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天文学家?他们有哪些突出的贡献?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何。
甘德,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
石申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天文学家。
贾逵(30 ~ 101)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经济学家。
张衡(78 ~ 139)是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
刘虹是东汉末年的天文学家。
何承天(370 ~ 447)是南北朝时期的天文学家。
祖冲之(429 ~ 500)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刘卓(544 ~ 610)是隋代的天文学家。
李(602 ~ 670)是初唐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一行(本名张遂,683 ~ 727)是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教徒。
曹世伟(生卒年不详),唐德宗中世纪的一位历法家。
梁灵赞()是唐代天文仪器的制造者。
苏颂(1020 ~ 1101)宋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杨仲甫是宋代的天文学家。
郭守敬(1231 ~ 1316)元代天文学家。
王询(1235 ~ 1281)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邢云路()是明代的一位天文学家。
徐光启(1562 ~ 1633)是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天文学家。
薛凤佐(1600 ~ 1680),明末清初数学家、天文学家。
王希禅(1628 ~ 1682)是明清时期的一位民间天文学家。
梅文鼎(1633 ~ 1721),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李(1811 ~ 1882)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中国现代著名的天文学家
近代天文学家、中国天文学会创始人高露(1877 ~ 1947)参与了紫金山天文台的选址;
余(1892 ~ 1978),近代天文学家,紫金山天文台创始人;
张赟(1897 ~ 1958),现代天文学家;
恒力(1898 ~ 1989),现代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首任台长,名誉台长。
陈尊贵(1901 ~?),现代天文学家;
张钰哲(1902 ~ 1986),现代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首任台长。
现代天文学家程茂兰(1905 ~ 1978);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首任台长。
戴文赛(1911 ~ 1979),现代天文学家;著名天文学家,南京大学首任院长。
黄(1915 ~ 1977),美籍华人,天体物理学家;
林家翘(1916 ~),美籍华人,现代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星系密度波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王寿亭(1923 ~)近代天文学家,中国射电天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第二任台长。
叶树华(1927 ~)是现代天文学家,中国天文地球动力学先驱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第二任台长。
从中国天文历法的历史记载来看,中国的天文历法很早就起源于黄帝甲子、和、舜启以及观风景的故事。外国天文学家也钦佩中国悠久的天文学历史。比如荷兰人施莱格尔利用中国给星星命名的意义来推测中国天文学的起源,那是五六千年前的事了。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曾说,公元前1100年中国周公在洛阳测得的日影,与他自己用天体力学的精确公式算出的数字,相差只有2 '弧度。所以中国天文学发展的早,发展的准,是很神奇的。
张衡
张衡,字,南阳(今河南南阳县)人。县城北面有一座孙艺程庙,是汉代Xi的旧址。他生于汉高祖张三年,即公元前1834年。
他的学术思想是多方面的。从他的作品来看,有哲学、政治、历史、地理、数学、训诂学、文学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两部天文著作,一部是《浑仪》,一部是《灵宪》。成为中国古代一千多年来正宗的“宇宙论”流派。
张衡的家世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张老。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很富有,但他的父亲很穷。张衡聪明好学,多才多艺,又擅长绘画,尤其喜爱天文历法,后来引起了皇帝对他才华的重视。派他当“医生”。他的创造天才逐渐发展起来。制造三轮自动车、自行式木雕、导向车和土归。他还有天文历法的爱好,然后学习天文、历法、数学等自然科学。他的成就受到当代人的钦佩。四年后,升为“太史令”。掌管“时间”和“星历”。每年年底,开始一个新的日历。国家祭祀丧葬婚丧,禁止及时祭拜良辰吉日。这是“秦”留给后人的帖子。直到清朝,外国官员被任命为帝国监察官,费迪南德·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这样的人也不例外。他虽然不懂中国的占星术,但也不能拒绝去做。至于记录灾情,在普通人看来,他可能觉得没意思。但是中国的历史是一份极其宝贵的资料。中国古代有最古老的日食记录。以及最丰富的流星和陨石记录,都是科学史上的重要资料。
6年后,他成了“公交车长”。这个职位扮演的是现代的角色,应该是负责“人事”或者“公关”的官员。他为这个职位头疼,朋友也嘲笑他不上进。他简短地回答说“我不患地位不敬,但我不慕德行,我不以伴侣为耻,我以自己知识不足为耻。”可见他是多么的安静和冷漠。
后来又恢复太史令的工作,住了八年。在此期间,他创造了“候诊地动仪”,这是一种现代地动仪,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科学的仪器。这时,舜帝终于把他调到“侍中”,这是皇帝的机密秘书。从此被宦官嫉妒。终于在59岁的时候,离开了机要之地,成为了“河间相”。张衡上任后,严格执法,抓捕汉奸,令人肃然起敬。做了三年,大家都很佩服他的成绩。张衡辞去河间支职后,改官职为“尚书”,但不久即逝,享年62岁。
落霞红
罗,中国西汉时期的民间天文学家。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公元前100年左右。字长工,巴县阆中(今四川阆中)人。汉武帝元丰年间(公元前110年~公元前104年),为了改革历法,他招募天文学家,在同乡的推荐下,从家乡前往都城长安。他与邓萍和唐都合作创造的历法优于同时期提出的其他17历法。
汉武帝采用新历法,元丰七年(公元前104年)颁布,改元丰七年为太初元年,故新历法称为太初历。汉武帝让罗担任助理(顾问),他辞了职,但没有接受。
落下闳是浑天说的创始人之一,他改进的赤道浑天仪在中国已经使用了两千年。他测得的二十八夜赤道距离(赤经差),直到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由一条线重新测得。罗首次提出交尾周期,以135月为“太阳之会”,即认为11年应该有23次日食。他知道太初历法有缺点:使用的回归年(356.2502天)太大,他预见性地指出“在最近的800年里,历法少了一天,所以应该由圣人决定。”(其实每隔125就差一天,公元85年就要改日历了。)
于Xi
于(公元281-356),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东晋天文学家,叶璇学说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于出生于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一个刚刚灭亡的孙吴的官宦家庭。父羽察是孙武征讨的大将。俞范是吴国的一位著名学者,擅长讲授《易》、《老子》、《论语》和普通话。这个家族的祖先宋玉,是的校尉,也是吴国河间太守。入晋后为河间亲戚,著有《大穹上》。弟弟,东晋(公元326-342年)、坎迪(公元343-344年)、穆迪(公元345-361年)时为著书立说、长期骑行于各地的官员,后成为觉平康县侯。他的历史很好,是《晋代》的作者。
于以他的学识和年龄,年轻时就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人们的称赞。西晋皇帝(307-313在位)召见他官职,他却坚持。东晋元年间(公元317-323年),任命诸葛会为会稽太守,强迫于担任他的功曹,这极大地刺激了他,使他下定决心终身不做官。东晋明帝(公元323-326年在位)和成帝帝都多次请他做官,但都被拒绝了。成帝时,内使何冲曾称赞于“博学多闻,研究透彻,勤勤恳恳”,成帝则上书奖励其“守道清正,不经世事,勤于学习,师法古人”。可见,于生活在贫穷和幸福之中,他一生只学不乐。
余不想当官,所以他在家自学。他“释《毛诗略》,注《孝经》为支林三十条”,主要侧重于经典著作的诠释和注释。但从古代的历史记载中,他发现古代的历法最初是在汉代使用的,以冬季至日从牵牛花的凌晨开始,太初历法是根据实测制定的,以牵牛花在西方停留的中央地方附近的卫星为冬季至日点。然而,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记录了冬季至日的运动,并没有区分“周日”(恒星年)和“一岁”(回归年)。
实际上,由于月球、太阳和行星的引力影响,赤道部分突出的椭圆地球的自转轴绕黄河缓慢运动,对应的春分黄河整治道以每年50.24分钟的速度向西后退,765,438+0年为65,438+0度,约26,000年移动一周。
虽然于当时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上述道理,但他得出的结论是:冬天的至日上太阳不是一岁,就是每一天都是它自己的一天,每一年都是它自己的一年。一岁的冬季至日比太阳的一天稍短。于将其命名为“岁差”,发现了回归年和恒星年的区别。
再者,据《尧典》记载,于记载“冬短,星长”,但当时测得冬在“东墙”,即墙呆九度。从昴宿星到肚子14度、楼12度、隗嚣16度、墙9度的昴宿星,总共倒退了50多度。于估计时代“相隔2700余年”,由此可得年代差约为“五十年一度”。
岁差的发现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于发现岁差,虽然晚于古希腊的伊巴谷,但比伊巴谷每百年的差值更准确。而且,自南北朝祖冲之将岁差引入大明历法以来,隋、刘丧御历、宋、杨仲甫通天历、元、郭守敬守时历的岁差越来越准确。当时在欧洲,历史学家还在墨守成规,使用百年一遇的差异数据。相互比较,相比之下就相形见绌了。
于对宇宙理论也有很多研究。他对汉代以来的盖天说、张衡的浑天说和孟的说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盖天说“天如帽子,地如倒盖之皿”过于粗糙。浑天曰:“浑天如鸡,天体圆如弹丸,地黄如鸡,独居。有大有小,天上有水。天空铺满了土地,外壳依然是黄色的。天地袖手旁观气,随水飘。”整个宇宙就像一个鸡蛋,地球就像鸡蛋里的黄色。天空很小,天空的表面和内部都有水,天地的关系就像蛋壳和蛋黄一样。天地都是由气组成的,都是浮在水上的。虽然比盖田先进,但仍不是最好的;于是在咸康年间(约公元340年),写下了《安田论》。
于说:“天的高度是无限的,地的深度是不可预测的。天确在天,有恒保之形;地球里有一个安静的身体。重叠时,方是方,圆是圆;在方圆没有不同的意思。它辉煌多彩,独立运行。江海有潮,无奇不有。”宇宙无边无际,但也相对稳定;天地无方木;所有的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周期,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并不依附于一个固定的球壳。《金淑·田文志》说:“于写《安田论》是因为有‘宣夜’之说。”的确,于的《安田论》不仅否定了天是圆的理论,而且还批判了天球有固体外壳的理论。他相信宇宙是无限的理论,并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在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这样评价《叶璇说》:“这是世界观上的一个开明的进步,不逊于任何一个希腊的说法。”
张遂(法好线)
张遂,僧侣天文学家,生于唐朝高宗弘道元年(公元683年)。他是初唐张的曾孙。他原籍甘肃敦煌,后迁居河南南乐县。这是张遂的诞生地。他出生不久,就遭遇了武侯政变,唐朝几乎灭亡。他的父亲也当过几任县令,很早就去世了。留下孤儿,过穷日子。他长大了,孜孜不倦地学习。他喜欢研究历法现象和阴阳五行学说,后来又研究天文和历法。
有一天,他去元都观借书,遇到一个道士,名叫易冲。易冲一见到张遂,就和他交了朋友,两人非常亲密。易冲借给他《玄晶》,这是一本很难理解的书,但张遂很快就看完了,并把他画的画和写的书都给了易冲。易冲看了之后,惊叹为天才。所以我到处告诉别人。他的名声传遍了整个长安。可惜吴侯的侄子吴三思知道这件事后,想尽办法拉拢他。张遂已经黔驴技穷,但他打算隐居出家。到嵩山(河南登封县)重阳寺剪发出家,改名为敬贤,法号一行法师。从那以后,张遂的名字逐渐被埋没了。后世人只知一行,不知张遂。
出家后,张遂除研究佛教外,还研究天文和历法。并四处游行,实现自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梦想。天台山(今浙江省天台县)的国士寺修行多年,直到瑞宗景云二年(公元711)才回到嵩山重阳寺。当年,朝廷派员到嵩山招募张遂报国。他提出生病,后来第二次前往荆州当阳县(今湖北省当阳县)的玉泉山
唐玄宗统治时期,政治重回正轨,社会繁荣,史称“开元之治”。在此期间,皇帝致函圣贤,并派张洽(张洽是张遂的叔叔)邀请张遂回京。开元五年(公元717),他回到长安,皇帝立即召见他,安排住在广泰寺。很快他就被要求翻译许多华严寺的佛经和印度来华的僧人,传播密宗教义。皇帝经常召见。询问救国救民的方法赢得了玄宗的信任,张遂从一个和尚变成了皇帝的最高顾问。
唐玄宗九年(公元721年)起,接受天文科学的任务,建议以改革历法、创造天文仪器为开端。中国古代的农耕与历法和节气密切相关,所以历代皇帝都非常重视天文学。唐开元初年,仍在使用“林德历”,逐年出现误差。预测日月食是多么的不准确。张遂下令改革历法,从测量天文学开始。但当时太师监狱存放的天文仪器已破旧不堪,无法使用,只好重新规划制造。在宫殿的李政厅作为车间,制作了生肖的原始模型,然后请皇帝用铜和铁铸造。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制造成功。第二年,制造出水运浑仪的结构,然后用铜铸造成功。仪器结构复杂巧妙,能反映太阳、月亮、五星的运行规律。它还是一个自动计时器,由水力驱动,每小时自动击鼓,每时每刻自动敲钟。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天文钟。
张遂发起了一个大规模的观察小组。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前,他召集测量人员在李正殿书院开会,分配工作,标定刻度,在以黄河南北平原为中心的阳城立起八尺日晷,并立起刻有周公观测台的石桌(即石柱),成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光辉丰碑。在春分正午和二分正午测量日影的长度,根据北回归线的长度,张遂自己坐在首都,在各个地方按时报告结果,并向首都报告。由于观察小组的作用,主要成果如下:
(1)为编制新历法提供最可靠数据。
(2)证明日影差与地面距离的关系。
(3)测量每度子午线弧长。
张遂制造了天文仪器,并进行了大规模的观测。开元十二年,开始编纂新历法,尽可能参考以往历法的优点。经过四年的筛选,获得成功,命名为《大衍历》。同年九月写完就在华严寺病倒了。十月初稍有恢复,随玄宗去兴丰。此时他精神萎靡,不想说话。当晚,他去世,享年45岁。
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是宋代管理皇家建筑的官员。祖冲之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从小学习很多。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有知识的年轻人。他特别喜欢研究数学,还喜欢研究天文历法。他经常观察太阳和行星的运动,并做详细的记录。
宋孝武帝听说了他的名声,就派他到华林学习省的一个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政府办公室工作。他对做官不感兴趣,但在那里他可以更专注于数学和天文学。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员,他们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制定历法。到了宋代,历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祖冲之认为还不够准确。他根据自己长期观察的结果,创造了一种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这种历法测出的每个回归年的天数(即两年冬季至日之间的时间)与现代科学测出的只有50秒的差别;测量月亮转一圈的天数不到一秒,可见其准确性。
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法,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当时皇帝的宠臣之一戴法兴站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更改古历是越轨行为。祖冲之用自己研究的数据当场反驳了德伐日。倚仗皇帝宠信,戴法兴狂妄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人不可更改。”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他很认真地说:“如果你有事实依据,就把它辩出来。不要用空话吓唬人。”宋孝武帝想帮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历法的人和祖冲之争论,但也被祖冲之一一反驳。然而,宋孝武帝仍然拒绝颁布新的历法。直到祖冲之死后十年,他所创制的《大明历》才付诸实施。
虽然当时社会非常动荡,但祖冲之孜孜不倦地学习科学。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他曾经注释过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写过一本书《作曲》。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得到了相当精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时间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计算到七位数以上的科学家。
祖冲之是科学发明方面的通才。他造了一种指南针,车上的铜人总是指向南方。他还造了一艘“千里船”,在新亭河(今南京西南)试航,一天可以航行100多里。他还利用水力转动石磨,捣米碾粟,称为“水锤磨”。
郭守敬
郭守敬,有思想的人物,元代邢台人。他的父亲敦荣精通五经,尤其擅长算术和水利。守敬继承了父亲的家业,又善于向刘学习。元世祖非常器重他。他曾经修复过西夏、滨河、五洲河。然后他被命令修复日历,如果他查阅日历并日夜测试,计算是极其准确的。修历后,授太史公。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太师郭守敬奉命制作十三件天文仪器。有简易仪、高桌、星象、浑天仪、玲珑仪、直立仪、说理仪、景符、窥视仪、日食仪、星秤、计时器等十三种仪器。到了明朝首都燕京(北京),我把这批仪器搬到了江南,陈列在鸡鸣山天文台。清康熙七年,秦田健要求修复浑天仪,在江南发现了国源守敬制造的仪器。康熙五十二年至五十三年间,观象台下仍留有许多仪器,刻有王勋、郭守敬监的名字。康熙五十四年,一个西方人纪廉做了一台水平经纬仪,把元明时期遗留在台下的旧仪器全部当废铜烂铁,古器物一扫而空,这是我国天文学界的一大不幸。
郭太师生于1231,也就是元太宗三年。他死于1316,也就是元仁宗燕友三年。
王迅
王勋【公元1235-1281】中山唐县(今河北省唐县)人。他是元朝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年轻时在家随父学习数学和天文,后随刘师从郭守敬学习数学和天文历法。公元1276年,奉命改历,与郭守敬共同组织太史局,王勋被任命为太史令,负责天文观测和计算。在计时历法的编制上,他的贡献与郭守敬齐名。
徐光启
徐光启,别名文鼎,生于明朝世宗嘉靖四十一年,即1562。这个时候,敌人年年作乱,国家形势日益衰落。徐氏入翰林院,授尚书之礼,入阁参政,满洲独立称帝,匪乱。此时已进入明末。
文从政后,对农业、国防、水利、金融和建设极为关心。他认为农政是民生大事,有一本流传至今的《农政百科全书》。他愿意接受西方文化,其中改革历法最为重要。
十六至十七世纪间,西方宗教学者来华传播教义,引进优秀的西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最重要的是历法计算的学习。徐光启和利玛窦是中西最早的接触者。利玛窦是一位艰苦卓绝的杰出传教士。他知道中国人非常重视历法,所以他把他学到的东西拿出来,赢得了中国人的信任。大约在公元1600年,利玛窦写信给罗马教会,一再要求派遣几名天文专家到中国。李认为自己对历法研究知之甚少。如果有专家来这里,他就能打开中国的大门。
徐光启是中国典型的学者,他学识渊博,笃信宗教,与利玛窦有着深厚的友谊。认为西方在几何研究方面确实远胜中国,所以他渴望与利玛窦合作译书,重点是他精心制作的巨著《欧几里得几何》的六部原著。徐、李对一切自然科学都了如指掌,几何必是其基础。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五月有日食,秦的计算又不准了,但光启的计算实现了。于是在9月13日,皇帝命徐光启做了一份历法。许随即在玄武门外设局,专事历书翻译,推荐、邓参与修订历书。汤若望和贾科莫·罗教授仪器和微积分。徐受命修订历法后,积极从事翻译工作。当时主要是外国人翻译,中国人写,计划确立后马上分阶段完成。从崇祯四年(公元1631)一月到崇祯七年(公元1634)十一月,分五次呈献给皇帝,共计137车道。在最后两次提交期间,徐光启不幸去世,由他指定的继任者李天京接任。书名是《真李甄书》,书名是徐光启《独秀》。本书内容:太阳、太阴月亮、星星、五个纬度和黄道都有自己的历法,包括历法、演绎法、表格和星图,以及几何测量的应用。可以算是天体力学兴起之前最完整的历书了。不久,翻明室改历事件未正式实施。清朝统一后,采用新法,命名为《诗仙》,实际上是徐编纂的历法。《宪法》的历法虽然是以“历象考”为基础,但实际上只是对“新法历书”的改头换面
李之藻
李之藻,外号振,我存字,我存在园里送。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生于浙江杭州仁和。万历二十二年(1594),30岁考中举人,34岁中进士。万历三十八年(1610)十一月日食,秦计算有误。仪式表现:翰林院评审李之藻,徐光启、南京工部尚书,精通历法理论。他能和西方人一起翻译西历,比如地莪和三八。
万历四十一年(1613),藻改南京太傅邵翔。是年先生上书推荐E、、熊三八、杨曼诺等翻译的历书供参考。有《新法计算》、《几何》、《天学首字母》、《恒等计算与手指总编》、《浑天盖天通现图解》等书籍。,以及一部《明与李探微》,是各种研究的最新译著。崇祯三年(1630)九月二十七日去世,享年六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