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凤城呢?
-一个古老的文明。20万年前,西峰就有人类,仰韶和齐家文化遗址遍布全区。巩留曾在这里“教百姓耕种庄稼”,开创了中国农耕文化和传统农业的先河,史称“周道之兴,从此开始”。明代称西峰,清同治年间建城。西丰市(县级)成立于5月,1985,2002年6月撤市设区。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年间,是甘肃四大石窟之一。温泉夫子堂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中国巩留第一寺”,小崆峒景区被称为黄土高原的“天然标本园”。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皮影、剪纸、刺绣、陇东之恋被誉为“陇东四绝”。
——“陇东粮仓”,物产丰富。西丰是天然的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历史上有“陇东粮仓”的美誉。它盛产小麦、玉米、高粱、小米、黍、亚麻、马铃薯、大豆等。,尤其是黄花菜、石舍小米等农副产品。西丰是甘肃优质水果生产基地,是全国两大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之一。苹果、杏、桃、酥梨闻名省内外。甘草、柴胡、党参、麻黄、黄芪和萆薢分布广泛,品质优良。
-开发丰富资源的宝库。西峰油田探明含油面积800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3.72亿吨,控制储量2.89亿吨,溶解气储量243.6亿立方米,预测储量2965.438+亿吨。油气资源总量32亿吨。西峰油田发现于2001,石油地质储量18.22万吨,控制储量20316万吨,预测储量12.383万吨,三级储量435210万吨。被誉为中国陆上石油勘探四大发现之一,现已进入规模开发阶段。以砂岩、粘土和石英砂为代表的优质矿产在该区广泛分布,易于开发。境内马莲河、蒲河总径流量达8.43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达43.4亿立方米。天然矿泉水储量充足,水质良好。
——联通三省的“旱平原码头”。自古以来,西峰就是关中通往宁夏的官道和南北货物交易的集散地。历史上有“小关已治,秦岭已治”之说。全区专业市场30多个,年交易额超过100亿元;一年一度的香包民俗文化节、金秋水果节、农耕文化节,盛况空前;西丰交通顺畅,西丰高速公路西丰段纵贯南北,省道308线贯穿东西,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全境。庆阳机场有直飞兰州和Xi安的航班;市内有2200多辆出租车,还可以前往周边中心城市如京、兰、安、银、宝。西峰通信发达,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网络数字化,无缝覆盖全境。
——迅速崛起的“陇上明珠”。全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和“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小康”的目标导向,大力实施“12345”城镇化发展战略(一轴两心三带四湖五区),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69.3亿元(不含石油为45.78亿元,增长151%),增长15.5%;地方工业增加值达到6.07亿元,增长4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35亿元,增长45.7%;固定资产投资74.8亿元,增长72.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亿元,增长23.4%;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4亿元,达到4.08亿元,净增1亿元,增长34.2%;小口径财政收入2.66亿元,增长30%;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1113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3762元,增长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