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犹太人的发展
1940年,中国犹太人口估计为36000人。最初来自中东,途经印度和香港经商的西班牙系犹太人,都在上海经营一些实力雄厚的洋行,享有相当的社会地位。后来大批犹太难民从俄国而来,使得犹太人在上海的地位下降。
1917年俄国革命后,成千上万的俄国犹太人(其中很多是反* *)和东正教徒一起移居到中国东北的哈尔滨。其中包括以色列总理的祖父和父母,以及俄罗斯总理的家人。
二战:又一波65,438+08,000犹太移民在20世纪六三十年代从德国、奥地利、波兰进入上海。当时的上海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对各种移民都很包容。1943年,日本占领军要求将这18000名犹太人,官方称为无国籍难民,安置在上海虹口区3/4平方英里的区域内。这一时期进入上海的犹太人总数等于去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新西兰和南非的犹太人总数。许多在中国的犹太人后来去创建了一个现代的以色列国。
大屠杀期间,上海成为犹太难民的重要避难所,因为它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不需要签证的地方之一。
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犹太人向中国人民提供了许多帮助,如雅各布·罗生特医生作为战地医生帮助* * *生产党的军队,莫里斯·科恩成为孙中山的保镖,许多在香港生活的著名犹太商人在战争期间向中国难民提供慈善捐款。
战争结束时,纳粹代表向日军施压,制定了消灭上海犹太人的计划,而这一计划被犹太人社团的领导人得知。日本人还没付诸实施,战争就结束了。
20世纪下半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65438-0949年中国成立人民政府。大多数犹太人移民到以色列或西方,只有少数人留了下来。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著名的两位同情中国共产党的旅居中国的外国人沙伯礼和伊斯雷尔·爱泼斯坦都是犹太人后裔。萨拉·埃马斯(Sarah Emas),一个在中国长大的犹太移民,成为两国建交后第一个从中国移民到以色列的犹太人。
21世纪:今天,15中国各城市都建起了犹太侨民和当地犹太人做礼拜的会堂。
2005年,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在长城举行了光明节庆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