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历史
越剧是浙江地方剧种之一。曾被称为“小歌班”、“德都班”、“绍兴文戏”。起源于绍兴地区的嵊州、新昌。遍布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绍兴是30年代末古越的都城,所以1938改名为“越剧”。
起初,越剧是在曲艺的基础上由唱本发展而来的。唱地书是嵊州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早期的曲调与佛教徒的诵经曲调密切相关。清咸丰十二年(1852)为盛县西乡县马塘村农民金所创。经过不断发展,演变成“阿英调”,并一直沿用到越剧形成。越剧地唱本的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
1.小阁班(又称“土班”戏台)光绪三十年(1906),嵊县东王村艺人高、、钱在村里的香堂前用门板搭了一个临时戏台,穿上大布衫,竹上从农民家借来的布花裙,表演了十件头双金花。这是第一次有唱书艺人在嵊县本地演出,被称为“小哥文书班”,后简称“小哥班”,以区别于绍兴大班(绍剧)。从此,书歌手走上了舞台。第二年,十三个合唱班在各地演出。光绪二十三年(1908),小哥班分三路去外地:一是从新昌、余姚到宁波,向东北发展。二是从东阳、诸暨到金华向西南。三是从上虞、绍兴向西北流向杭嘉湖地区。在(1901)的第二年,宋等小宋集团进入杭。
2.1961年后,小哥班数次进入上海。1920小阁班40多位艺术家齐聚一堂,演出了《琵琶行》、《朱良丧史》、《玉簪记》、《孟丽君》等反映沪上女性命运的新剧,受到观众的欢迎。从此,小哥班在上海站稳了脚跟。1923年,马朝水、王永春、叶、梅月楼等30多名演员脱离升平宋舞台,在大世界游乐场演出,首次挂上了“绍兴文戏”的牌子。“绍兴文戏”舞台上最突出的一点是在音乐和表演上的改革。魏等艺人,配以五彩板胡(后改为平湖)、斗(定弦1、5,称为“正统调”),在唱腔上吸收了越剧和余姚清腔武林调的音乐元素,丰富了板,创造了倒板、快板、清板和调。小哥班在上海开班后,组建了第一支专职乐队,尝试用丝弦乐器演奏《入门》和《过门》,然后用丝弦托腔。在演唱方面,将绍兴大班中的导板、流水、范二等曲调融入“阿英调”,使原唱以慢中板、中板、快板的形式出现,初步形成了板腔的音乐体系。最初的丝弦乐器是板胡,后来改为“1-5”,音乐更柔和,称为“正调”。所以在少男越剧时期,又叫“少男正调”,在表演上也借鉴了邵戏和京剧的艺术技巧,在剧目和妆容上也有所改进。从演生活小剧到演古装大戏。从此,男性阶层进入了黄金时代。
三、女子绍兴文戏舞台1923在上海京剧院“儿童剧”的影响下,升平宋舞台的主人王金水委托艺人金荣水创办了第一个女子班。经过短期培训,她以“绍兴文工团”和“凯文女子班”的名义进入上海演出。1928之后,涌现出大量的女性文学和戏曲班。由于女声的音域与男声相差四五度,钢琴家王春荣根据女性观众的嗓音条件,吸收了京剧西皮的特点,用胡琴的“六三”定调,创造了适合女声的“四音”女越剧舞台,又称“四音舞台”。第一个女班曾在流动表演中与男班艺人同台。这就是越剧史上的“男女混演”(在上海,以小为代表的女欣赏曾有过“男女混演”)。通过学习男班艺人的技艺,吸收绍兴大班等剧种的优点,第一批女奖在唱功和表演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中以石最为著名,后被誉为越剧“花衫鼻祖”。1929年,盛县黄泽设置二女班锦新舞台;从1930开始,嵊县的女班如雨后春笋,更重要的是有了小组赛。1937抗战前夕,女班近200人。从1938到1,女子绍兴文戏陆续涌入上海。据1939九月统计,上海有十三家剧院上演女子越剧。1938年秋,“女文戏”的中心换成了“越剧”的名字,几乎所有的著名演员都集中在这里。在这个时期,女性阶层已经完全取代了男性阶层。女演员的艺术水平有所提高,涌现出石、赵瑞华、、屠兴华、、肖丹桂等一批有影响的演员。经常上演的剧目主要是关于才子佳人的,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龙凤锁》、《玉簪》和《三顾御妹》。1942年,袁雪芬在达赖剧场发起改革,聘请吕中、韩毅、郑传健为导演。用剧本制作代替银幕系统;建立董事制度;改革服装;用油画颜料化妆;改善舞台布景和灯光;充实乐队,与钢琴师合作,创作了一曲5、2,成为新越剧的基调。演员在表演上也吸收了昆曲和戏曲的优点,丰富和发展了越剧。
四、艺术综合改革阶段1942 10、袁雪芬在上海大来剧院倡导越剧改革,打出“新越剧”的旗帜。1945年3月,以袁雪芬、范瑞娟为首的雪声艺术团正式成立。其他剧团也相继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活动促进了越剧风格和表演体系的形成,并使其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一些新的文艺工作者参加了改革活动。从1942年秋,袁雪芬主张改革开始,从事“新越剧”的各种剧团纷纷成立戏剧系,聘请新的文艺工作者担任编剧、导演、作曲、编舞。第一批参与革新的知识分子从新文学、戏剧、电影中汲取营养,为越剧引入新的艺术理念和表现手法。在戏剧文学方面,将银幕制改为剧本制,新编曲和改编的传统剧目全部上演。在舞台艺术上,废除了讲剧制,建立了导演制。演出吸收了戏剧和电影的表现方法,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同时吸收了昆曲与其他戏剧融合的手段。在音乐上,我们设置了作曲位,第一部戏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人物,设计创作了唱段和伴奏。在舞台艺术方面,废除了皮箱制和“老式制”,根据剧情设计服装,用油彩化妆,使用灯光、效果和立体布景。
1946年5月,学生剧团在上海演出《祥林嫂》,改编自鲁迅名作《祝福》。这是越剧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阶段的越剧改革成效显著。上海解放后,上海和四明山加入了从事越剧改革的财团。1950年4月,华东越剧实验剧团成立,直属华东文化部领导。华东戏曲研究院成立于1951,浙江省越剧团正式成立于1954。在此期间,上海30多个专业越剧团、浙江70多个专业越剧团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换人、换剧、换制工作。
20世纪40年代,越剧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公认的艺术流派有六个:袁雪芬的“袁派”,主要师从王兴华,唱腔简单委婉,真挚诚恳,表演者端庄文静,注重反映真情实感,多为善良温柔的女性形象。傅全祥的“傅派”,她主要师从石和京剧表演艺术家程,唱腔跌宕起伏,表演活泼多彩,塑造了多为多情痴情的女性形象。祁亚仙的“祁派”,由“元派”发展而来,唱腔迂回阴郁,表演自然大方,塑造的多是悲剧形象。尹桂芳的“音派”唱腔流畅深刻,表演优雅,多为风流倜傥的文人。范瑞娟的“范派”唱腔充满男人美,品质醇厚,表演充满生活气息,擅长扮演诚实坦率的谦谦君子。徐玉兰的《徐派》,华丽的唱腔,充满活力的表演,善于塑造多情的书生和才子。除了这六个公认的流派外,王、、、、、毕春芳、青年学生、、吴、、尚芳琛等都有鲜明的风格。
50年代,越剧编创了一批高质量的剧目,通过剧目加工促进了导演、表演、音乐、舞台艺术的全面提升。《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和《西厢记》在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奖。上海悦剧院成立于1955。1956重新改编了《祥林嫂》的排演,还原了鲁迅原著的精神。1962年,该剧再次大幅度修改,成为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1959年徐玉兰、王主演的《红楼梦》生动地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的形象。屈原、何文秀、主演的《寻妻》、《北王十一郎》、《王主演的《春香追鱼传》、《孔雀东南飞》、《李娃传》、和傅全祥主演的《碧玉钗》。50年代初省文工团改组后,仍十分重视越剧男女合演的实验,如《义勇军未婚妻罗汉钱》、《秦香莲》等。1957年,第二届浙江越剧团正式成立,在男女合演方面做了更全面的探索。尤其是表现现代生活,通过《风雪中的摆渡》、《抢伞》、《金鹰》、《金沙江》、《战斗青春》等有影响力的剧目。,男调发情,积累了一套表达手段。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也开始尝试男女合演。1952年,浙江在重组十个区域性文工团的基础上,集中优秀艺术骨干,成立了浙江越剧第一、二剧团。1958后,上海大批专业越剧团支援全国各地,越剧成为流传全国的大戏班,配备编剧、导演、作曲、舞蹈演员,实行导演制;并建立戏剧学校培养越剧鉴赏能力。1978年全省有专业越剧团51个,1982年有67个。1980年举办全省青年演员演唱会,2008年一批优秀青年演员举办全省“小百花”演唱会,涌现出一大批越剧优秀青年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