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表达了什么?有什么历史背景?

好像百度上一搜就能出很多东西。补充一点具体内容。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作品13,别名“悲怆”,完成于1797-98,出版于1799。献给卡尔·李奇诺斯基公爵。这个时期对贝多芬来说有一些特殊的意义。首先,他开始在欧洲一些主要的音乐城市引起关注。这主要归功于Lichnowski公爵。公爵带他游览了布拉格、布拉迪·斯拉法、德累斯顿和其他城市。当然,这是当时很多作曲家的必修课。莫扎特早年在父亲的带领下走过几乎相同的路线,而贝多芬这个来自小城市(波恩)的年轻人更需要这种表现。1797之前有过两次行程,让他好评如潮。著名的“鼻烟壶”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一个选帝侯送给他一个鼻烟壶,贝多芬其实很乐意接受这份礼物。他在信中不止一次以炫耀的口吻提到这个鼻烟壶,但同时又感叹这个礼物还不如“送给外交官”,暗示他更希望得到金币作为报酬。因为这个时候贝多芬的经济条件确实很紧。

在布拉格和维也纳,贝多芬被称为当时最好的钢琴家,但他的作品并不被重视。从1795开始,贝多芬在维也纳遇到了对手的挑战。两位与他同龄的著名钢琴家出现在公众面前,这给贝多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当时报纸上有一篇关于这些钢琴家之间比赛的报道。在作曲上,贝多芬当年低估了老先生海顿的实力。因为这个时候,海顿开始出版他最后的伟大作品,包括清唱剧《创世纪》和《弦乐四重奏》,五年出版了12首。有证据表明,贝多芬其实很感动,他从四重奏中摘录了很多章节反复学习研究。

当然,在此期间,他还没有创作出足够的作品来确立他的个人风格。贝多芬的《第一交响曲》在1801年后才首演,其他大部分作品都是小小品,基本没有脱离海顿或莫扎特所建立的古典音乐的模式。可能比较大的作品是弦乐四重奏六首,作品1801。因此,第13号钢琴奏鸣曲的意义是非常突出的。可以说这是贝多芬最早具有自己个性的作品。首先,从音阶上来说,这首奏鸣曲已经大大超过了海顿或者莫扎特为奏鸣曲设定的一个基本曲式。音乐所承载的情感变化也比以前突出很多。

先说第一乐章。

在古典奏鸣曲中,以松板开始篇章是非常特殊的。在莫扎特和海顿的作品中,有少数交响曲有这样的开头,而在奏鸣曲中没有。所以引言部分是贝多芬的原创。介绍很有表现力。首先是散板的开始,沉重的和弦表达了深沉悲壮的情感。因为这个开头,后人给这部作品加了“愁”这个名字。引言的第二部分进入了一个有节奏的段落。右手八度的旋律继承了散板的音型,弱化的情绪由低音的和弦爆发来补充。高音上升低音下降的组合在第九和弦达到一个固定点,然后逐渐回落,经过一段小华彩段后转入呈现部。

呈现部分主体完全没有旋律,是纯粹的柱和弦,由谐音转位组成,在短短两小节内覆盖两个八度后回落,具有鲜明的狂放乐章风格。连接部分的从属和弦紧随其后进入,发展形成主题的动机,低音水平上去,转到降E小调(平行大调同名小调)开始副主题。它的动机很有特点,最后变成了第三乐章的主题。副部第二主题转降E大调,达到整部作品范围最广。结尾部分由以下快速短语组成,因为无论是主部还是辅部的两个主题都是从向上发展开始的,结尾部分的向下运动可以看作是这种情感积累的释放。展示部分以一句重复降E调主要动机的短语结束。

展开部分也以介绍的悲剧主题开始,让心情在激动人心的陈述部分之后得到放松。而主部动机再现,开始向左手转移,逐渐导致副部主题动机变弱。最终,主要部门的激励是开发部门的主要激励。

低音线把音乐推进再现部,还是从C小调开始。连接部分被缩短,直接回到主旋律上的小调部分主题。结尾突然出现一个德语的第六和弦(65个和弦,三个平音符),用来阻挡终止。序曲的悲剧主题再现,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力量,变成了主导和弦。主体部分的主题再次出现,并在与德国第六和弦的几次比较后正式终止。

这种做法是贝多芬古典奏鸣曲的一大发展。首先,他引入了交响乐中常见的引子,但悲剧主题与暴力斗争主题的对抗构成了所有第一乐章的冲突。在音乐的结尾,结尾部分的长度大大增加,通过阻断终止来增加一个大尺度的结尾。事实上,许多理论家认为贝多芬是第一个在奏鸣曲式中扩大尾声规模的人。C小调第八奏鸣曲的结尾相对于后来那些庞大的结尾来说比较短,但其中包含的内容却相当丰富。

因此,这部作品可以称得上是第一部具有鲜明贝多芬风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