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粤剧的历史演变
明末清初,益阳腔、昆山腔、梆子腔、徽州腔、汉腔传入广东。广东地方剧团演奏的曲调受这些外来曲调的影响很大。他们唱的曲子被称为“广调”,从粤剧的音乐中可以看到益阳调和昆曲的痕迹。清朝道光年间,广州的戏班分为地方戏班和外江戏班。外江大部分班表演徽剧,地方大部分班表演梆子腔。本地班早期的活动中心在佛山。清乾隆年间,许多外省戏班来到广东,地方戏班从外江戏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艺术日趋成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清朝嘉庆、道光年间,高亢、昆山腔逐渐式微,地方班以拍板为主要唱腔。后徽班的影响日益扩大,以“梆子春”(即西皮和黄儿)为基本唱腔。同时保留了部分昆山、益阳、粤剧,并吸收了广东民乐和流行曲调。此时的本地班已经和外江班“完全不同”,进而逐渐形成粤剧。清咸丰四年(1854),粤剧艺人李带领梨园子弟和天地会成员陈凯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称王。因此,清政府下令禁止地方戏。禁令之后,当地阶级沉默了15年。在此期间,粤剧艺人只能加入汉剧、徽剧的戏班,或者以京剧等剧种的名义演出。就这样,粤剧中的梆子腔和春腔开始融合。后来,粤剧中黄儿的成分甚至超过了梆子。清咸丰十一年(1861),禁令稍有放松,地方课再次兴起。同治年间(1862-1874),粤剧艺人公开演出,其班社到过河南、浙江、广西、云南、湖南、安徽、港澳等地。粤剧表演恢复后,剧目内容和表演艺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辛亥革命时期,受春流社新剧(文明剧,即早期戏剧)的影响,粤剧艺人组织了“史鸷班”,宣传革命民主思想。在这种新观念的浪潮下,粤剧开始改良,其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20左右,粤剧在语言上完全本土化,由“戏曲工作室普通话”改为粤语,唱法也改为原声,放弃了梆子戏的假声唱法。梆子和春儿都是低八度唱,统一了梆子和皮簧的风格和唱法。1920左右,随着资本主义商业在穗港澳地区的日益发展,一些粤剧社也以穗港澳等大城市为活动基地,习惯上称为“省港班”。“省港班”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大都市的剧场演出,大量吸收了文明剧、话剧、电影的技法,在音乐唱腔、角色、演出节目、舞台布置、演出剧目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的基本声腔以拍板和两簧为主,但也保留了其他民间说唱曲调,并引入了流行歌曲和爵士音乐。小提琴、萨克斯、电吉他、爵士鼓等西洋乐器也作为伴奏乐器。表演节目大大简化了。角色行当由原来的十大行当变成了“六柱体系”,即温武生、萧声、尹正花旦、二华刚旦、丑生、武生。该剧的编排要兼顾六大支柱的戏剧点。剧目上有很多新戏,传统剧目很少上演。大量新剧改编自电影、外国小说、流行剧本、戏剧和一些编造的剧本。20世纪30年代是粤剧大变革的时代,也被称为“学马争霸”的时代。武侠作家薛觉先和丑女学生马师曾为粤剧的革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薛觉先接近京剧的风格,具有全面的表演技巧。他被称为“全能老人”,但作为一个年轻人,他是杰出的。他的代表作包括《胡不归》和其他四部悲剧。骑师用小丑赢了。他在一部以“孤独冷种”(守财奴)为主角的群像剧中,揭露封建富裕资本家的丑恶,颇有莫里哀的风格。不仅在粤港澳东南亚,在美国也有很多年了。他们与、桂并称为粤剧“四大家”或“五派”(加上扮演丑角的廖夏怀)。经过男女合校,上海姐妹为粤剧《女足》创造了独特的抒情唱法,其中以冼女红的影响最大。与此同时,罗品超、温觉非、、孙、马思曾、、等。都各有所长,颇有影响力。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扶植粤剧的传统特色,在创新的同时,也继承了粤剧的优秀传统。新中国成立初期,胜利粤剧团在广州首演由解放区改编的粤剧《九衣》,被评论界誉为“粤剧革命的第一声号角”。从广州解放到1952,广州战区共有1700多个抬眼。粤剧界积极挖掘和继承优秀传统,在艺术上进行全面创新,在反映当代生活和使演出更加生动活泼方面进行改进。不仅演出了很多优秀的剧目,还培养了一批新人。1958年,广东粤剧团成立。到1982,广东省粤剧团已超过7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