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有300多个防火水箱。为什么没有水箱结冰?

去过故宫的朋友都知道,在一些重要建筑前的院子里,整齐地摆放着一些收腹的金属瓮,两只耳朵上有动物面孔的铜环。这些瓮是由铁、铜制成的,其中一些还镀了铜。他们静静地站在大殿前,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朴素而凝重。

据《清惠殿》记载,这些缸是明清时期制造的。明代多为铁缸,清代多为镀金青铜缸。在宣彤时期,紫禁城里有308个大缸。但由于历史原因,只剩下231个大桶。干青宫前摆放着10个镀金大桶,每个直径1.6米,高1.2米,重3吨多。缸上刻有“清乾隆年制”字样,据说是小沈阳监制的。

同样,太和殿前也有八个形状相似的镀金铜缸。不过这些大桶都是明朝万历年间铸造的。这些水缸价格不菲,最低也要500多两银子。如果是镀金的大桶,至少需要1500两白银。

(镀金青铜圆筒)

那么,这些巨大的水箱是干什么用的呢?

这些水缸被称为“太平缸”,是故宫专门的防火设施,也就是俗称的“门海”,意思是门前的海。有了这些“门海”,故宫的砖木结构建筑就不怕火了。

众所周知,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始建于永乐四年,占地72万多平方米,有9000多个厅堂。它是中国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如此庞大的建筑群,靠近几百个“太平缸”就能解决故宫的火灾隐患吗?

不要小看这些水缸,它们的储水能力是惊人的。每个水箱的容量从几百升到几千升不等,有些大水箱的容量甚至比一辆现代消防车还要多。如果每个缸只储存1吨水,整个故宫光是缸里就能装300多吨水,这对扑灭初期火灾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这些水缸能常年备火,明清时期,宫里十几个太监每天从井里打水,一个个往缸里灌。值班部长要每天检查水箱的填充状态,保证水箱常年满。

冬天故宫气温低,水缸会结冰。但是一旦结冰,万一着火就麻烦了。如意,你一定要保证水箱不能结冰。那么,古代是如何保证水箱里的水不结冰的呢?

首先,宦官会在水缸中加入保暖装备。根据气温和天气情况,他们会给圆筒套上棉大衣,给圆筒加上盖子。

其次,遇到极寒天气,要把大桶放在特制的石圈上,在石圈里点上炭火,昼夜不灭,这样大桶才不会冻到春天回来。

第三,宫前所有的铜铁大缸,除了装上缸头,还会在盖子里放上铁抽屉,用炽热的炭火融冰,直到来年的惊喜季节。据《清惠殿》记载,“干青门内外铜铁罐木盖222个,铁屉222个。”

同时,皇宫还会派专门的太监值班“坐更毡棚”,每年从10开始,一直到第二年2月,天气转暖。

还有一种与太平缸配合使用的灭火工具,叫“消防泵”,俗称“水龙带”。它的原理本质上是一个吸水套。使用时,泵垂直竖立在水箱中。利用套筒原理,将水吸入缸内,然后下压套筒,将水从喷嘴喷出,其射程可超过20米。

这种“灭火神器”轻便、简单、易操作,足以应对小火灾,或者在火灾初期防止蔓延,起到关键作用。

(朱迪的肖像)

故宫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火灾。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永乐年间紫禁城建成到清朝宣彤退位,紫禁城内发生的大大小小的火灾有近百起,在《明史》和《清惠殿》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永乐18年,故宫落成,但就在几个月后,永乐19年4月,奉天、盖华、金生三家陷入大火,差点被烧光。朱迪对此大为光火,朝野人心惶惶。他们接连打了朱迪,把首都迁回南京。后来,在朱迪的强烈压制下,关于资本的讨论被搁置了。然而,三个被烧毁的大厅用了20年才得以重建。

嘉靖三十六年夏,奉天、沈婧、盖华三堂再次失火,火势蔓延至奉天门、顺门、午门廊等建筑,迫使嘉靖在文华堂听政。这场火灾造成了重大损失。仅清理事故后的废墟就花费了3万多人,数千辆私人车辆被征用参与清理。

后来万历二十四、二十五年,干青宫、坤宁宫、前三大殿都被烧毁。

因为明朝故宫的几次大火,造成了国家的灾难,造成了“三堂繁荣,采湖广川黔大树,花了无数的钱。”

清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几个小太监因为做饭着火,导致太和殿被烧。康熙帝大怒,下令以“纵火之罪不可饶恕”处死几名太监,并下旨:“宫内各处灯火最重要。哪里有火,哪里就要有人看守,不允许几个人和总经理不时巡视。”

清光绪末年,祈年殿被雷电烧毁。因为祈年殿是用香楠木做的,着火的时候方圆几里都是香的。

太平圆筒在故宫数百年的防火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防止宫内火势蔓延,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喜庆的名字——“吉祥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