场“金融游戏”。

哦,对了,忘了提醒他,现在网上的价格已经是5.9万了。

背后的驱动力

2005年大篷车进京,2007年产量下降,2014的古树茶和2016的熟茶复活。一个又一个概念贯穿一个又一个循环。

先说一些角色,比如神秘收藏者(不管是不是庄家)、交易平台(网上价格、XX市场网络)、商家(游戏规则定制者)、各级经销商、代理商(火上浇油,自己买卖)、韭菜(游戏参与者)、普通消费者(看能不能长期持有)。

(打开这个网页的时候,我一度以为我打开的炒股神器是“同花顺炒股”)

游戏的逻辑是:

2011 -2013期间,广东佛山很多人还记得金钱龟市场开盘、炒作、概念、出仓、接盘、继续炒作、接盘、然后崩盘的故事。

那时候的炒作和现在的普洱茶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个人参与了水产养殖生产,而普洱茶主要是由制造商的品牌从源头上控制。

当时市场上只要是金龟子就值这么个价,但是普洱的市场就不一样了。同样的原料,甚至更好的原料,品牌不同,没有可操作性。

第一步:神秘收藏家:我很喜欢这批茶叶,不管多贵,市场上有什么我就买什么(当然那是低价)。我们称之为“建仓”。(友协没参加的时候,谁煮的88青白菜?搜索一下你就明白了)

第二步:交易平台:其实我只是个跑龙套的,你们都需要我,所以要么我加入收藏,要么我提供交易服务,要么我买卖。当然,你也需要通过我了解现在的价格。我们称之为“点状交换”

第三步:商家:真不敢相信你们都喜欢玩这种金融游戏,尤其是我的品牌。好吧,我也加入。我是正规军。让我们玩我的游戏。姑且称之为“GM”,来我的“易X社”吧。

第四步:各级经销商:我就是这么干的。我不参与这个游戏。你想卖面包吗?看着我,我来推一把。反正我手头有货,也有渠道卖。我们称之为“小交易所+小韭菜”

当前四步已经完成,市场氛围已经建立,群众观念已经形成。买下来是长期投资还是出现了一些赌徒心态~

韭菜出道!

下面省略1000字。

股市的低成本开盘+抬高股价的概念,留下一地鸡毛和一根青葱。这个概念类似于现在的普洱金融茶概念,只是庄家操作性更强,股东换成了茶客,缺乏当局的监管。

我在哪里见过这样一句话:

为什么比2007更耐用?因为现在知道温水煮青蛙了~

文章内容参考:

中国普洱网“整理混乱的中国茶叶普洱茶”

百度百科勐海茶厂

志虎,“茶大有裨益?好还是坏?》

《大益普洱集》、《中国茶叶》和《勐海厂的关系》

茶叶咨询网“大益益友汇饥饿营销……”

关注并分享

让身边更多的人加入你的行列。

喝好茶,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