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班杜拉
摩诃·班都拉,原名魏一,出生于缅甸旺来县阿龙区易趣村,1948年8月1144 (1782)。他年轻时在村里的和尚庙里读书。父亲去世后,他作为长子帮母亲做家务。结婚成家后,他种下了父母留给他的芝麻田。因为收入微薄,他背井离乡到缅甸国王孟云的京都阿莫鲁伯罗谋生。经过多次旅行,我成了王子家的守卫。有一次,他与太子见面时,外貌故意打另一个官员,扰乱了与他见面的礼仪。王子大怒,下令把他关起来。当王子亲自质问他时,他平静地回答说:“我故意和别人打架,就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王子听后非常感激。看他身材魁梧,力气很大,就向缅甸国王报告,要他加封。结果,益铭被任命为缅甸法庭的传令官。
其貌不扬,意不在门后,但武功高强,有带兵打仗的本事。这主要是因为他“擅长奔跑和跳跃,对骑马、拳击和武术非常感兴趣。”“他平时和老乡一起玩,就像一个带兵的总司令,指挥一切。”因此,他“在同伴中既有威望,又有敬畏。”这些都为后来练兵习武、统兵作战、屡建功勋的出现准备了有利条件。因其认认真真的外貌和忠于职守,在1813中被命名为乃米·杜拉耶康。这时,缅甸属国曼尼普尔邦发生了王位之争,缅甸国王孟允命令朝廷大臣乃米·敏拉明康·马哈诺塔带兵征讨。在这场战斗中,帅帅的武将可以得到部下的钦佩。1816,阿萨姆邦发生动乱,有人篡夺了缅甸国王任命的藩王的王位。藩王要求缅甸国王出兵征服。缅甸国王发布圣旨,任命征伐军先锋军总司令。由于功绩卓著,缅甸国王封他为阿荣侯,并授予“摩诃班都拉”称号。“Maha Bandoola”的意思是“有很多亲戚朋友的伟人”。从此,外观和含义以“Maha Bandoola”为自己的名字。
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完成对印度的占领后,以印度为根据地,加紧了对缅甸的侵略。在曼尼普尔邦、阿萨姆邦、若开邦等地区大肆进行挑拨离间和分裂的活动,拉拢收买这些地区的酋长和封建王公,并派兵夺取内夫河上的思茅岛(又称舒阿普利岛)。面对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热爱自己祖国和民族的马哈·班杜拉将军怒不可遏。他经常热情地鼓励他的下属,准备对入侵的敌人进行严厉打击。他说:“外国的英国洋人欺侮弱者,无理挑衅,目的是使我们的民族成为奴隶。为了捍卫我们民族的尊严,我们宁愿战斗到死,也不愿做外国的奴隶。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我们佛陀的圣地。”1823年9月23日,缅军在思茅岛上赶走了英国占领军。与此同时,缅甸朝廷还派出玛哈·班杜拉将军领兵收复被英军侵占的若开邦边境地区。1824年3月5日,英国殖民者向缅甸宣战,开始了对缅甸的第一次入侵。5月15日,玛哈·班都拉将军率领18000名缅军士兵渡过若开邦的班瓦河,向英军发起强大攻势。由于玛哈·班都拉的果断指挥和缅军官兵的英勇斗争,英军大败,伤亡惨重。英国战地指挥官诺顿上尉和其他四名指挥官阵亡,近300名士兵阵亡。缅军缴获500多支长矛、2支枪、20匹马和5头大象。缅甸军队的大胜震惊了英国人民。为了防止缅军进攻吉大港,他们不得不向吉大港派出援军。就在缅军推进到吉大港的时候,马哈班杜拉将军让全军停止前进。当时不仅他的部下不知道为什么,就连战败的英军也百思不得其解。原来,马哈班杜拉预料英军会在这条战线上撤退,很可能从海上包抄,进攻仰光。他在给缅甸国王的奏折中写道:“班瓦之战虽大获全胜,但洋人未死,极有可能从海上进攻瓦迪仰光。”因此,如果他带领军队继续追击并击败敌人,他将无法返回仰光增援。事实不出玛哈·班杜拉将军所料。很快,14000英军从海上登陆仰光,占领了仰光礼乐宫大金塔周围的城区。此时,朝廷紧急命令马哈·班杜拉将军南下增援仰光前线。那时候正是雨季,大雨滂沱。他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带领数万将士,不畏艰险,翻山越岭,抵达仰光。但此时仰光已经沦陷。为了打击占领仰光的英国侵略者,玛哈·班都拉曾经指挥士兵建造火筏,依靠风力推动它们顺流而下攻击英国军舰。在多次进攻仰光失败后,马哈·班杜拉指挥部队退守登努皮奥,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沿河筑起坚固的堡垒,阻止英军北上进入缅甸腹地。当他发现英军的火力比自己强时,他立即改变了缅军修筑工事的传统战术,将挖掘长战壕改为每两个人挖一个单坑。这样防守的同时可以减少伤亡,每个战壕的士兵可以轮流站岗休息。这些战术在当时的缅甸都是创新的。玛哈·班杜拉将军不仅是一位冲锋陷阵的骁勇善战的勇士,更是一位深谋远虑、足智多谋的军事家。
1825年3月,英国侵略军从仰光出发,北上攻打都努皮奥要塞。同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被困在德诺皮奥要塞的玛哈·班杜拉将军放下武器投降。玛哈·班杜拉将军决心用他的生命来报效国家。他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如果你作为朋友来访问美丽的城市德努,我们将给予你热情的款待。如果你带着敌意来,我们将与你战斗到死。”玛哈·班杜拉将军指挥他的士兵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4月1日上午,英军再次发起强大攻势。缅军官兵团结如仇,与侵略者决一死战。英国的迫击炮和大炮一起开火,炮弹雨点般落在要塞墙上。玛哈·班杜拉将军仍然像往常一样,打着一把黄色的伞,镇定自若地指挥战斗。他一边发布命令,一边热情地鼓励战士们勇敢杀敌。他的下属劝他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指挥,但他不顾个人安危。突然,一颗敌人的炮弹在身旁爆炸,马哈·班杜拉将军为保卫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为了纪念这位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缅甸人民将缅甸首都仰光市中心的一条繁华街道命名为“玛哈班都拉街”。一个风景优美的公园被命名为“Maha Bandoola公园”。
马哈·班杜拉将军坚决反对英国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捍卫缅甸的国家独立和主权。他是缅甸各族人民引以为豪的民族英雄。他不仅受到缅甸各族人民的敬仰,在其他国家也受到称赞。我国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魏真镇守阿拉干、昌为援,帅班都拉,是个高手。”就连一些对英国殖民者感兴趣的历史学家也不得不承认,马哈·班杜拉将军“能够获得部下的尊重,善用谋略,与同级顽敌作战”。他还说自己“治军不偏不倚,自我牺牲,非常忠诚。”
马哈·班都拉将军壮烈牺牲已经150多年了,他崇高的爱国精神一直激励着缅甸各族人民。