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灾难中尸体的处理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每一次战争之后,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士兵的尸体倒下。面对成千上万的腐烂尸体,如何处理成了最头疼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会散发出强烈的恶臭,甚至可能引发瘟疫和传染病,给部队造成更大的伤亡。这些情况在现代都难以避免,更何况在缺医少药的古代。
在古代战争中,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战胜者将战败士兵的尸体堆在道路两旁,然后用泥土夯实,做成金字塔形状的土堆,以炫耀自己的军事成就,吓唬敌人。古人把这样的土墩称为“京官”。
《汉书》中记载,王莽将死去的敌兵尸体建成,并在上面立旗,上书“反鲁反贼鲸巨”。这些情况在魏晋南北朝的战争中经常发生。
在一场战争中,打扫战场一般都是胜利者做的事情,因为失败者逃跑已经来不及了,怎么会在意战争中阵亡士兵的尸体呢?战后留下的士兵尸体,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空气、土壤、水的污染,严重时还会引发瘟疫等传染病。鼠疫通过老鼠、苍蝇等媒介迅速传播,很快就会传遍军营,造成士兵大规模死亡。
埋葬是战争中常见的方式。这是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逝者安息”的传统,所以每次战争结束后,都会打扫战场,对牺牲的士兵进行登记,对尸体的外观进行处理,装入棺材,最后一起埋葬。当然,这是对待自己士兵的方式。如果是敌兵,待遇就没那么好了。干脆挖几个大坑一起埋了。秦国在田雷杀死40万赵国军队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火葬,通常只作为死亡士兵的最后手段,因为古人死去的亲人只能通过埋葬的方式安息,火葬被认为是一种耻辱和惩罚。
如果军队中有士兵死于瘟疫,将采用火葬的方式来防止瘟疫在整个军队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