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前的中外比较。
两次鸦片战争与甲午战争之比较
一两次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
从1757开始,清政府只允许广州一个口岸进行对外贸易。在此期间,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国家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美国、丹麦、瑞典和普鲁士。其中英国占据主要地位,中英贸易占总贸易额的一半以上,19世纪初进一步达到80%左右。所以这个时期,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家,英国的工业化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出口了大量的棉纺织品,但中国基本上是以男耕女织为特征的自然经济,所以中国人很少或从不去市场购买英国的棉纺织品。直到1830,英国出口中国的棉纺织品还不如中国土布值钱,代表英国的经济水平。此外,英国向中国进口的第二和第三种商品是毛织品和金属制品,这两种产品在中国的销量也非常有限。所以东印度公司对中国的整个贸易基本上是连年亏损。为了获取利润,东印度公司在18世纪中后期开始悄悄向中国运输鸦片。东印度公司在1773获得印度鸦片独家销售权后,对华鸦片出口开始直线上升。1759年向中国出口鸦片200箱,1839年已达35000箱。鸦片给英国商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却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禁烟,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目前,学者们基本认为虎门销毁鸦片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其实虎门的硝烟只是给英国资产阶级提供了发动战争的借口。表面上看,轰轰烈烈的战争背后是英国人打开中国市场的强烈动机。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1837年和1839年爆发第二次经济危机。国内市场萎缩,国外市场没有扩大。英国认为中国人口众多,消费个性积极。如果中国市场对自由贸易商人开放,英国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将大于世界的总和。因此,他们把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归咎于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希望中国能够对外开放,与英国进行自由贸易。基于这种认识,英国希望以虎门烟为借口,以战争的形式要求中国开放更多的港口,扩大中国市场。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署了《南京条约》。英国人完全沉醉于中国市场会给他们带来巨大利润的梦想,但后来事实却与他们的预期相反。鸦片战争后的最初几年,英国对华商品出口量有所增加,但在1845之后有所回落,随后停止。马克思在分析当时中国的情况时指出:“1845。相反,中国对英国的出口增长迅速。鸦片战争后,中国货物的年出口总值约为战前的两倍。这种情况让英国商人感到困惑。马克思指出:“除了鸦片贸易以外,外国进口贸易迅速扩大的主要障碍是中国依赖小农和家庭工业相结合的社会经济结构。“虽然一部分英国人意识到了中国市场打不开的真正原因,但更多的人认为中国市场不够开放,于是在1856年,英国又一次找到了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建立的条约体系,涉及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就列强所享有的经济权利而言,包括沿海和内陆港口的贸易权、关税和海关管理权的谈判权、租地权和沿海及内陆河流的航行权、领事裁判权、鸦片贩运和劳工贩运合法化、自由传教等。条约制度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国内学者对条约制度众说纷纭。杨小凯认为,清朝与外国冲突所产生的条约制度实际上对中国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条约制度将西方的法治理念和游戏规则参与者平等讨价还价的理念引入中国,使清政府失去了不受限制的特权地位。特别是条约制度打破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和对私人商业的任意侵占,要求清政府使税收制度公平透明。英国要求领事裁判权在当时条件下也有其进步意义。那个时候,中国还不是一个法治国家。没有英国领事裁判权,在中国的英国人和商人就没有人身安全和司法公正。这一制度也将通过租界、英国地方自治和独立公正的司法而使中国人民受益。在华英租界基本实行地方自治,由租界居民选举产生的地方机构治理租界,而不是由英国政府治理。英租界的司法、税收和财政为中国人民了解近代政治经济司法制度提供了最好的教材。中国近代城市公共财政制度、公共设施、建筑风格都受到租界的影响,尤其是英租界,提供了司法独立、地方自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收入财产不可侵犯、结社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企业自动注册等范例,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天津条约》签订后,鸦片贸易合法化。这种非法走私的毒品,不用交300两银子就成了合法商品,在国内公开贩卖,畅通无阻。鸦片严重毒害和破坏了中国人的精神和制度,导致社会生产力严重萎缩,鸦片泛滥,使中国人大量花钱麻木神经,从而影响人民的生产精力。银价上涨,银贵钱贱。当时,农民的税收、债务、付款等。必须被转换成银。这样,银价越贵,农民要交的铜币就越多,要交成银元,导致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减少了农民的实际收入。此外,由于农民无力缴纳重税,国库日益减少,清政府财政困难,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鸦片战争后,英、美、法等国商人开始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掠夺和贩卖华工。随着奴隶贸易受到世界舆论的谴责,非洲的黑奴供应减少,外国人贩子打着“契约华工”的招牌,采取欺骗手段,让华工签订卖身契约,运送到国外。整个65438+2009年前半个世纪,估计有32万华工出国,这些华工都在被拐卖的路上。
历史学家戴毅认为,中国社会长期落后于西方,但历史往往笼罩在迷雾中。18世纪的康干盛世,看似太平辉煌,实则危机巨大,只是当时的中国没有人知道这个历史真相,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悲剧才出现在我们面前。总的来说,文明衰落的原因不在于外力的打击,而在于内在机制的退化。因此,始于鸦片战争的西方列强对近代中国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深远的影响,但也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中国看到了与外部世界的差距。这些冲突打破了中国长期封闭的格局,开启了中国走向现代世界的新时代。
中日甲午战争的原因和后果
几乎与中国早期工业化同步,日本也在西方列强的推进下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化建设,制定了“发展工业”和“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希望快速完成工业化。在“振兴工业”政策的指导下,日本当时的工业化首先实行进口替代战略,通过国内生产取代对大量进口产品的依赖,首先选择棉纺织和丝织作为工业化的主导工业部门。可以说日本的工业化是从纺织业开始的。然而,随着日本国内棉纺织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产能的快速增长,棉纺织业的发展很快在狭窄的国内市场遇到了障碍。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多家公司相继倒闭。因此,日本意识到需要在海外市场寻找出路。
如果你想通过贸易建设一个国家,你必须让你的产品顺利走出去,被其他国家的市场接受,也就是说你必须让你的产品具有竞争优势。一般来说,产品的基本竞争优势有两个方面,一是价格优势,二是质量优势。当时日本的纺织品不具备这两个优势。所以日本依靠正常的贸易往来和贸易竞争几乎不可能打开国外市场,这就需要寻找正常贸易往来之外的其他手段。当时的中国是一个拥有4亿人口的大国,但是又穷又弱。因此,日本希望通过政府对战争的投资来寻求自身的发展。1894年,在日本的一再挑衅下,中日战争终于爆发。
中国被迫接受《马关条约》,中日战争结束。战争除了直接带来伤残、死亡和毁灭,也给战败国带来了巨额的战争赔款。据估计,中国在这场战争中付出的直接成本为5-6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6-7年的财政收入。1899年可靠财政收入8800万两,必要支出10100万两,收支偏低,赤字13万两。巨额财政赤字,户部国库锐减,清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加上直接的损失和战乱。虽然中国政府因为甲午战争的失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日本却从这场战争中获益良多。如果把这场战争看作是日本政府的投资行为,其回报率要比一般商业活动高出数倍。这笔钱为日本政府未来通过投资支持工业化提供了丰厚的人才保障,而中国则被削弱。除了付出大量的直接成本,中国还付出了不可估量的间接成本。原本可以用于中国国内各方面建设的巨额资金因偿还战争赔款而流失,使中国经济建设无法突破资金瓶颈。一般来说,在一国经济发展之初,最稀缺的资源是资本,因此资本形成的速度和资本的规模成为推动或限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按照经济学家莱宾·斯坦的说法,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本至少有一个“临界最小努力”,即一个最小值。根据这一理论,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打破低收入和贫困的恶性循环,就必须保证足够高的投资率,使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人口的增长速度,这样才能显著提高人均收入水平。这个投资率水平就是“临界最小努力”,没有这个最小努力,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很难摆脱贫穷落后。然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政府大败,不仅国库空虚,还搭建了令人咋舌的债务平台,“临界最小努力”投资根本无法实现。中国政府被债务和赔款压得喘不过气来,几乎没有精力进行国内经济建设。因为战争赔款,不仅破坏了中国正常的经济建设,而且中断和延缓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使中国付出了数百亿的机会成本。
甲午战争的直接和间接成本对近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因战败而拉大了与世界列强的距离。但由于日本拥有巨大的战争财富,日本的繁荣与侵华战争息息相关。甲午战争让日本第一次尝到了战争的甜头。后来1904年,日本在中国东北与俄国开战;1915年提出21灭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并于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可以说,每次中国即将富强的时候,日本都会以战争的形式阻止中国的发展,阻止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如果说甲午战争只是日本政府以战争的形式振兴国民经济,那么以后发动的几次侵华战争则完全是企图毁灭中国。
三次鸦片战争与甲午战争之比较
中国近代史的走向与外国列强的入侵紧密相连,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比以英国和日本为首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我们发现,他们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性质和后果是完全不同的。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之所以侵略中国,是因为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它的商品卖不到中国。因此,英国用武力改变了中国的国策,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自由贸易。所以从鸦片战争一开始,资本就追求利润。中国因为两次鸦片战争看到了自己与世界的差距,中国人开始觉醒。邪恶的鸦片贸易和劳工贩卖虽然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条约体系也将西方工业文明下的市场、法治、民主等概念引入中国。18上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启动国家主导的工业化,民营企业出现,经济开始复苏。同时,中国也直接受益于外国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这对中国打破封建制度的历史循环,走向现代化国家无疑是积极的。甲午战争期间,日本政府直接将资本投入战争,通过战争赔款的方式获取高额利润,然后利用战争赔款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日本获得了远高于一般经济投资活动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停止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再次拉大。所以可以说日本的繁荣是建立在中国的灾难之上的。甲午战争后日本对中国的多次伤害,充分暴露了日本民族灭亡中国、扩张领土和资源的野心。目前国内学者对甲午战争的研究还不够。虽然甲午战争持续时间不长,涉及区域有限,但它对中国社会各方面造成的损害却是前所未有的。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不仅限于经济方面。从甲午战争前后的诸多视角对比来看,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甲午战争可以看作是近代中国的一个分水岭。
第四,进口替代战略促成了中国现代经济的“黄金时代”
现代经济学所谓的“进口替代”战略,主要是指利用贸易保护政策,通过发展国内消费品生产来替代进口。其核心是通过保护性关税和进口配额保护进口替代品的国内制造商。进口替代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经济发展和赶超常用的手段。19世纪末,德国和日本都是依靠进口替代战略在短时间内成为工业强国的。20世纪初,中国由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实施进口替代战略,迎来了1913至1926的第一个经济发展黄金时代。在此期间,中国的年经济增长率超过了10%。许多学者认为,促成这一成就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抵制日货”。黄金时代有两次席卷全国的大规模抵制日货运动:一次是1915年因为日本提出21条灭华而爆发的抵制日货运动。另一个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及之后的抵制日货运动。中国民众日益高涨的“抵制日货”运动不仅对黄金时代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是推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因素。从1927到1936的“南京十年”期间,国内局势基本稳定。在强有力的政府领导下,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工业年均增长8.4%。在此期间,中国爆发了几次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促进了民间资本的迅速积累,不断增强竞争优势,出口额大幅增加到65436。因此被誉为中国现代经济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差不多到了起飞的地步,中国的工业化之梦指日可待。不幸的是,1937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对中国政府苦心经营的现代工业化成果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工业化开始以来一点点积累的工业文明和经济财富,被日本帝国主义的炮火无情摧毁,从1840开始,到1949结束,近代中国是16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