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九头十八匠的历史

明清时期,晋城工业发达,手工业工匠众多。村里有冯江、江禄、马江、姜淼、傅江、姜灏、侯江、谢江、吴江、岳江、蒋猛、孔江、姜维、晋江、左江、牛江、申江、段江,合称十八匠。这些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说明古代晋城的手工业非常发达,“九头十八匠”的原话。相传以姓氏为村名的“匠”和“头”,都是为后周军队打造兵器的能工巧匠。目前有岗头、椿树头、二圣头、窑头、花园头等24个村名,峡江、东麓、西马、牛江、西斜、吴栋、申江等26个村名。

晋城人冶炼业发达。冶炼盛行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明清时期,“九头十八匠”闻名全国,“大德”钢针畅销海内外,“泰山易”剪刀名扬天下。大量铁货北上内蒙古,南下广东,西至甘肃。连不起眼的钢针都能走出国门,卖到东南亚。

明清时期,山西、陕西、甘肃三省也是报账区,泽州商人带着财物进入陕甘报账贸易,历史上层出不穷。第二是建立了首长之下的军州和工匠制度。晋国从部落制迅速发展为封建制,其封建制中带有强烈的奴隶制痕迹。金代时期,泽州是金国经济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也是金宋军事对峙的前沿阵地。晋国的奴隶主为了保证战争中对铁制武器的需要,把全国各地的工匠都带到泽州,在这里建立了以他们为首的军事国家。当大元帝国与南宋对峙时,泽州成为元宋边境。元朝奴隶主的军事首领继承了金朝首领下的军事国家制度,建立了工匠制度,从而形成了金城九头十八匠。九头十八匠是外来统治者对汉族工匠残酷剥削和压迫的产物,但客观上对泽州铁器手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明清时期,工匠并不直接为封建政府服务,而是支付工匠价银。

是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带来了铁器的成熟,造就了千千成千上万的工匠,导致了工匠村的产生吗?这些可能是春秋时期的兵工厂。没有严格的考证,只是我的假设。兴起于战国时期的铁模堆码和铸铁软化技术,成熟于西汉时期,成为冶铁作坊的常规技术。随着脱碳技术的出现,人们有意识地进行高温油炸、精炼和煅烧。战争结束后,这些兵工厂将转为民用生产。据考古冶炼业专家介绍,在长平战场范围内的长治分水岭出土了十三件战国时期的铁器,是非常先进的铁制农具。南北朝时期晋城阳城县冶炼高峰期有近百座镜犁炉。产品有500多种规格,年产量600多万件。除了国内供应,他们还出口到朝鲜,日本,尼泊尔和不丹。据《中国工业》记载,清代山西冶铁中心只有晋城一县,今晋城泽州县,县内熟铁炉约100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