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历史发展阶段是怎样的?
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汉魏戏曲角戏百种;隋唐时期的表演、戏头、踩母、参军等综合表演艺术都包含了音乐元素。宋金时期,在说唱音乐、朱功腔、大歌舞等传统音乐形式基础上形成的杂剧、南曲,标志着传统戏曲音乐的正式确立和成熟。到了元代,杂剧音乐发展为四部曲,每部曲由同一宫调的若干单调组成,伴奏乐器主要用笛、板、鼓、锣。元末,杂剧逐渐衰落,而南戏发展迅速。它在南戏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明代的“传奇”音乐,这种音乐是由各地的民间音乐演变而来的。每部剧不再局限于四套,每套音乐也不再局限于宫调,声腔也比前期更加多样化。到16世纪,有益阳、余姚、海盐、昆山四大调。明代徐渭(1521 ~ 1593)在《南词叙事》中说:“今歌者称之为弋阳腔,广泛使用于江西、北京、湖南、福建;那些被称为的人是常、润、池、太、扬,许用它来作记录;称之为‘海盐腔’者,贾、胡、文、台所用。只有‘昆山腔’止于吴中。”所以各个声腔表演的传奇曲目也相应增多,声腔的演变也变得复杂起来。进入清代后,除了昆曲、弋阳腔继续流传外,梆子戏、西皮戏、黄儿戏、泺口戏、吹腔戏相继出现。其中,由西皮戏和黄儿戏合流而成的梆子戏和皮黄腔,其影响日益扩大,并逐渐被许多地方剧种所采用。继续流传的益阳调,演变成了高腔,被湖南、四川等地的戏曲采用为主调。昆曲作为一个独立的声腔,不仅保存在少数单音昆曲中,还作为一个音与其他声腔一起存在于一些多声腔的戏曲中。民间歌舞表演和说唱小调唱腔也逐渐发展起来,有的开始演变成中国传统戏曲形式。自此,中国戏曲音乐形成了地方剧种众多、声腔体系复杂、音乐风格多样的整体艺术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