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每条狗多杀几个人”,后半句就是精髓,老祖宗已经充分展现了人性。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诚实善良的人,有乐观友善的人,也有心胸狭窄,有思想,只关心自己利益的人。可以说,平时和什么样的人生活在一起,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人们常说人的心和肚子是分开的。很多时候,只有和一些人打过交道,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才知道还能不能继续交往下去。从外表不可能知道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是小人还是君子,所以人们常说不要以貌取人。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以貌取人。比如很多时候有些人说农村出来的人庸俗卑鄙,然后就看不起他们,或者觉得他们比穷的没文化的人高尚,那些人庸俗。
以前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但很多时候,也正是这些人比较善良正直,老祖宗留下了一句话“每杀一条狗,便是一个书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很多时候那些屠夫还是正直的,正义的,但是那些读书的知识分子很容易让别人失望。
老祖宗的这句话不只是废话。关于这句谚语有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在明朝,那些达官贵人养狗是很流行的。有时候有些狗很凶猛,喜欢咬人,但是那些有钱人却不管不顾的让自己的狗去咬别人。反正他们有权力有影响力,没权力没影响力的人没权力反抗。
一天,一个贫穷的学者被一个富人的狗咬了。眼看秀才就要被狗咬死了,那些围观的人不敢上前帮忙,因为谁都不想得罪这个财主。正在这时,一个屠夫路过,他立即拿起屠刀,杀死了那条恶狗,救了书生。
富人得知自己的狗被杀,自然不想放过。他们想联合政府逮捕屠夫,用钱收买被屠夫救下的书生。结果秀才真的颠倒事实,为了钱在法庭上污蔑屠夫。幸好当时的知府是个清官。他早已查明真相,没有被那个富人收买。县令听说书生诽谤屠夫,特别生气,就一棍子把书生打走,还了屠夫一个清白。
从此就有了我上面提到的一句谚语,说读书的人最无情。长期以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那些屠夫阴险狡诈,冷酷无情,而那些文人却学识渊博,为人正直,所以很多时候那些屠夫都会被视为小人,但现实生活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
所以,你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不要从外表和身份去判断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老祖宗留下的这句谚语很能说明问题,尤其是后半句是整句的精华,表现了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