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仪的发展历史
与陀螺昵称花样百出的现象形成对比,关于这个游戏的时间和演变也有很多看法。
有人推测陀螺仪的发明和发展经历了手旋陀螺仪、鞭旋陀螺仪和鸣钟陀螺仪(即“空钟”)三个阶段。一个旋转的陀螺是一个圆盘,圆盘的中心穿过轴,然后用手转动轴,使圆盘旋转,就是宋《老武林》中所载的“千千大车、轮盘”等“儿戏之物”。据杭世俊《道堂集》记载,这种手摇陀螺在明代成为朝廷喜爱的游戏,被称为“妆场”。除了让它更优雅之外,还有一种新玩法:当它慢下来,有停下或倾斜的危险时,允许用袖子擦,也就是用外力补救。谁转的时间长谁就赢,游戏规则是不允许转出事先划定的界限。这个“袖击”动作后来变成了小绳鞭。写于明末的《京师风光略》一书,曾经记载了当时北京流行的一首童谣:“刘洋二活画陀螺”,并介绍了具体的玩法,与现代的鞭挞陀螺一模一样。据此可以推断,手摇陀螺产生于宋代,最后在明代“妆场”转场后发展为鞭旋陀螺,其具体时间约为明代中期或以后。
还有一个人引用了唐代文学家袁捷写的《恶圈》:“紫苑家有个奶妈,是个哄宝宝的转器,宝宝开心。妈妈们把孩子和孩子聚集在一起,帮助婴儿享受生活……”这个“旋转装置”能产生“聚儿聚女”的效果,说明玩起来很吸引人,估计是个旋转陀螺之类的。这样手纺陀螺的产生时间可以往前推几百年。
还有人指出:“首陀罗最迟在宋代就已十分流行,宋人留下的画中可见首陀罗和小鞭,证明当时首陀罗的形状与现在基本相同”(王连海《中国民间玩具简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7)。可惜的是,关于他们所依据的画作,评论家们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
另外,有人认为陀螺仪的发明和发展应该是先有鞭旋陀螺仪,后有手旋陀螺仪和鸣陀螺仪,而鞭旋陀螺仪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其依据是20世纪20年代李记和袁敦礼提出的一份题为《尹喜村史前遗存》的考古报告。报道称,陕西夏县尹喜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个小型陶瓷陀螺。这种“小型陶瓷陀螺”的形状和用途是否可以应用到玩具游戏的概念中,因为实物的丢失,似乎很难找到答案。如果这个实现了,陀螺生产的时间至少可以往前推四千年。至于手旋陀螺,批评者认为是在原始社会的鞭旋陀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初的制作方法是选择一个重量较大的方孔,在孔内固定一个长度约一分钟的竹柄。虽然中国文献中没有这种游戏的记载,但毫无疑问,这种游戏一定是在钱币出现之后才出现的。最后发明了会唱歌的陀螺,但时间不晚于五代。日本史料证明了这一点:日本游戏的作者发现“念都乐”是“从中国经朝鲜”来到日本的。所谓“独乐”就是唱歌的陀螺,“念”就是唱歌,“独乐”和“陀螺”的声音差不多;据《日本人名集抄》记载,其原译名为《辨色》。该书是日本成平年间(931-938)出版的,因此推断我国出口朝鲜和日本的唱歌陀螺是在931年(后唐明帝长兴二年)之前。总之,这些资料可以弥补我国宋代以前文献的损失(狄华《陀螺游戏出国到朝鲜与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第六辑,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